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盗
外观
明朝海盗,指于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年间活动的海盗。
历史背景
[编辑]明朝多次实施海禁令,他们统治著当时海上所能航行的一切海面。而第一次实施海禁令为1371年,海禁政策导致明朝时大量海盗出现。当时某些海盗被抓拿后一般报称自己为日本人,因为当时日本当局容忍海盗来报复元朝的水军进攻,在东亚地区对东亚海盗贬称为倭寇,惟历史上倭寇来源众多,成分复杂,倭寇不一定都是来自日本的海盗。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
前期倭寇,确实以日本人为主体,被称为“真倭”;后期倭寇,以中国人为主体、其他东亚族裔为辅,被称为“假倭”,《明史·日本传》有云:“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朝鲜正史《朝鲜世宗实录》(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 [1] 。可见于后期倭寇时期,根据《明史·日本传》记载日本人比例大约只有3成,根据《朝鲜世宗实录》记载日本人比例亦不过2成。
自明成祖发动内战,夺取政权,迁都北京后,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体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比北方人更难与日本人区别,所以沿用“倭寇”这名词来称呼由日本人与南方中国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可是,后期倭寇集团的海员有不少是南方中国人、韩国人以及其他东亚民族,货真价实的日本人只占少数 。
- 曹真,明朝初年海盗,明朝民变领袖,于广州府自称为万户。某年于增城拦截广东参议王纲与其子王彦达,意欲拜请王纲为统帅,王纲不从,并试图劝化曹真,终被曹真所杀害[2]。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一月廿九,曹真与自称元帅的苏文卿率众起义,联同单志道、李子文和李平天,于湛菜、大步、小亨、鹿步、石滩、铁场、清远、大罗山等地集众数万人和战船一千八百余艘,攻掠肇庆府及东莞、南海、翁源诸县[3]。
- 林凤,潮州府饶平县,为明朝海盗与海上商旅,长年盘踞在南澳群岛[a],与族人林国显、林逢阳等时常劫掠于邻近的沿海地区,人称“阿凤”或“林阿凤”。万历年间,林凤因与明朝官军戚继光、胡守仁等部多次交战,而率众辗转逃往澎湖列岛和台湾嘉义、马尼拉等地,但遭明军与各当地联军剿杀,死亡甚众而再逃离。
- 颜思齐,字振泉,一字枢泉,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人,精通武术,为人豪爽,广受敬重。17世纪东亚知名的武装海商,曾为方便经商于马尼拉受洗为天主教信徒,教名为彼得(Pedro,英文为Peter),故当时以“中国彼得”(Pedro Chino,英文Chinese Peter)而知名。曾以台湾作为基地,是早期登陆台湾的汉人。可能是倭寇海商李旦的副手。
- 李旦,小名习舍,天主教洗礼名Andrea Dittis,绰号为“Captain China”或“China Captain”。明末福建泉州府人,17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知名的海盗、倭寇商人,拥有武装海商集团船队的他,于明帝国、台湾、日本、东南亚等辐辏航线同时进行国际贸易与船只抢劫,传闻李旦为郑芝龙义父。李旦儿子李国助,继承父业,也是当时著名大海商。
- 十八芝,是清江日昇《台湾外记》中所描述,郑芝龙在台湾海盗时期的兄弟与结义兄弟,实际意义上为海上武装集团。由于十八位名中皆有“芝”字,故称十八芝。据台湾外纪载其言曰:“我今为首,取名芝龙,季弟蟒二为芝虎、五弟为芝豹、从弟莞为芝鹤(后改名为芝莞)、族弟香为芝鹏,余者芝燕、芝凤、芝彪、芝麒、芝豸、芝獬、芝鹄、芝熊、芝蛟、芝蟒、芝鸾、芝麟、芝鹗等,各写就放盒内,告天拈著者,即名之,以应十八日之数”。十八芝舰队拥有海船千艘,海上华人民兵十余万人,在抵御荷兰、西班牙海军侵略东南各省时,发挥了保家卫国的功效。
后世影响
[编辑]海盗横行大明沿岸数个世纪,日后于清朝时亦出现了以打劫外国商船形式的海盗,当中以华南海盗中最为著名。
注释
[编辑]- ^ 海盗简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者:李子迟,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和讯读书
- ^ 《明史·卷289·列传第177》:‘王纲,字性常,余姚人。有文武才。善刘基,常语曰:“老夫乐山林,异时得志,勿以世缘累我。”洪武四年以基荐征至京师,年七十,齿发神色如少壮。太祖异之,策以治道,擢兵部郎。潮民弗靖,除广东参议,督兵饷,叹曰:“吾命尽此矣。”以书诀家人,携子彦达行,单舸往谕,潮民叩首服罪。还抵增城,遇海寇曹真,截舟罗拜,愿得为帅。纲谕以祸福,不从,则奋骂。贼舁之去,为坛坐纲,日拜请。纲骂不绝声,遂遇害。’
- ^ 洪武十四年 > 杂谭逸事. 中国博物.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 郑和的国家观与“华侨政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7-26.
- ^ 《沿海倭乱始末》谷应泰。
- ^ 《明史》称他为汪直,明代郑若曾《筹海图编》和明嘉靖年间《浙江通志》转录的田汝成《王直传》称他为王直。
- ^ 7.0 7.1 江日昇《台湾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