跳转到内容

高砂 (台湾古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高砂
注音ㄍㄠ ㄕㄚ
台语罗马字Ko-sa
日语假名タカサグン
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高砂日文汉字也有同音译写成高山国(日语:高砂、高山国、タカサゴたかさご Takasago */?),是日本古代对台湾的称呼,由来与高雄的古称“打狗”有关。

由来

[编辑]

“高砂”一词,由タカサグン(Takasagun)讹转而来,在日本古籍中也写作塔伽沙谷塔伽沙古塔曷沙古。高砂之名一说源自于平埔族部落打鼓(打狗,タアカオ,Taakao)社,另一说源自打鼓山(打鼓山タアカオスア,Taakaosua),二种说法都与高雄有关。

根据台北帝大校长币原坦,“高砂”之名源自打鼓社(打狗社),打鼓族居住在台湾西南岸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故“高砂”原指“台湾”西南岸一带,后来转变为“台湾”全岛的名称。这点与“台湾”一名原指今台南安平(同在西南岸)一带,后泛指全岛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砂国

[编辑]

元和元年(1615年)日本京都金地院所藏“异国渡海御朱印帐”,以“高砂国”(タカサグン)称呼“台湾”。

高山国

[编辑]

除了高砂国外,亦有音译为“高山国”。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丰臣秀吉文禄二年(1593年)派遣前往吕宋的贸易商原田孙七郎日语原田孫七郎赴台湾,以其亲笔信致“高山国王”,要求“高山国”向日本朝贡。文书中之“高山国”与“高砂”,日语音同样为“タカサグン Takasagun”。这封信找不到具体的收件人,原件至今仍留在日本。[1]:5

1626年,日本商船船长滨田弥兵卫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员当局发生贸易纠纷,为求援引幕府协助,1627年滨田弥兵卫带领台湾新港社原住民头目理加与族人及1名汉人通事等16人,以“高山国使节团”(高山国からの使節団)献上台湾主权给将军的名义,求见幕府德川家光,以阻止幕府将军与当时来访贸易谈判的大员长官努易兹会面。金地院崇传《异国日记》宽永4年11月5日(1627年12月12日)以万叶假名记载“多加佐古 takasako之理加兩上樣ヘ御禮申上ル”。[1]:12

衍生

[编辑]

高砂族

[编辑]

日本治台后,延续清朝旧惯,称呼原住民为“蕃人”,大正十二年(1923年)东宫(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访台,接受阿美族原住民舞蹈表演欢迎,当时介绍人说:“这是蛮族(日文蕃与蛮同音,皆为ばん)”,裕仁当场反问“何以称朕之国民为蛮族?”认为“蕃人”有歧视的意思,之后对台湾的原住民都改称“高砂族”。[2]但是真正落实到行政措施,要到昭和十年(1935年),才将“熟蕃”、“生蕃”改称“平埔族”、“高砂族”,这也是“高砂义勇队”命名的由来。[3]不过在行政区划上,原住民居住地仍继续被称为“蕃地”。

其他

[编辑]

日治时代的五十年间,“高砂”成为台湾的别名,用在台湾的地名、设施、工商团体等,在日本则用在与台湾相关的事物。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翁佳音. 新港有個台灣王——十七世紀東亞國家主權紛爭小插曲. 台湾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08-06, 15 (2): 1–36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2. ^ 昭和先帝陛下と台湾の高砂族の方々との逸话 http://blog.livedoor.jp/soemon/archives/54397732.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詹素娟,《台湾原住民史》(台北市:玉山社,2019),页21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