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屬蘇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属苏丹
Soudan français
法属西非的殖民地
1880年–1960年

绿色:法属苏丹
浅绿色:法属西非
灰色:其他法国殖民地
深灰色:法国
坐标:12°39′N 8°00′W / 12.65°N 8°W / 12.65; -8
國歌
马赛曲 ·马里颂
(纯器乐)
國家法属西非
首府卡伊
(1892年–1908年)
巴马科
(1908年–1960年)
面积 
• 1959年
1,241,238平方公里(479,245平方英里)
人口 
• 1959年
4407000
歷史時期新帝国主义
• 成立
约1880年
1960年6月20日
貨幣法属西非法郎
前身
曼丁卡帝国
图库洛尔帝国
凯内杜古王国

法属苏丹(法語:Soudan Français;阿拉伯语:السودان الفرنسي‎)为法属西非联邦的一构成殖民地,1880年建立,1960年独立成为今日的马里。这一殖民地于1890年至1899年及1921年至1958年称法属苏丹,在其他时段则使用不同的名称。殖民地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但至1890年代中期则发展为一民事管理区域。

190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行政重组之后,法国对这一区域的农业、宗教和奴隶制管辖程度逐渐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莫迪博·凯塔领导的非洲民主运动英语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Africain成为推动法属苏丹独立的首要力量。

获得自主权的马里最初同法国保持密切联系,并于1959年同塞内加尔组成联邦,但此后同法塞两国的联系均日渐弱化,联邦一年后即告解体。1960年法属苏丹正式独立为马里共和国,与塞内加尔和法国愈发疏远。

殖民地建立

[编辑]
1375年的《加泰罗尼亚地图集》描绘了曼萨·穆萨手持砂金的场面。马里帝国的富裕程度引致了法国的殖民企图。

法属苏丹原先仅为法属塞内加尔的一系列军事前哨站[1]。这一区域对法国的经济和战略意义都十分有限,但法军仍旧希望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征服。法国对这一地带的帝国历史(包括马里帝国桑海帝国)颇为沉迷,而军事征服亦可为法军人员提供升迁机会[2]

1879年,约瑟夫·加利埃尼受遣至此建立一要塞,并对达喀尔尼日尔河铁路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法国对此区域的征服就此开始[2]。1880年代,法国在此建立了一系列据点,并与当地一些原住民领袖建立同盟。行政上这一区域大多由法属塞内加尔总督进行管辖,最主要的殖民活动仍旧仅限于建立军事要塞及前哨站(包括1881年由古斯塔夫·博格尼-戴柏德于卡伊建设的重要前哨)[2]。虽然名义上此地由塞内加尔平民政权管辖,当地的军官通常绕过塞内加尔,直接对巴黎的上级负责[2]。戴柏德利用区域内的种族矛盾树立亲法领袖,由此获取了更大范围的领土[3]

法国文官和武官冲突不断,苏丹的主管人物亦经历了频繁的变更,直至1892年路易·阿希纳英语Louis Archinard成为军事总督。阿希纳对尚未臣服于法国的当地领袖进行了一系列的征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其军事行动往往绕过平民管辖,直接由军官执行。由于损失日益加大,法国决定免去阿希纳职位,由文官路易·阿尔贝·格罗戴取而代之[5]

管辖

[编辑]
1889年法国的西非殖民地

1880年至1960年间,这一区域名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1880年至1890年8月18日,这一区域名称为“上河”(Haut-Fleuve),此后则更名为“法属苏丹”(Soudan français),首府迁至卡伊。1899年10月10日,法属苏丹一分为三,南部区域加入海岸殖民地,其余部分则分為“中尼日尔”(Moyen-Niger)和“上塞内加尔”(Haut-Sénégal)。1902年这一区域重新统合为一,称“塞内冈比亚和尼日尔”(Sénégambie et Niger)[6][7]。1904年其再次更名为“上塞内加尔和尼日尔”(Haut-Sénégal et Niger)。1921年,其名称最终定为“法属苏丹”(Soudan français)[6][7]

殖民地的范围和管辖亦经历了变革。最初其管辖由当地军人及塞内加尔平民共同执行[8]。1893年,法属苏丹正式归属平民管辖。1899年殖民地重组,11个南部省份划归予法属几内亚英语French Guinea象牙海岸达荷美等其他殖民地[1]

未经重组的部分由两个殖民地机关管辖,与其他法国殖民地有一定联系。1902年,殖民地重新统合为一,此后其界限变更相对有限。1933年,法属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解体,其北部领土成为法属苏丹一部分[1]

1947年上沃尔特重新建立,法属苏丹领土再次变更,并与今日马里的领土相符[6][7]。1890年代起法属苏丹首府为卡伊,1908年首府迁往巴马科[9]

农业

[编辑]

殖民地农业主要由降水支持,前三十年人工灌溉十分有限。唯一的经济作物为坚果,在卡伊至巴马科铁路附近进行采集[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非地区实验种植埃及棉获得成功,埃米尔·贝利姆开始呼吁在尼日尔河沿岸建立大型灌溉系统[11]。1921年起,位于库利科罗巴吉内达坎普塞古省的灌溉工程开始送水[12]。法方认为这一举措将可挑战埃及和美国的棉花种植产业[13]

与法属西非其他农业项目不同,法属苏丹的灌溉工程最初依靠家庭自愿迁居至指定区域。由于志愿人数有限,殖民者开始强行转移家庭以支持棉花产业[14]。1926年建立的尼日尔局(Office du Niger)为管理计划性灌溉农业项目的首要机构[15]。农民对强行迁移十分不满,并主张获取永久土地权(土地所有权通常归属尼日尔局)。即便如此,法属苏丹仍未发展出成规模的经济作物经济[16]

宗教政策

[编辑]

与法属西非其他区域类似,法属苏丹对于伊斯兰教及穆斯林群体有一些特定的政策[17]。殖民当局倾向使用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法。二者均为成文体系,由此容易进行标准化[18]

当局名义上持宗教不干涉立场,但在1900年代起开始对伊斯兰教育进行积极规制[19]。由于担心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在北非和萨赫勒地区兴起,法方开始推行政策,遏制伊斯兰教的进一步传播,并立令阻止穆斯林领袖对非穆斯林社群进行管辖[20][21]

1940年代,名为“安拉古拉”(Allah Koura)的宗教运动自桑省开始传播,主要基于当地一人所见的异象[22]。殖民当局认为其可限制伊斯兰教向南方的扩张,由此允许安拉古拉的传播[23]。1950年代后期,殖民地的穆斯林抗议和骚乱进一步推动了独立运动的发展[21]

奴隶政策

[编辑]

与法属西非其他区域类似,殖民当局制订明确规定以试图终结奴隶制。1903年,当局要求地方官员停止在行政中使用“奴隶”这一表达[24]。1905年的一政令则正式在法属西非范围内取缔了奴隶制[25]

近一百万法属西非奴隶由此脱离其奴隶主,迁往其他区域[24]。法方则在尼日尔河流域建立定居点,并在其他区域协助挖井,由此前奴隶可自主进行农耕活动[26]

废奴进程对今马里南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但北部和东部仍旧有大量奴隶未脱离其奴隶主[25]。根据粗略估计,今马里领土范围内有三分之一的奴隶脱离了奴隶主,而三分之二则并未脱离[27]。1920年代,大多数图阿雷格家庭仍旧拥有奴隶,从事持家和养殖动物事宜[28]

虽然奴隶制并未完全革除,其运作方式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脱逃奴隶可在城市中获得法国当局一定时间的保护[28]。奴隶可对其服役条件进行谈判。一些奴隶仍旧为奴,但交换条件是其对家庭生活将拥有自主权,部分土地则将可传予其子孙[27]。此外,当局积极阻止劫奴及其他奴隶贸易活动,获取奴隶的途径日益减少[29]。然而即便是在1905年后,奴隶制仍旧在法属苏丹广泛存在[30]

独立

[编辑]
马里首任总统莫迪博·凯塔的海报

1956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改革法案》,诸多法属西非殖民地开始组织选举以扩展其自决权。1957年法属苏丹首次举行选举,非洲民主运动英语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Africain获得胜利,并亦于邻近的象牙海岸、法属几内亚和上沃尔特获取多数选票[31]1958年法国宪法全民投票英语French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1958通过后,“苏丹共和国”(République Soudanaise)于1958年11月24日宣告成立,对其国内事宜拥有自主权[32]。苏丹共和国是继马达加斯加后第二个加入法兰西共同体的国家,由此其对内自治得到保障,而在货币、外交及国防方面则与法国具有联系[32]

1959年1月,有计划开始呼吁苏丹共和国同塞内加尔、达荷美和上沃尔特进行联合[33]。然而至4月达荷美和上沃尔特立法机关均未批准这一计划,由此仅有苏丹共和国和塞内加尔两国联合,即马里联邦[34][35]。1959年,莫迪博·凯塔领导的非洲民主运动在苏丹共和国选举中获得全部70个席位,并与塞内加尔由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领导的执政党进行联合[36]。1960年6月20日,马里联盟作为法兰西共同体一员正式获得独立。然而桑戈尔和凯塔对于联盟运作方式存在分歧,最终导致联盟于1960年8月20日解体[37]。前法属苏丹正式宣布更名为马里共和国。凯塔政治立场愈发激进,1960年9月马里由此宣布脱离法兰西共同体[38]

另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Imperato & Imperato 2008,第lxxxii-lxxxiii頁.
  2. ^ 2.0 2.1 2.2 2.3 Klein 1998,第78頁.
  3. ^ Thompson & Adloff 1958,第146頁.
  4. ^ Klein 1998,第91頁.
  5. ^ Klein 1998,第92頁.
  6. ^ 6.0 6.1 6.2 Lea & Rowe 2001,第276–277頁.
  7. ^ 7.0 7.1 7.2 Klein 1998,第124頁.
  8. ^ Klein 1998,第122頁.
  9. ^ Lea & Rowe 2001,第276頁.
  10. ^ Becker 1994,第375頁.
  11. ^ Becker 1994,第374頁.
  12. ^ Becker 1994,第376頁.
  13. ^ New York Times 1921,第4頁.
  14. ^ Becker 1994,第380頁.
  15. ^ Becker 1994,第387頁.
  16. ^ Becker 1994,第383-385頁.
  17. ^ O'Brien 1967,第311–314頁.
  18. ^ O'Brien 1967,第309頁.
  19. ^ O'Brien 1967,第311頁.
  20. ^ O'Brien 1967,第314頁.
  21. ^ 21.0 21.1 Mann 2003,第278頁.
  22. ^ Mann 2003,第266頁.
  23. ^ Mann 2003,第279頁.
  24. ^ 24.0 24.1 Klein 2005,第831頁.
  25. ^ 25.0 25.1 Mauxion 2012,第197頁.
  26. ^ Mauxion 2012,第200頁.
  27. ^ 27.0 27.1 Klein 2005,第833頁.
  28. ^ 28.0 28.1 Seddon 2000,第220頁.
  29. ^ de Bruijn & Pelckmans 2005,第76頁.
  30. ^ Mauxion 2012,第203頁.
  31. ^ Durdin 1957,第3頁.
  32. ^ 32.0 32.1 Washington Post 1958,第A5頁.
  33. ^ Cutler 1959,第1頁.
  34. ^ Teltsch 1959,第1頁.
  35. ^ Anda 2000,第79頁.
  36. ^ Howe 1959,第E5頁.
  37. ^ Chafer 2002,第185頁.
  38. ^ Mann 2006,第141頁.

参考书目

[编辑]

书籍及期刊

报刊

  • France in Cotton Project: Plan Immense African Irrigation Scheme to Produce Own Supply. New York Times. 1921-05-22: 4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Durdin, Tillman. French Yielding in West Africa: Elections under New System Provide Greater Control by Negro Inhabitants. New York Times. 1957-04-11: 3. 
  • Links Kept in French Sudan Vote. Washington Post. 1958-11-25: A5. 
  • Cutler, B.J. 4 French West Africa States Form a Nation: will Keep Ties with Paris, but can Secede Freely Under Constitution.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959-01-18: 1. 
  • Teltsch, Kathleen. Africans Speed Pace of Drive for Freedom: Unrest and Violence are Growing as Movement Gains Momentum. 1959-04-05: E4. 
  • Howe, Russell. 2-Party System Fails in Africa. Washington Post. 1959-04-26: E5. 

延伸阅读

[编辑]
  • Joseph Roger de Benoist, Église et pouvoir colonial au Soudan français: les relations entre les administrateurs et les missionnaires catholiques dans la Boucle du Niger, de 1885 à 1945. 539 p. Karthala, 1987 ISBN 978-2-86537-169-3
  • Georges Spitz, Le Soudan français, Éditions maritimes et coloniales, 1955, 11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