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流
| ||
---|---|---|
支流(英语:Tributary),在水文学上是指汇入另一条较大河流(或其他水体)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1][2]。支流所汇入的河流称为干流或主流,两河或多河交汇之处称为合流或合流处。地表水和地下水会汇集到支流及干流的流域内,然后经河流流入海洋。与支流相反的情况称为分流。
术语
[编辑]在水文学内,左侧支流和右侧支流(或称左岸支流及右岸支流)说明了支流河水往干流流动的方向[1]。“早期支流”是指与干流的合流点较接近主河河源的支流,而“晚期支流”则指与干流的合流点较接近主河河口的支流[3]。
在美国,河流的支流有时会与主河道同名,而这类支流则被称为分汊(Forks)[1]。这些分汊通常会以其方位命名[1],例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河有着三条支流(北汊、中汊及南汊),而位于芝加哥的芝加哥河北部支流亦同样有着三条支流(东汊、西汊及中汊)。分汊有时亦会分为左方或右方,例如位于西维吉尼亚州的史特尔溪(Steer Creek)有一条被称为史特尔溪右汊(Right Fork Steer Creek)的支流。
支流级别
[编辑]河流分级法是一个用来釐定河流级别的准则,主要根据河流支流的数目而定。195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亚瑟·纽厄尔·斯特拉勒提出了斯特拉勒分级法(Strahler stream order)以对河流及其支流作分类[4]。根据斯特拉勒分级法,水源处的支流被称为一级支流,当复数一级支流合流后变为二级支流,复数二级支流合流后则为三级支流,如此类推。但是,如果两条级别不同的河流或支流合流(例如一级支流与二级支流合流),其河流级别应属于较高者(即二级支流)[5]。
另一种为哈克分级法(Hack's stream order),由美国地质学家约翰·蒂尔顿·哈克在1957年提出[6]。在此分级法内,集水区的干流被划分为一级,支流被划分为二级,而支流的支流则被划分为三级,如此类推[6]。
-
斯特拉勒分级法
-
哈克分级法
例子
[编辑]-
淮河支流,而本身它亦是长江的支流。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National Geographic. tributary. 2013-04-18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0) (英语).
- ^ Krebs 2003,第179页.
- ^ 河海大学《水利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 水利大辭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32644742 (中文(中国大陆)).
- ^ Strahler, Arthur N. Dynamic basis of geomorphology.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52, 63 (9): 923–938.
- ^ Strahler, Arthur 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atershed geomorphology.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57, 38 (6): 913–920.
- ^ 6.0 6.1 Hack, John T. Studies of Longitudinal Stream Profiles in Virginia and Maryland (PDF).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294-B. 1957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21) (英语).
文献引用
[编辑]- Krebs, Robert E. The Basics of Earth Science. Londo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0-313-31930-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