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石室圣心大教堂

坐标23°7′2.34″N 113°15′17.4″E / 23.1173167°N 113.254833°E / 23.1173167; 113.2548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7′2.34″N 113°15′17.4″E / 23.1173167°N 113.254833°E / 23.1173167; 113.254833

广州圣心大教堂
石室教堂全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道靖海门社区一德路旧部前56号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888年
编号4-215
认定时间1996年11月20日
地图

石室圣心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du Sacré-cœur de Jésus,英語:Sacred Heart Cathedral)坐落於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道靖海门社区一德路旧部前56号,是天主教广州总教区其中一间大教堂。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历时25年。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1996年11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
1917年至1919年間的石室
正面外觀
屋頂局部
内景
文革時被破壞的字體
主教席位
绘有圣经故事的彩窗
东面的颐铎堂

1858年,两广地区的教务由澳门教区独立出来,交由巴黎外方传教会接管,成立粤桂监牧区,该会法籍会士明稽章(Philippe François Zéphirin Guillemin)获教廷委任为首任宗座监牧明稽章本人早于1848年10月来粤传教,当时他已有要在广州建立一间大教堂的设想。咸丰元年(1851年)在当时的两广部堂旁边购置房产,并建立了一间小教堂。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与广东地方当局谈判建造教堂的有关事宜,但当时的谈判并不顺利。其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新城内靠近珠江的两广总督部堂被摧毁,当时的两广总督葉名琛被俘。

战后明稽章依据清廷所签的《北京条约》中第六款“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天主教堂”的规定,要求广东地方当局归还以前被充公的教堂屋宇,用作新教堂的用地。广州当局最初提议了几块城外的土地,被明稽章拒绝,他以原来的教堂位于城内为由,要求以城内的土地作为补偿。最终在当时驻扎广州的法国海军总兵艾梅·庫普旺法语Aimé Coupvent-Desbois的军事支持下,逼使两广总督劳崇光于1861年1月25日签订合约,将两广总督行署基址,永租给巴黎外方传教会兴建天主堂,面积为4266,每畝租金为1,500文钱,1863年3月又再增租地17畝6分9厘。自此以教堂为中心,在北至大新路,南至卖麻街,东至白米巷,西至玉子巷的广阔区域,逐步建立起孤儿院、育婴院、圣心书院明德女子中学日新小学、聖方濟各小修院和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等等附属设施,形成教徒群集区和华南的天主教传教中心。

明稽章在1858年回法国觐见法皇拿破仑三世,他陈述英美两国在广州的势力发展,引起拿破仑三世对法国在广州的影响力逊色于他国的忧虑,明稽章借势建言利用建立教堂和传教来扩大法国在华的影响力,以弥补贸易上的劣势,最终拿破仑三世许诺个人资助五十万法郎,同时也容许明稽章向法国的天主教徒募集捐款。而在法兰西第二帝国倒台后,法国议会在1873年7月以491票赞成、100票反对的票数批准,再拨付七万五千法郎以完成教堂的建设。

教堂的地基部分在1861年6月28日耶稣圣心节当日开工,1863年完成,同年12月8日的聖母無原罪日举行盛大的奠基仪式,周边的街道被装饰一新,也吸引了大批民众围观。两广总督乘坐八人大轿到场,一众文官、约300名八旗官兵,传教士和约20名神父,以及欧洲各国所有的驻粤领事和高级官员也一同出席。在奠基仪式上,当时的法国驻广州领事李天嘉(Gilbert de Trenqualye)和明稽章主教分别致辞。取自耶路撒冷的一块石头和取自罗马的一千克泥土被放置于两块奠基石之下,以示基督教创立于东方之耶路撒冷,而兴起于西方之罗马之意,两块奠基石上分别刻有“Jerusalem 1863”和“Roma 1863”的字样。

教堂的建造遭遇不少阻力,除了兴建教堂及附属的建筑需要征用大量的民房土地以外,在历经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的社会气氛是广州的民众普遍排斥和敌视洋人。在建筑本身方面,与十三行沙面的情况不同,教堂的位置是位于城内,在周围一片低矮民居的包围下非常突出,而教堂的建筑与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和理念大异,其高耸的两座尖塔尤为当时的广州民众所反感,认为会为城市和周边的居民带来厄运。教堂的建设在1869年被迫中断,因当时的两广总督接到朝廷的指示禁止采石,面对这种局面,主教明稽章直接与北京的朝廷官员进行交涉,令问题得以解决。在1884年,因为中法战争的原因排外情绪再度高涨,传教士从广州撤出,而教堂遭到民众的洗劫。尽管从构思建堂到筹集款项,再到监督建设,明稽章是教堂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人物,但他本人却无缘得见教堂的完工。明稽章在1879年9月被教廷召回,此后未能重返中国,于1886年,即教堂建成前的两年,以72岁的高龄在巴黎病逝。石室教堂在接任主教邵斯(Augustin Chausse)的主持下建造完成。

建筑

[编辑]

聖心大教堂是东南亚及中國[來源請求]最大的石結構教堂。建筑面积为2924平方米,东西宽32.85米,南北长77.17米,中殿屋顶高28.2米,塔尖到地面高度为52.76米。[1]教堂的主要建筑师是来自法国南锡Léon Vautrin法语Léon Vautrin[2],主教明稽章曾在法国洛林一带看到过不少Léon Vautrin的作品,Vautrin的建筑才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邀请他设计广州的教堂,并且在Léon Vautrin的建议和选择下,他的设计经同样来自南锡的Charles Hyacinthe Humbert作进一步修改和细化,Humbert本人也亲赴中国指导教堂的建设执行,而在后面的时间接替Humbert的则是另一位来自巴黎的建筑师Antoine Hermitte英语Achille-Antoine Hermitte[3][註 1]。石室教堂的正立面是仿照巴黎第七区圣克罗蒂德教堂而建,而中殿半圆形后殿的内部则是参照法国的图勒大教堂英语Toul Cathedral,整座教堂而言是属于19世纪兴盛于欧洲的歌德复兴式风格。

由於教堂全部使用花岗石建成,而廣州並不出產花崗石,教堂用盡了當時從香港九龙牛頭角茶果嶺開採出來的麻石[4]。这些石用帆船运至广州,再用人工打凿,吊装,粘合。建造过程经历重重艰难,最初由两位法国建筑工程师指挥,由于与本地工人语言不通,加上中国人从来没有建造哥德式教堂的经验,工程开展数年,仅垒起几尺高的石块,两位法国建筑师因水土不服,在开工两年后提前回国,后来得一位到工地探望同乡的广东揭阳县坪上镇尖田村南门(一说为揭阳县河婆镇[5])建筑工人(石匠)蔡孝留下担任总管工,前后历时25年,终在1888年完成。[6]單單是開採用石,就已用了8年[4]。由於教堂是用花岗石建筑,故又名“石室”。

石室圣心教堂正面是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西側石塔裝置时钟,而东侧石塔原本安放五個法國運來的銅響鐘,但其中一个在1980年代初被教堂的神父送给了广西梧州的一座教堂(已被重新熔铸),因此现在塔内只剩下四个铜钟;教堂内有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合掌式的花窗棂分布在正面大门上和四周墙壁。教堂的门窗均以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既避免了室外强光射入,又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在高處俯瞰整座教堂,會發現其像一個平放的拉丁十字架。教堂门外的石阶梯原来是七级,后来由于多年积土和地面的抬高,现在实际上只看到五级阶梯。

破壞

[编辑]

以教堂为中心,周边区域原本建有包括教会学校、孤儿院、修院在内的庞大附属建筑群,经过多年的拆毁和占用,属于教会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现存的历史建筑只剩下教堂本身、背面的主教府和东西两边的颐铎堂,同时附近区域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对教堂和街区的历史风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抗日戰爭期間,广州遭受日军的猛烈空袭,其中一架日機撞上塔尖的避雷針,撞在教堂前的滄海茶樓,後爆炸,堂内的彩色玻璃损失过半,西塔的时钟亦被震停[7]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撤出廣州時炸毀鄰近的海珠橋,导致教堂的玻璃绝大部分被震坏。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6年“破四旧”期间,大教堂遭到红卫兵损毁,“石室”内所有宗教油画被撕掉,抗战后剩下的部份拿破仑时期的彩色玻璃全被打碎,花窗被打碎,所有经书和讲道用的含跪板长椅堆成小山在教堂里焚烧掉,石壁石柱部份被烧得爆裂,楼顶的狮头排水口全用铁锤打碎,大教堂一度变身垃圾处理场,直到文革后才重新开放[7][8][9]。由石室门前至一德路的一小段馬路,原稱聖心路,路長58米,寬18米。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廣州市內諸多地名均被當局修改,聖心路於1966年被改為「勞動路」,寓意不靠救世主,全靠勞動人民自己之意,至今沒有復名。

现今的广州市政府将石室圣心大教堂区域规划为体现本地文化的“城市客厅”,欲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但由于此区域因毗鄰一德路的咸鱼干货、玩具批發市場,人流密集,无牌五类车乱行乱停,整體衛生環境都較為髒亂,并未较好发挥城市名片的作用。

修葺

[编辑]

圣心大教堂建成140多年来,经历过多次修葺。1928年,因发现白蚁,当时的主教魏畅茂(Antoine-Pierre-Jean Fourquet)把教堂原天面木制的桁角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38年,他又把石室教堂木桁经楼和上塔铁梯改为用水泥钢筋建造,并在教堂外围东、西、南三面筑起1.5米高的铁枝栏杆;文革结束后的1984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现国家宗教事务局)拨款10万元,维修该堂瓦面,重新装上避雷针,修复花岗岩大十字架,并对教堂内外全面清洗及修葺;1987年,再拨款5万元,维修石室全部钢窗,把所有窗户换上国产彩色玻璃;1990年,广州市政府拨款3万元,维修石室广场地面和教堂前的五级石阶,同年12月24日修复大时钟芯和南、西、北三向钟面,将废置24年的机械大时钟按原样改装为石英大时钟;1992年,广州市政府拨款3万元修葺教堂内的四根大石柱。

最近一次大修,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维修工程于2004年夏季动工,2006年秋季完成并重新开放教堂。其中维修的重点是彻底解决屋顶漏雨问题,拆除20年代建造的整个屋顶及大梁,原样重做;其次更换玻璃窗98扇,共600多平方米。教堂原本的玻璃窗是19世纪由法国进口,但历经战争以及文革期间红卫兵的破坏,已经几乎全部不存。由于中国大陆缺乏有制造教堂彩色玻璃经验的公司,新的玻璃窗从一间菲律宾公司订做,上面描绘圣经中的故事以及圣人的画像,下方带有英语的文字说明,有别于原来法国玻璃窗的拉丁文法文说明。

此外还对教堂的楼梯、信道、梁架进行整修,西塔新装国产的机械大钟、内外墙花岗岩以人手进行翻新清洗、修补石柱、天顶、祭台、告解亭、唱经楼、照明线路、灯光等全部室内配置。

开放时间

[编辑]

石室教堂每天上下午对公众开放,在非弥撒时间,游客可隨便參觀;弥撒举行期间則不准许在堂內隨便走动,不过非天主教徒亦可以参与弥撒活动。而遇到复活节、圣诞节等宗教节日的时候当天也会有弥撒活动,受场地限制原则上優先供天主教徒入内,非天主教徒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也可以入内参加。

辦公時間

[编辑]

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晚上7:30-8:50

彌撒時間

[编辑]

活動時間

[编辑]
詩歌班排練(成人)
慕道班課程
  • 星期二:下午2:30—4:30
  • 星期五:晚上7:30—9:30
  • 星期六:晚上7:30—9:30
  • 星期日:上午9:45-12:00 下午2:30-4:30
聖經分享
  • 星期一:晚上7:15-9:00(英文
  • 星期三:晚上7:15-9:00(中文

图集

[编辑]

公共交通

[编辑]
公共交通列表
地铁一德路站
公交:一德中站
编号线路收费备注
4富力桃园(增埗村)白云路2元
8泮塘逸景翠园2元
61滘口客运站上下九步行街2元
82芳村大道西(滘口客运站)沥滘2元
86大学城广中医海珠客运站2元
823逸景翠园棠溪车场(粤溪北路)2–3元
夜6西华路新滘东路(龙潭村)3元8路附属线路
夜16门口岗城西花园3元
夜33石榴岗芳村大道西(滘口客运站)4元82路附属线路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Hermitte也是旧香港大会堂西贡总督府英语Saigon Governor's Palace的建筑师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广州圣心大教堂总体维修保护工程纪实与反思.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2. ^ L’oeuvre lorraine de Léon Vautrin (1820-1884) ou l’historicisme architectural au service d’une production de sér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文)
  3. ^ Docements sur l'église de Canton. [186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4. ^ 4.0 4.1 老土正傳. [2009年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5. ^ 石室耶稣圣心堂. 广州市地方志. 2010-12-21 [201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2). 
  6. ^ [第60期](圣心大教堂)在一座吃喝之城,有两根天线伸向天堂. [200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7. ^ 7.0 7.1 天主教圣心教堂.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2015-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中文). 
  8. ^ 编制保护规划项目完成招投标 石室圣心大教堂获“保护伞”. 凤凰网. 《新快报》.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中文). 
  9. ^ 专栏 | 纵横大历史:《回顾文革》第十九讲 焚书之后是什么?. 自由亚洲电台. 202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