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勝和
和勝和,簡稱勝和,是香港三大三合會社團之一(其餘兩幫為新義安、14K)。
歷史
[編輯]和勝和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90年代,當時有大量廣東人到香港工作,三邑人、四邑人、客家人、圍頭人(佘佬)團結成幫,一般自稱或登記註冊為「工人自助幫會」、「同鄉會」、「宗親會」。
1884年,第一個堂口正式成立,名叫做和合圖,歸類為「工人自助幫會」。
1908年,在九龍深水埗地區(另有一說為19世紀80年代的中環和記客棧)有十二名小幫會的頭目一起創立。在1884年-1909年,在香港共成立有26個小堂口,他們也沒有嚴格的幫規制度,亦沒有高低職位之分。其他分支與堂口分別稱為「勝和」、「利群」、「洪勝」、「勝義」、「義堂」、「一平」、「二平」、「利和」、「勝堂」等等。
1909年前,前身是「勝和同鄉會」(現在東莞市南城區勝和村同鄉會)的「勝和堂」,成立於香港九龍的深水埗區九龍仔,堂口歸屬和合圖;至1909年端午節,廣東洪門天寶心派遣勇義堂頭目「黑骨紅」(另一說為「黑骨仁」)來香港開「洪字頭」新堂,他來香港後,眼見香港各小堂口並無組織,於是提議聚合各幫人馬,並傳授洪門的洪拳、組織及幫規,並協議和平共存。為確立「以和為貴」精神,大家提出在各堂口的名稱上,再一律加上「和」字,形成既聯合、又獨立的和字頭的三合會。「勝和堂」遂成為「和勝和」。
1925年,發生省港大罷工,失業人士助長黑幫擴大,和勝和藉此急速擴張,從和合圖派系中的一個小堂口壯大而成為一個主導和字頭的社團。
1930年,和勝和發生內鬥企圖脫離和合圖而獨立於和字頭內,和勝和成為和字頭派系的主流,於中國共產黨立國後帶領和字頭與14K、新義安等社團鼎足而立於香港。
1934年,過分壯大的和勝和內部一個以四邑人為主的堂口和安樂公佈脫離和勝和,雖經此分裂後和勝和仍然是和字頭的主流。和勝和脫離和合圖後,和合圖會員以三邑人為主要成員,以四邑人為主要成員的和安樂脫離和勝和後,和勝和變成以客家人與圍頭人(佘佬)為主要成員,故1980前也被俗稱為佘幫或客家幫。香港原居民中的五大氏族:鄧族、廖族、文族、侯族、彭族與和勝和140多年來乃是一體化關係。
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國民政府被迫轉往台灣,國民黨的特務機關支助14K、新義安兩幫,以進行「反共」行為。兩幫挾帶政治經濟支援及軍兵便服在香港迅速崛起而成為香港兩大幫派。地道幫會以和勝和為首皆屈居軍統兩幫之下又掙扎抗爭幾十年。
1973年,和勝和在澳門新新旅館舉行最後一次傳統儀式,有42人紮職,當時全體人員被捕,以後再發生被警方拘捕的新聞公佈中顯示出社團的儀式已經一次比一次簡化。而當時警方公佈和勝和全香港會員人數已經超越20萬人,遍佈全香港。
1974年,和勝和仍沿用洪門入會儀式,收納門生及扎職,以新聞公佈為事實記載。同年,以林溢晞為首、以義群為主力的新義安因大W事件令社團一度萎縮。此消彼長,1974年至1981年其間,和勝和於香港勢力僅次於14K,因為當時出現兩大支柱急速崛起,兩位少年大哥分別是「肥晞」(1950至今)和「廸衡」(1956至1995);「搞作」成名後眾稱「多搞作 」,「廸衡」成名後眾稱「大佬衡」,二人各擁上萬人馬,當時「大佬清」略遜「大佬希」一籌,「大佬原」不甘後人,1982年夥同「馬德」轉投新義安並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高轉會費,「大佬原」轉會後就是人盡皆知的「黃俊」;新義安伺機從和勝和手中巧奪大埔、屯門兩區並且於兩區獨大到今。失去兩區會員後,1982年至1997年間的和勝和在香港範圍內繼續屈居香港第三幫會之名。「黃俊」於逃往泰國前曾與「大哥成」有世紀一戰,戰果是被「大哥成」六千人陣容壓下,最後由江青鐵警司(現已退休)安排分佈利益圓局,三人聲名亦因而響徹雲霄,同時成為黑白兩道的公眾人物,亦成為永久被調查對象;經此一役,大哥成與江青鐵低調行事幾十年,而「黃俊」卻以明星大哥之態卒於1995年。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新義安精細行事,而且1995年「鍾雄傑」、「頁竺貝」相繼身亡、1996「青頭仔」綽號柏諾入獄,五虎剩「安仔」與「 andy 」二柱難支,2001年「奶子」又中槍殘廢。其時14K又失去了遷至臺灣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的政治與經濟援助,「14K龍頭太子」只專心經營丁屋發展;卻適逢和勝和之巨人「崩鼻喪」離世,其門生十三人共立誓互幫互助,坊間稱之為「勝和十三友」;十三人團結一心,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急速壯大,和勝和遂於香港獨大至今[1]。
2024年,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爆出串謀行騙案,2名學生及1名校外男子被捕,包括兩名臨時行政委員會現任成員,分別為23歲女主席及20歲財務委員,以及被捕主席的27歲同居男友。據了解,同居男友有黑社會勝和背景,疑為主使人,報稱職業麻雀館職員。
[2]。
勢力分佈地區
[編輯]主要包括:荃灣、深水埗、灣仔、中環、上環、香港仔、葵涌、葵芳、葵盛、梨木樹、大窩口、旺角、鴨脷洲、長沙灣、佐敦、大角咀、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沙田、樂富、樂華、黃大仙
投票選坐館
[編輯]和勝和傳統有60位叔父席位,皆有權投票選坐館;坐館卸任後均為列叔父,現在已不會有絕對清晰的60位叔父名單;和勝和之坐館本為二年一屆,每次選舉由前一年年底開始,選足一年。在這一年內,參選人要向有投票權之元老及前任坐館爭取支持,提供各種利益,再於翌年年底正式上任。2018中。兩位坐館(綽號)。他是第一位改變兩年一屆坐館的歷史的人物師傅 (據指雙坐館也是由他改立的)。三年一屆的主要好處是幫助社團集團化。[3]
參考文獻
[編輯]- ^ 【A1要聞】江湖人爆料 上海仔頭馬搞亂旺角. 蘋果日報. 2014年10月7日 [2014年10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15日) (中文).
- ^ 涉挪用浸大學生會逾130萬元公款 重案組拘兩臨委學生及1校外男子【香港01】. 2024年8月26日 (中文).
- ^ 黑幫制度拳頭是選票 選舉年廝殺頻. 《蘋果日報》. 2011年10月17日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