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羅馬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4月8日) |
第三羅馬,是指歐洲一些聲稱是古羅馬(即「第一羅馬」)繼承者的城市、城邦、王國或大公國。第二羅馬通常指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或是一些聲稱是西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比如教皇國、加洛林帝國、神聖羅馬帝國。[1]
繼承拜占庭帝國
[編輯]保加利亞第二帝國聲稱
[編輯]「第三羅馬」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十四世紀的保加利亞第二帝國。伊凡·亞歷山大皇帝為了提高國家的聲望和名譽而將首都命名為大特爾諾沃(其斯拉夫語名稱Tsarevgrad Tǎrnov,意為「帝都特爾諾沃」,由君士坦丁堡的斯拉夫語名Tsargrad「帝都」而來)[2]。大特爾諾沃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繼承也得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卡利斯圖斯一世的承認:「保加利亞首都大特爾諾沃繼承了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和榮耀。」
俄羅斯帝國聲稱
[編輯]在1393年保加利亞第二帝國被鄂圖曼帝國征服之後,一群保加利亞牧師來到俄羅斯,並把第三羅馬的概念帶到俄羅斯,最終這個概念獲得了特維爾大公鮑里斯·亞歷山德羅維奇的支持。
在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於1453年5月29日被攻下之後的數十年時間內(參見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些東正教人士開始稱呼莫斯科大公國為「第三羅馬」或「新羅馬」[3]。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後,「第三羅馬」這個概念開始被廣泛使用。根據當時歐洲的繼承傳統,伊凡三世可以聲稱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為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但是根據羅馬傳統,帝國更多的是以宗教繼承,而不是以血緣而自動繼承。[4]彼時,東正教是區分拜占庭人和野蠻人的標準。於是弗拉基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在公元989年將東正教定為基輔羅斯的國教,以換取迎娶帝國的公主。
將俄國作為羅馬的繼承人出現於1510年後。在一篇給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的頌詞裡這樣寫道:
「兩個羅馬倒下了,第三個站起來了,並且不會再有第四個。沒人能取代您的基督沙皇國」 [5]
鄂圖曼帝國聲稱
[編輯]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後,自封為「羅馬凱撒」[6],獲得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承認,但歐洲基督教國家普遍不認同。穆罕默德二世的理據是,自羅馬遷都、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君士坦丁堡已是羅馬帝國的帝座。因穆罕默德二世的祖先奧爾汗一世娶了拜占庭公主,他和拜占庭皇室也有血脈關聯,也可自稱是約翰·策萊佩斯·科穆寧(拜占庭皇室的穆斯林)的後裔[7]。與此同時,奧斯曼拿下了奧特朗托,正欲攻入羅馬時,穆罕默德二世卻猝然逝世[8]。雖然他的後裔不常使用「羅馬凱撒」的頭銜,但其擴張的帝國卻存在數百年之久。現代土耳其史學家İlber Ortaylı支持此說,指出該國由多文化組成,和穆罕默德二世接受了拜占庭宮廷的一些習俗。而他認為俄羅斯的聲稱只是名義上的,而穆罕默德二世以國策和征服建立了信奉伊斯蘭教的第三羅馬(第一羅馬信奉多神宗教,第二羅馬信奉東正教)。
蘇萊曼一世擊敗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後,稱他為「西班牙國王」而非「羅馬皇帝」,可見得蘇萊曼自視為凱撒的繼承人。蘇萊曼的大維齊爾帕爾加勒·易卜拉欣帕夏在君士坦丁堡豎立羅馬式雕像,雖然與伊斯蘭不拜偶像的教義相違,他卻表示鄂圖曼帝國是羅馬的繼承國,故豎立羅馬式雕像是自然不過的事。
繼承神聖羅馬帝國
[編輯]936年東法蘭克王國的奧托一世登位。961年,羅馬教宗約翰十二世請求奧托一世進入義大利稱王。962年,德意志(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受教皇約翰十二世的加冕,被稱為「羅馬人的皇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世俗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作為西羅馬帝國的延續,是為第二羅馬[9]。 1512年的科隆帝國會議後頒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5年的「三皇會戰」,之後1806年奧地利帝國弗朗茨二世被迫取消這一封號。
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通過神聖羅馬帝國的法統,也聲稱繼承羅馬。另外,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定義為「第一帝國」,後來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為第二帝國。威瑪共和國在1919年成立並於1933年失敗後,希特勒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志在建立「第三帝國」。
奧地利帝國聲稱
[編輯]奧地利帝國宣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後裔[10],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哈布斯堡王朝有意統一德意志[10]。後來,德意志帝國在1871年同樣根據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聯繫,而自稱為第三羅馬[11][12]。德意志皇帝的頭銜是凱撒[11]。
有說日耳曼人的卡洛林帝國打算復興羅馬帝國[10],而它後轉型為神聖羅馬帝國,是日耳曼人為主的國家,自稱為西羅馬帝國的延續[10]。800年,查理大帝獲教宗良三世封為「神聖羅馬皇帝」。神聖羅馬帝國長期為哈布斯堡王朝主宰[10]。
德意志帝國聲稱
[編輯]德意志帝國在1871年至1918年自稱「第三羅馬」,此說受到批評,因為德意志皇帝信奉新教路德宗(奧地利皇帝信奉天主教),並未和天主教會修和,而天主教是羅馬文化在西方傳承的基礎[12]。
義大利聲稱
[編輯]義大利民族主義者朱塞佩·馬志尼宣揚「第三羅馬」的理念。他說:「歷經諸皇帝的羅馬,歷經諸教宗的羅馬,人民的羅馬將要到來」,鼓吹義大利統一和定都羅馬[13]。義大利統一成義大利王國後,國人稱之為「第三羅馬」[14] 。統一後,馬志尼表示,義大利作為第三羅馬,需要有建立帝國的志向[15]。他認為那時義大利跟古羅馬一樣有權主導地中海,所以應該入侵並且殖民突尼西亞,因他是「中地中海的鑰匙」[15]。
義大利獨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將其法西斯政權稱為「第三羅馬」[16]。他有意把羅馬擴張到奧斯提亞,到達大海,計劃名稱也是「第三羅馬」,而EUR區(Esposizione Universale Roma)是計劃的第一步行動[17]。
繼承加洛林帝國聲稱
[編輯]法蘭西帝國聲稱
[編輯]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認為它是繼承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之後的「法蘭克王國第四王朝」。他在1804年加冕皇帝時握了一下加洛林帝國查理大帝的十字聖球,並且戴了他的皇冠。他的佩劍和權杖據說也「出自於查理大帝」:事實上,它們在已經更名為法蘭西王國瓦盧瓦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加冕儀式中已經使用幾個世紀。而帝國紋章上還放了鷹的圖案,這參照羅馬軍團的鷹,同時,鷹也是查理大帝的符號。帝國披風的紅色直接參照了羅馬帝國的紫色。這樣拿破崙把自己喻為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Yegorov, Oleg. Why do Russians call Moscow the Third Rome?. www.rbth.com. 2017-03-30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6) (美國英語).
- ^ Ivan Duychev (Иван Дуйчев). Bulgarian Middle Ages (Българско средновековие). Sofia: Наука и Изкуство. 1972: 430.
- ^ Parry, Ken; Melling, David (編).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Eastern Christianit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9: 490. ISBN 0-631-23203-6.
- ^ Nicol, Donald MacGillivray, Last Centuries of Byzantium, 1261–145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1993, p. 72
- ^ "Two Romes have fallen. The third stands. And there will be no fourth. No one shall replace your Christian Tsardom!"Donald Ostrowski Muscovy and the Mongols: Cross-Cultural Influences on the Steppe Frontier, 1304-1589,2002
- ^ İlber Ortaylı, "Büyük Constantin ve İstanbul", Milliyet, 28 May 2011.
- ^ Norwich, John Julius. Byzantium:The Decline and Fall.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5: 81–82. ISBN 978-0-679-41650-0.
- ^ Bunson, Matthew. How the 800 Martyrs of Otranto Saved Rome. Catholic Answers. 2008-08-07 [201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11日).
- ^ Craig M. White. The Great German Nation: Origins and Destiny. AuthorHouse, 2007. p. 139.
- ^ 10.0 10.1 10.2 10.3 10.4 Craig M. White. The Great German Nation: Origins and Destiny. AuthorHouse, 2007. P. 139.
- ^ 11.0 11.1 Warwick Ball. Rome in the Eas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Empire. London, England, UK: Routledge, 2000. P. 449.
- ^ 12.0 12.1 Craig M. White. The Great German Nation: Origins and Destiny. AuthorHouse, 2007. P. 169.
- ^ Webpage Template | Rome Seminar. [2020-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 ^ Christopher Duggan. The Force of Destiny: A History of Italy Since 1796. New York, New York, USA: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8. P. 304.
- ^ 15.0 15.1 Silvana Patriarca, Lucy Riall. The Risorgimento Revisited: Nationalism and Cul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Italy. P. 248.
- ^ Martin Clark, Mussolini: Profiles in Power (London: Pearson Longman, 2005), 136.
- ^ Discorso 31 dicembre 1925. SSKF - I DISCORSI DEL DUCE DEL FASCISMO BENITO MUSSOLINI. [2020-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24).
來源
[編輯]- 書籍
- Dmytryshyn, Basil (transl). 1991. Medieval Russia: A Source Book, 850-1700. 259–261.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Fort Worth, Texas.
- Martin, Janet. 1995. Medieval Russia: 980-1584. 2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 期刊文章
- Poe, Marshall. 「Moscow, the Third Rome: the Origin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a 『Pivotal Moment.』」 Jahrbücher für Geschichte Osteuropas (2001) (In Russian: 「Izobretenie kontseptsii 「Moskva—Tretii Rim.」 Ab Imperio. Teoriia i istoriia natsional』nostei i natsionalizma v postsovetskom prostranstve 1: 2 (2000), 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