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4年6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存檔:

(現由機器人創建每月存檔。過往存檔請參見存檔頁

2014年6月1日[編輯]

順化化學攻擊是一件發生於1963年6月3日的暴力鎮壓行動。在此次事件中,越南共和國陸軍(南越陸軍)部隊於順化市內向街上一群正在舉行示威活動的佛教徒和順化市民灑下紅棕色的催淚化學藥劑,導致現場有67人皮膚嚴重起水泡、呼吸道灼傷而必須緊急送醫。事發當時,這些群眾正在抗議天主教徒總統吳廷琰的排佛政策。這次化武事件導致美國私下威脅要對吳廷琰政府削減援助。而數個月後,美國的態度被數名密謀政變的南越高級將領視為行動綠燈,而起事推翻了吳廷琰。一次調查報告確定南越陸軍在事件中使用的液體,是法國殖民時代遺留的催淚彈當中的成分,由於揮發失敗才會導致民眾重傷。雖然這項發現免除了南越動用毒氣芥子毒氣攻擊平民的罪嫌,但是該場事件仍引發了更強烈的抗議,迫使吳廷琰政府派出了三名閣員組成的小組,去跟佛教界領袖磋商宗教平等及其他善後事項。雖然雙方在會晤之後簽署了聯合公報,但因為公報內提及的政策改革並未付諸實行,最後導致了吳廷琰在政變中遇刺>>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日[編輯]

約翰·巴西隆(1916年11月4日—1945年2月19日)是一名義大利裔美國海軍陸戰隊槍砲士官英語Gunnery Sergeant,因為在瓜達康納爾島戰役立下戰功而獲頒美國最高軍事榮銜——榮譽勳章。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入伍海軍陸戰隊者中,唯一一位同時持有榮譽勳章與海軍十字勳章的陸戰隊員。巴西隆在1940年加入海軍陸戰隊之前,曾以美國陸軍士兵的身分派駐菲律賓3年,並因此得到了「馬尼拉約翰」的綽號。成為通過受訓的陸戰隊員後,他前往古巴關塔那摩灣索羅門群島等地服役。到瓜島作戰的時候,巴西隆率領的15人機槍隊被打到只剩自己和2名戰友,而他仍在這樣的困境下成功拖住了為數3千人的日本軍部隊。1945年時的巴西隆又參加了硫磺島入侵行動,但在登陸第一天就戰死沙場,並因此得到了海軍十字勳章。戰後,數座軍事設施、道路和美國海軍一艘戰艦英語USS Basilone (DD-824)均以他命名,以茲紀念。>>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3日[編輯]

颶風迪安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最強烈的熱帶氣旋,也是自2005年颶風威爾瑪以來最強烈的北大西洋颶風,在歷史上的所有大西洋颶風中也可以排到第七位,還能在所有登陸過的大西洋颶風中排到第三位。這股維德角型颶風於2007年8月13日形成,從大西洋東部向西北偏西方向穿越聖露西亞海峽進入加勒比海。系統接下來逐漸增強成大型颶風,並在8月20日從牙買加南部近海經過前不久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五級颶風強度。8月21日,迪安以強勁的五級風暴強度在尤卡坦半島登陸,穿越半島進入坎佩切灣後雖有大幅削弱,但仍然達到颶風強度。系統接下來又有小幅增強,於8月22日在韋拉克魯斯州實現二度登陸。之後迪安朝西北方向漂移,逐漸減弱成殘留低氣壓,最終在美國西南部上空消散。>>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4日[編輯]

ICE-3列車德國鐵路ICE高速列車家族的其中一個電力動車組類別。伴隨著最高速度可達330公里/小時的適航許可證,它們成為德國運行速度最快的動車組。在常規運營中,列車於德國境內的定期服務可達300公里/小時,於法國境內則為320公里/小時。每列全長200.8米的動車組共由八節車廂構成,自2000年7月起投入載客運營。它們代表著ICE領域的技術飛躍,並已獲得多項技術創新。在全部67組ICE-3列車中,有50組為單電壓制式的403型,它們可在德國國內及鄰近的巴塞爾瑞士車站之間運行;17組(包括荷蘭鐵路持有4組)為兼容多電壓制式的406型(ICE-3M),可以運行前往荷蘭比利時;6組406型又在2007年改造為406F型(ICE-3MF),以滿足法國的跨境運輸需求。此外,德國鐵路在2008年訂購的407型動車組(Velaro D)也作為「新ICE-3列車」而被納入ICE-3類別。所有ICE-3列車在企業內部都統稱為ICE-W(W代表渦流制動)。>>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5日[編輯]

埃德溫·多納伊雷上將(1952年1月8日-)是一位已退休的秘魯軍官,曾於2006至2008年擔任秘魯陸軍總司令,還曾擔任中部軍區、南部軍區及第二步兵旅的總司令。他在2006年12月5日接替因受到貪污罪行指控而辭職的塞薩爾·雷諾索上將成為總司令,但他在任期內也同樣受到貪污罪行指控,且因妨礙有關侵犯人權行為的調查而飽受批評。2008年,多納伊雷在一個私人聚會上發表了反智利的言論,引發了國際性的爭議。2008年12月5日,多納伊雷退休,奧托·吉博維奇繼任成為新的總司令。多納伊雷的軍事生涯從喬里約斯軍校開始,他在讀軍校的第一年就獲得了獎學金,使他能前往阿根廷留學。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家軍事學院獲得了優異成績,並以工兵身份畢業。由於反政府組織光明之路常在秘魯高原上展開侵略性的游擊活動,因此秘魯國會時常發布緊急狀態,而多納伊雷曾五次在游擊隊活動地區工作,也曾五度在邊疆地帶工作。多納伊雷曾在不同部門中擔任不同的職位,包括第二十戰鬥工兵營的營長、工兵學校的校長、中部軍區和南部軍區總司令及第二步兵旅的旅長。>>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6日[編輯]

路易·布羅迪·納恩(1924年3月8日—2004年1月29日)是美國肯塔基州的第52任州長,於1967年當選,是繼西米恩·S·威利斯後首位當選該州州長的共和黨人,在他以後要一直到2003年才有厄尼·弗萊徹成為該州的下一位共和黨州長。納恩從法學院畢業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非戰鬥類服役前就曾參與地方政治,成為肯塔基州巴倫縣歷史上首位共和黨法官。他曾是1963年共和黨的州長候選人,但最終以微弱劣勢不敵民主黨人奈德·布里賽特。1967年,納恩再度參選州長。他在共和黨初選中擊敗馬洛·庫克後又在普選中以微弱優勢險勝民主黨候選人亨利·沃德。州長任期結束後,他曾在1972競選聯邦參議員,之後又於1979年再度出馬競選州長,但都沒能成功。步入晚年的納恩支持自己的兒子史蒂夫追尋政治理想,還倡導大麻在肯塔基州合法化。2004年1月29日,路易·布羅迪·納恩因心臟病發在家中去世,享年79歲。>>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7日[編輯]

鎮海區,古稱蛟川,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個市轄區,為寧波重要的工業區和港區。鎮海區位於寧波市域東面,寧紹平原東端,甬江下游,北與慈谿市相鄰,南隔甬江北侖區相望,西與江北區相接,東隔海與舟山市相望,全區陸域面積245.94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23.46平方千米。鎮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越國五代時始建縣,1985年成為寧波市轄區。歷史上,鎮海是寧波的海防門戶,曾經歷鴉片戰爭、中法戰爭、抗日戰爭等多次戰事,因而有「海天雄鎮」之稱。鎮海的航海與經商傳統濃厚。鎮海商人是寧波商幫的重要一支,同時鎮海也是寧波商幫最大的聚居地,因而鎮海也有「商幫故里」的稱號。甬江口有長久的通航歷史,鎮海港區是寧波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臨港工業是鎮海經濟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8日[編輯]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太平洋時區2002年3月2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獎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晚會通過ABC美國直播,由蘿拉·澤斯金擔任製片人,路易斯·J·霍維茨導演,女演員烏比·戈德堡第四度擔任主持人,她之前還曾主持過1994年舉行的第66屆頒獎典禮、1996年舉行的第68屆頒獎典禮和1999年舉行的第71屆頒獎典禮。三個星期前的3月2日,另一位女演員查理茲·塞隆比佛利山威爾希爾麗晶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美麗心靈》贏得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其它獲獎電影包括同樣獲獎四項的《指環王:護戒使者》,獲獎兩項的《黑鷹墜落》和《紅磨坊》,獲獎一項的《會計師》、《鳥!鳥!鳥!》、《高斯福莊園》、《長路將盡》、《死囚之舞》、《怪物公司》、《周日早晨謀殺案》、《無主之地》、《珍珠港》、《怪物史瑞克》、《透特》和《訓練日》。雖然本次電視直播時長達到創紀錄的4小時23分鐘,但還是平均吸引了近42萬美國觀眾收看。>>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9日[編輯]

2005年亞速爾亞熱帶風暴是創紀錄的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第十九個可以命名的風暴,不過由於在操作上將其歸類為非熱帶低氣壓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並沒有給之命名。這場風暴於10月4日由大西洋東部一片具有亞熱帶特徵的低氣壓區發展而成,持續的時間很短,10月4日穿過亞速爾群島後不久就在10月5日重新轉變成溫帶氣旋,沒有出現任何因這場風暴造成破壞或人員傷亡的報道。系統殘餘之後由一股冷鋒吸收,之後轉變成了颶風文斯,這場颶風對伊比利亞半島產生了影響。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結束數月之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對颶風季及期間出現的所有獲得命名的氣旋進行回顧,氣象預報員傑克·貝文和埃里克·布雷克確認了這個之前沒有發現的亞熱帶風暴存在。雖然其生成位置不同尋常,並且風場也異常之寬,但系統還是有著層次分明的對流中心圍繞在暖心周圍,這正是亞熱帶風暴的標誌。>>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0日[編輯]

1997年前的香港政府徽號
1997年前的香港政府徽號

華樂庭(1925年-2013年),英國殖民地官員,1976年至1980年任香港民政署署長,曾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退出港府後,他一反傳統退休高官的慣例,以公共政策學者身份留港針砭港府施政,並多番批評英國政府和香港政府在香港前途問題上的表現。華樂庭畢業於牛津大學墨頓學院,1951年加入港府,出任民政署長前歷任大埔理民官新界民政署副署長、市政事務署助理署長、徙置事務處處長房屋署副署長等職,也曾兼任市政局官守議員。他在民政署長任內負責為港府收集和分析民意,後來參與草擬地方行政改革。不過,他退休後批評任內嘗試強化民政主任計劃,但受到港府內部阻力而未能成事,外界也傳出他與港府意見不合而退休。1984年底,他在報章撰文披露在民政署長任內見證港府抹黑民間論政團體香港觀察社,引起輿論熱議;可是華樂庭與港府各執一詞,事件最後不了了之。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期間,華樂庭多番抨擊中英談判排除港人參與,未能真正反映港人利益,並擔心香港主權一旦移交中國,將對自由司法獨立等社會基石造成衝擊,對「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等方針能否落實表示質疑。>>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1日[編輯]

Fuck:禁忌詞與保護我們的第一修正案自由》是一本由法學教授克里斯多福·M·菲爾曼創作的非小說類書籍,涉及主題為言論自由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審查制度,以及「Fuck」一詞在社會中的使用。該書最初於2009年由斯芬克斯出版社出版,是作者之前文章《Fuck》的延續,引述了社會科學精神分析學語言學的學術研究。作者在書中確認,「fuck」一詞最新的用法中,其含義已經和本來意指的性交截然不同。書中還探討了保守派在全美範圍內力圖對這個詞的使用加以查禁所做的努力。菲爾曼於2006年撰寫了原創文章《Fuck》,並將其公布在社會科學研究網上。出版商拒絕發表,他將之遞交《堪薩斯法律評論》後還不到半小時就遭到了拒絕。這篇文章之後一直到了2007年才得以在《卡多佐法律評論》上刊登。菲爾曼的論文和之後創作的本書都獲得了來自新聞媒體和圖書出版界的好評。《選擇:學術圖書館當前評論》雜誌稱讚本書真誠地對這個詞本身及其受到審查的歷史作出了分析。這本書發行後,CNN、《紐約時報》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都就有關社會上禁忌詞的問題向菲爾曼進行了徵詢。>>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2日[編輯]

麥可·崔特警探美國醫務劇《豪斯醫生》中的一個虛構角色,由男演員大衛·摩斯扮演,是節目於2006至2007年間播出的第三季中一個主要的反對派角色。崔特是一位警探,他來到醫院做檢查時受到主角格里高利·豪斯醫生捉弄,被留在醫院的一間檢驗室內,並且直腸中還插了一根溫度計,從此崔特就較上了勁,一定要讓豪斯向他道歉。豪斯拒絕道歉,於是崔特研究了豪斯的背景,發現他對維柯丁成癮。崔特設法讓豪斯身邊的人站到其對立面,想要強迫醫生接受戒斷治療。這件事情最終鬧到了法庭上,法官判決豪斯因藐視法庭而入獄一夜,但也中止了強制性的戒斷治療。法官認為,豪斯並不是個什麼癮君子,也不會把藥品拿去做非法交易。這個角色的創作旨在給豪斯提供一個可以面對面抗衡的對手。摩斯之前從未參加過這部電視劇的演出,他對自己是否應該接演這個角色有些拿不定主意,並且與節目相互熟悉後也沒有改變看法。不過,他的朋友對這一演出感到非常激動,這也成為摩斯最終決定接演的重要原因。>>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3日[編輯]

溫德爾·漢普頓·福特(1924年9月8日)是美國肯塔基的一位退休政治家,曾擔任該州第53任州長,還擔任了24年聯邦參議員,是肯塔基州歷史上首位先後擔任副州長、州長和聯邦參議員的政治家。他還曾於1991到1999年擔任聯邦參議院民主黨黨鞭,並且從1971年當選州長開始就成為肯塔基州的民主黨領袖,一直到1999年從聯邦參議員的位置上退休為止。福特退休時創下了擔任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時長的新紀錄,這個紀錄一直到2009年才由米奇·麥康諾超越。他曾進入肯塔基大學學習,但學業因參軍趕赴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戰爭結束後,他從馬里蘭州保險大學畢業並返回肯塔基州,1971年,福特在民主黨初選中爆冷擊敗康布斯,並成功在普選中勝出成為新任州長。擔任州長期間,他通過提升煤礦開採稅增加州政府收入,並制定法案對教育體制加以改革。1991年,福特成為民主黨黨鞭。1999年,福特從參議員位置上退休並返回歐文斯伯勒,開始在歐文斯伯勒科學和歷史博物館向青少年講解政治。>>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4日[編輯]

博蒙特姐弟,即簡·娜塔爾·博蒙特(1956-09-10)1956年9月10日-?,失蹤時年9歲)、阿娜·凱薩琳·博蒙特(1958-11-11)1958年11月11日-?,失蹤時年7歲)和格蘭特·埃利斯·博蒙特(1961-07-12)1961年7月12日-?,失蹤時年4歲),於1966年1月26日澳大利亞國慶日當日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附近的格萊內爾格海灘失蹤至今。這起失蹤案引發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警察調查行動,但始終未能破獲,成為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懸案之一。此宗案件震動了整個澳大利亞社會,案發前,澳大利亞人普遍認為兒童在沒有監護人照顧下獨自出行並無不妥之處,然而此案件的發生徹底粉碎了這一觀念,也改變了澳大利亞家長日常看管子女的方式,案發之日也因此被稱作「澳大利亞失去純真的一天」。>>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5日[編輯]

颶風卡特里娜的氣象歷史於2005年8月23日開始,這個極具破壞性的五級颶風源於巴哈馬附近的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8月24日,這股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命名為「卡特里娜」(Katrina),風暴之後繼續加強,在美國佛羅里達的最南端以颶風最低標準強度登陸卡特里娜在穿越佛羅里達州的過程中雖然無法得到進一步增強,但仍然保持了颶風強度。經過該州領空後,墨西哥灣的溫暖海水令其爆發性增強成了有紀錄以來第六強的大西洋颶風。之後風暴以三級颶風強度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堂區非建制地區比勒斯附近登陸,然後又在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邊境上實現第三次登陸。卡特里娜接下來北上穿過美國中部,最終在五大湖附近被一股冷鋒吸收而消散。>>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6日[編輯]

約翰·楊·布朗(1835年6月28日—1904年1月11日)是一位來自美國肯塔基的政治家,曾擔任該州的聯邦眾議員第31任州長。布朗曾先後五次當選聯邦眾議員,其中1859年首度當選時他表示了抗議,因為自己這時還未滿25歲,低於憲法規定的眾議員年齡下限,但所在選區的選民仍然堅持投票支持他。1871年,布朗參選州長但沒有成功,然後又於1872年再度當選聯邦眾議員並連續獲得兩度連任。布朗在最後一次國會任期期間曾發表演說譴責麻薩諸塞州聯邦眾議員班傑明·F·巴特勒,他因此受到了國會的官方譴責。離開眾議院後,布朗暫時離開了政治,但又於1891年作為肯塔基州州長候選人身份再入政壇。他首先是在民主黨初選中戰勝其他三位候選人贏得提名,然後在普選中以較大幅度優勢打敗共和黨候選人安德魯·T·伍德。在1899年的民主黨提名大會上,候選人威廉·格貝爾雖然獲得了州長候選人提名,但其採取的策略受到了質疑,同時黨內不滿的派別另外舉行了提名大會,選擇布朗作為候選人在普選中對抗格貝爾。格貝爾最終贏得了選舉,但馬上就遭到刺殺。有指控稱肯塔基州州務卿凱萊布·鮑爾斯是幕後主使,他聘請了布朗擔任自己的法律顧問。1904年1月11日,約翰·楊·布朗在亨德森逝世,享年68歲。>>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7日[編輯]

颶風胡安是一場於2003年9月下旬對加拿大造成重大損失的強烈熱帶氣旋,也是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十個獲得命名的風暴和第六場颶風,於9月24日由一股穿越亞熱帶大西洋東風波百慕達東南方向發展形成。系統北上進入墨西哥灣後因遇到墨西哥灣暖流而逐步加強,於9月27日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二級颶風強度,並於同日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的最高強度,然後在向新斯科舍海岸前進的過程中因海水溫度降低而有所減弱。9月29日清晨,胡安以風速每小時160公里的二級颶風強度在哈利法克斯的沙德灣和普羅斯佩克特之間登陸。風暴在從南向北穿越新斯科舍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颶風強度,然後在愛德華王子島上空減弱為熱帶風暴。9月29日晚,風暴在聖羅倫斯灣北部的安蒂科斯蒂島附近由另一股溫帶低氣壓吸收。這場颶風在穿過新斯科舍中部和進入愛德華王子島的過程中造成了大範圍的破壞,風暴中心以東和以西區域受到的影響較小,大部分損失都是由這些區域遭受的狂風引起。胡安所過之處共造成8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2億美元,報告中認為這是繼1893年以來對新斯科舍造成破壞最嚴重的風暴,其名稱「胡安」也因此予以退役,永不會再在大西洋風暴命名中使用。>>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8日[編輯]

威廉·尤斯圖斯·格貝爾(1856年1月4日—1900年2月3日)是一位美國政治家,曾擔任肯塔基州第34任州長,但由於就職前一天遭到槍擊,他只擔任了4天州長就去世了。截止2013年,格貝爾仍然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任期間遭暗殺去世的州長。格貝爾粗厲的個性導致自己有許多政敵,同時他對鐵路監管這類民粹主義政策的倡導也讓他贏得了許多朋友。這種觀點上的衝突到了1899年肯塔基州州長選舉期間達到頂點。候選人提名初選期間他先是與一方結盟來共同對抗另一方,之後又背叛了自己的盟友以求勝出。最終他成功獲得提名。普選期間起初的結果表明共和黨人以微弱優勢勝出,而民主黨控制的州議會則設法讓支持共和黨人的選票作廢,確保格貝爾當選,憤怒的共和黨人寧願走向內戰也不願接受這樣的結果,結果格貝爾在有保鏢陪同的情況下仍然遇刺,雖然在次日宣誓就職,但僅4天後就與世長辭,年僅44歲。>>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19日[編輯]

颶風威爾瑪的氣象歷史2005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開始。有一片大規模的擾動天氣形成並籠罩了加勒比海大部分海域上空,然後逐漸在牙買加西南方向洋面組織起來。低氣壓向西南方向漂流,在有利的外界環境下於10月17日增強並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之命名為「威爾瑪」(Wilma)。從10月18日開始一直到19日,風暴在加勒比海開放水域進入爆發性增強期。經過一輪眼牆置換,其內層風眼消失後,颶風減弱為四級強度,於10月21日以每小時240公里風速強度在科蘇梅爾島墨西哥本土登陸。威爾瑪在尤卡坦半島上空減弱,之後進入墨西哥灣南部。雖然遇到的垂直風切變不斷增強,但颶風仍然得以再度強化並以大型颶風強度先後襲擊了巴哈馬佛羅里達州。後從朱庇特附近進入大西洋。10月26日,風暴轉變成溫帶氣旋,威爾瑪的殘餘也於次日由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上空的另一股溫帶風暴吸收。>>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0日[編輯]

水豚水豚屬下僅存的兩種生物之一。它是一種半水棲的食草動物,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嚙齒類動物。原産於南美洲智利以外的稀樹草原和叢林中。水豚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最大的水豚群數量可達100頭,但一般在10至20頭之間。雖然因其肉及毛皮有利用價值而遭到捕獵,但該物種依然無危。水豚的身體看似笨重,呈桶狀,其口鼻較鈍,耳目偏上。身體上部皮毛為紅褐色,下部呈黃褐色。與其他齧齒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汗腺可以在體表有毛髮處找到。身體下部毛髮稀少,針毛較為濃密。成年的水豚體長可達107至134公分(3.51至4.40英尺),肩高50至64公分(20至25英寸),一般重45千克(或100磅)。委內瑞拉洛斯亞諾斯地區的水豚是個例外,其體重一般在50千克(或110磅)左右。 雌性水豚一般比雄性更重。>>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1日[編輯]

第7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旨在獎勵1997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1998年3月23日下午18點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神殿禮堂舉行,共計頒發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晚會通過ABC美國直播,由吉爾·凱茨擔任製片人,路易斯·J·霍維茨導演。男演員比利·克里斯托第六度擔任主持人。他曾於1990年的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首度主持,而上一次擔任主持人則是在一年前舉行的第6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近一個月前的2月28日,女演員艾什莉·賈德比佛利山威爾希爾麗晶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鐵達尼號》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在內的11項大獎,是這個夜晚的最大贏家,還追平了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一部電影獲獎數量最多的紀錄。其它獲獎電影包括獲獎兩項的《盡善盡美》、《心靈捕手》和《洛城機密》,獲獎一項的《黑衣人》、《光豬六壯士》、《棋逢敵手》、《外交官的抉擇》、《角色》、《遙遙歸鄉路》以及《復原的故事》。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超過5700萬美國觀眾收看,創下了歷史上的新紀錄。>>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2日[編輯]

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Ir原子序為77。銥是鉑系過渡金屬,為質地堅硬易碎的銀白色固體。銥是繼之後第二堅硬的元素,其耐腐蝕性也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甚至在2000 °C高溫下仍然能抵抗腐蝕。雖然固態銥只能被少數熔融鹽和鹵素侵蝕,但是銥粉末則相當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可以輕易燃燒。1803年,史密森·特南特在自然礦石的不可溶雜質中發現了銥元素。由於該元素的鹽有眾多鮮豔的顏色,所以他根據希臘神話中的彩虹女神伊里斯(Iris)把這一新元素命名為「Iridium」。銥是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其全球年產量及年消耗量只有三噸。自然存在的銥有191Ir和193Ir兩種同位素,後者的豐度較高。銥的其他同位素都是不穩定同位素。>>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3日[編輯]

約翰·克里普斯·威克利夫·貝克漢姆(1869年8月5日—1940年1月9日)是一位美國政治家,曾擔任肯塔基州第35任州長聯邦參議員。他是該州在聯邦憲法第十七條修正案通過後經民眾直接投票選舉的首位聯邦參議員。貝克漢姆出身顯赫政治世家,他在1899年州長選舉中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威廉·格貝爾的競選搭檔。格貝爾以微弱劣勢不敵共和黨人威廉·S·泰勒,但民主黨人控制的肯塔基州議會通過宣布一些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的選票無效而扭轉了選舉結果,格貝爾在這場政治角力的過程中遭身份不明刺客槍殺,最終泰勒和貝克漢姆同意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選舉結果上的爭議,官司一直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這期間的每一次判決都對貝克漢姆有利,他成功繼任州長。州長任期結束後,貝克漢姆參選聯邦參議員,但贊成禁酒的立場導致連他自己的黨派都有四位議員投票反對他,最終議席也由前共和黨州長威廉·O·布拉德利獲得。六年後,貝克漢姆經普選當選聯邦參議員,但由於贊成禁酒並且反對女性參議而未能獲得連任。之後的20年裡貝克漢姆一直活躍在政壇,但始終未能出任民選公職,1927年參選州長和1936年競選參議員均以失敗告終。1940年1月9日,貝克漢姆在路易斯維爾逝世,享年70歲。>>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4日[編輯]

1994年大西洋颶風季於1994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一共產生了7個獲得命名的熱帶氣旋,其中有三個達到颶風強度,這兩個數量都低於大西洋颶風季的平均水平。熱帶風暴阿爾貝托是本季的第一個熱帶氣旋,於6月30日發展形成,最後一場風暴是11月21日消散的颶風戈登。除了產生的風暴數量低於平均水平外,本季也沒有產生大型颶風,即沒有任何一個氣旋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三級颶風強度,最強烈的颶風佛羅倫斯所達到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80公里,屬二級颶風水平,其他風暴都沒有超出熱帶風暴強度。熱帶風暴阿爾貝托給美國東南部帶去了暴雨並引發洪災,有超過18000戶民宅受損或被毀。熱帶風暴貝麗爾又給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南卡羅萊納州北卡羅萊納州帶去了傾盆大雨,還有其他多個州也出現了中等程度降水。貝麗爾還致使多人受傷,其中大部分都是因風暴催生的一場龍捲風導致。9月,熱帶風暴黛比在加勒比地區導致9人喪生。颶風戈登是本季造成影響最為嚴重的風暴,其前後共有六次登陸,給從哥斯大黎加北卡羅萊納州之間的多個國家和地區構成破壞和人員傷亡,單海地就有1122人因戈登產生的嚴重洪災和泥石流死亡。此外,1994年12月的一場東北風暴也可能存在熱帶氣旋特徵,但由於這一特徵未能確認,所以沒有將其歸類為熱帶天氣系統。>>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5日[編輯]

後英式搖滾是英式另類搖滾下的一種音樂類型。此類型的音樂在英倫搖滾沒落後崛起,並成為21世紀的主流音樂之一。這些樂團受到了果漿樂團綠洲樂隊布勒等英倫搖滾樂團的啟發,但相較於英倫搖滾,他們的歌詞較少強調英國國內的觀點,反而融入了美式搖滾、獨立搖滾和實驗音樂的元素。電台司令神韻合唱團等後英式搖滾樂團在英倫搖滾尚未衰退之前就已獲得了些許成功,但在退潮之後才開始成為英國音樂的主流。隨著時間的演進,愈來愈多樂團參與後英式搖滾的行列,例如特拉維斯立體音響樂隊飼養員等樂團。其中,酷玩樂團相較於先於他們的後英式搖滾樂團,在國際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功,甚至進而成為2000年代初最成功的樂團之一。多數後英式搖滾樂團皆聲明自己並非英倫搖滾的一員,但其中的音樂仍然受到後者的影響。大部分樂團都以吉他來作為主要的演奏樂器,同時融入英國傳統音樂(如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小臉合唱團)、美國流行音樂和1970年代英國搖滾樂的元素。這些於英國各地出道的樂團,相較於英倫搖滾,不再強調英倫群島上的日常生活,反而增加了對生活的反思。同時,他們也渴求獲得美國粉絲和媒體的關注。上述這兩點或許是為何後英式搖滾能在國際舞台上發揚光大的原因。>>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6日[編輯]

李牧(?—前229年),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趙國名將。李牧駐守代郡雁門郡期間,率軍大破匈奴。在肥之戰番吾之戰兩次擊敗秦國,受封武安君,但最終被趙幽繆王殺害。而關於李牧的死因,史料記載也多有不同。李牧死後僅三個月,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被秦軍攻破,趙幽繆王成為階下之囚。李牧擁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千字文》將李牧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名將唐德宗時將李牧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李牧入武成王廟享受祭祀,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014年6月27日[編輯]

美國醫務電視連續劇豪斯醫生》的《試播集》於2004年11月16日在福克斯電視台首播。節目中首次向觀眾引薦了在新澤西州一家名為普林斯頓普蘭斯堡的虛構教學醫院中工作的格里高利·豪斯醫生和他帶領的診斷小組,豪斯為人特立獨行且有些反社會傾向,他在這集中需要為一個正在上課時暈倒的幼兒園老師做出診斷。《豪斯醫生》由大衛·肖主創,他根據自己一次看病的經歷構想了劇中的男主角。製片人布萊恩·辛格打算找一位美國演員飾演豪斯,但英國男演員休·勞瑞在試鏡中的表現讓他確信外國演員同樣能夠勝任。肖是試播集的編劇,在他的筆下,豪斯一角和夏洛克·福爾摩斯頗有共通之處,兩人都依賴藥品,超然世外,並且基本上沒什麼朋友。劇組決定讓豪斯一角在行動上存在某種程度的不便,但福克斯公司不同意讓主角坐輪椅的方案,於是最後的設定是讓醫生的腿因診斷失當而需使用拐杖輔助行走。試播集獲得了總體上較為正面的評價,許多評論中都認為豪斯一角是本劇的獨特之處,不過也有劇評人覺得這個角色脾氣太壞,在現實生活中恐怕寸步難行。其他負面評價則主要集中在配角落入年輕性感醫生的刻板俗套,以及整個劇情的立足點缺乏可信度等。試播集在美國首播時吸引了約700萬觀眾收看,在該周收視率排行榜上名列第62位。>>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8日[編輯]

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發生在1995年4月19日,是一起針對美國俄克拉何馬城市中心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發起的本土恐怖主義炸彈襲擊。這起爆炸案是911事件前美國本土遭受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共導致168人死亡,另有超過680人受傷,方圓16個街區的324幢建築物受損或被毀,86輛車遭燒毀或由衝擊波摧毀,震碎了附近258幢建築物的玻璃,共計造成至少價值6.52億美元的破壞。爆炸發生僅90分鐘後,俄克拉何馬州巡警攔下了駕駛無牌車輛的蒂莫西·詹姆斯·麥克維,並以涉嫌非法攜帶槍枝將其逮捕。很快,法醫證據證實麥克維和特里·尼科爾斯與案件有關係,尼科爾斯隨即被捕,兩人都在幾天內受到起訴。麥克維是位仇視聯邦政府的退伍軍人,認為政府對1992年的紅寶石山脊事件和1993年的韋科慘案處理失當,尼科爾斯對炸彈的製備進行了協助。官方對案件的調查規模創下美國歷史上的新紀錄,聯邦調查局探員進行了2.8萬次面談,收集了3.2噸證據,各類信息有近十億份。麥克維於2001年6月11日以注射執行死刑,尼科爾斯被判無期徒刑。這起爆炸案促使聯邦政府通過了1996年《反恐怖主義及有效死刑法》,還提高了對各地聯邦建築的安全性保護標準。2000年4月19日,俄克拉荷馬市國家紀念堂在默拉聯邦大樓舊址落成,爆炸發生後每年都會舉行紀念活動。>>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29日[編輯]

1994年聖誕節東北風暴是一場沿美國東岸加拿大大西洋省份行進的強烈氣旋,由墨西哥灣東南部靠近佛羅里達礁島群的一片低氣壓區發展而成,然後穿越了佛羅里達州。天氣系統在進入大西洋接觸墨西哥灣暖流後開始迅速增強,表現出包括風眼在內的熱帶天氣系統特徵。它於聖誕節當晚接近紐約市海岸。風暴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暴雨在南卡羅萊納州引發了嚴重的洪水。美國東岸其他大部分地區都遭受了強風、沿海洪災和海岸侵蝕紐約州新英格蘭首當其衝,長島受到了嚴重且大面積的破壞,康乃狄克州有13萬戶家庭在風暴期間失去電力供應。整個羅得島州麻薩諸塞州也出現大面積破壞和停電,風暴在近海沿岸產生了高達9.1米的狂浪。這場風暴直接造成兩人喪生,經濟損失至少達到2100萬美元>> 閱讀全文

2014年6月30日[編輯]

魁北克戰役(英語:Battle of Quebec,法語:Bataille de Québec),是大陸軍圍攻英國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的一場戰役。1775年12月,大陸軍東西兩路軍隊會合,於同月6日開始圍城。2月31日,理察·蒙哥馬利以暴風雪為掩護,終於兵分兩路強行攻城。結果大陸軍大敗而歸,蒙哥馬利身亡,班奈狄克·阿諾德受傷,而丹尼爾·摩根的數百名民兵更在城內被俘。1776年年初,城外殘餘的大陸軍未有撤退,但是魁北克省總督英語Governor of Quebec蓋伊·卡爾頓也沒有出城攻擊,使到大陸軍仍然可以勉強保持圍城。直到5月6日,皇家英國海軍軍艦帶同援兵抵達,卡爾頓即時領兵出城攻擊,而大陸軍及民兵即時潰逃。魁北克戰役以英國軍隊勝利告終,而大陸軍的征伐加拿大計劃也因此失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