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玛达肋纳堂 (巴黎)

坐标48°52′12″N 2°19′27″E / 48.87000°N 2.32417°E / 48.87000; 2.324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黎,塞納河沿岸
世界遗产
作為巴黎塞納河沿岸一部分的玛达肋纳堂
官方名稱Banks of the Seine in Paris(英文)
Rives de la Seine à Paris(法文)
位置 法國
標準文化:(i)(iv)
登录年份1991年(第15屆會議

玛达肋纳堂(法語:Église de la Madeleine,英語:La Madeleine)是法国首都巴黎第八区的一座新古典主义風格天主教教堂,周围是52根高20米的科林斯圆柱,原来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军队的荣耀。玛达肋纳堂位于协和广场北侧皇家路(rue Royale)的北端尽头,东侧是芳登廣場,而西侧是圣奥斯定堂。在1991年,作為巴黎塞納河沿岸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内部

歷史

[编辑]

玛达肋纳堂的所在地自从腓力二世时期即属于巴黎主教,1182年,莫里斯主教没收了当地的犹太会堂,改为教堂,主保圣人是玛达肋纳

在此重建教堂共经历两度曲折。1757年开始第一次设计,仿造荣军院的巴洛克教堂,在拉丁十字平面上安放圆形穹顶,1763年4月3日国王举行了奠基典礼,但是在1764年停工。1777年建筑师去世,他的学生决定重新开始,拆除未完成的建筑,缩短中殿,改为类似古罗马万神殿的更为集中的设计。法国革命开始后,只有基础和大柱廊已经完成,1797年唱诗班席位被拆毁,工程停止,进行关于建筑用途的辩论:图书馆、公共宴会厅或市场。在此期间,国民大会被安置在波旁宫。 1806年,拿破仑决定竖立一个纪念建筑“伟大军队光荣庙”(Temple de la Gloire de la Grande Armée),已有的基础被拆毁,但是保留了立柱,重新开工。1808年凯旋门完成后,该庙的纪念意义减弱。

拿破仑倒台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路易十八决定将这座建筑改为天主教堂,山墙上雕刻了《最后的审判》。七月王朝将此作为对革命悔改的民族和解的纪念物和殿。1837年曾有建议将其作为火车站使用,但最终还是在1842年祝圣为一座教堂

祭坛上方的壁画题为“基督教历史”,表现基督教历史上的关键人物。

玛达肋纳堂属于本笃会,现在仍举行弥撒和时尚的婚礼。这座教堂有一台著名的管风琴

外部链接

[编辑]

48°52′12″N 2°19′27″E / 48.87000°N 2.32417°E / 48.87000; 2.3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