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印边界问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与中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中印边界并未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之间对其边界有争议,是中印关系中的敏感议题。中印边界总长约2000~3440公里[a],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区域存在领土纠纷,涉及西段、中段和东段三个部分[2]。中印边界锡金段为已定边境,但附近的中不边界存在争议,因不丹的外交和国防被印度控制,中不边界争议也受印度关注。中印原则上都同意和平解决争议[3]

历史

[编辑]
西姆拉会议合影。前排左三为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左四为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左五为西藏噶厦代表夏扎·班觉多吉,后排左七为英国随员阿奇博尔德·罗斯(Archibald Rose),左八为英国随员查尔斯·阿尔弗雷德·贝尔

中国方面认为,中国印度之间存在了一条传统习惯的边界线:东段大体上沿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中段大体沿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然而印度不同意中国的观点,认为喜马拉雅山的分水岭就是传统上的藏印边界,将中国地图有关中印边界的画法称为“制图侵略”(cartographic aggression),即利用地图开疆为领土扩张服务[4]

拉达克王国原本向西藏进贡。1834年,锡克帝国将领左拉瓦尔·辛格率军吞并拉达克森巴战争清属西藏和拉达克划分边界。1846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赢得第一次英国锡克战争,建立了查漠-克什米尔土邦,继承了锡克人对拉达克地区的统治[5][6]。1865年印度测量局官员威廉·约翰逊英语William Johnson (surveyor)绘制了一条“约翰逊线”,私自将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了英属印度,使阿克赛钦变成印度帝国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但英国政府在测绘时并未知会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7][8][9][10][11],后来知会清朝的划界方案“马继业-窦讷乐线”未获其回应[b]。据荣赫鹏爵士描述,1880年代末的赛图拉镇无人定居[13],只有一座可能是由克什米尔人废弃的城堡[14]。1892年,中国派官员李源钢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了界碑[15]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主张“驱逐鞑虏”,引发驻藏清军哗变[16]。流亡印度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借机策动事变,发布《告民众书》,宣称要将汉人“驱除净尽”[17]。1914年3月24日,西藏噶厦英属印度政府划定“麦克马洪线”,确认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归属英属印度。但参与西姆拉会议北洋政府代表陈贻范未签署《西姆拉条约》,历届中国政府也都不承认“麦克马洪线”[18]。印度1937年版官方地图以“麦克马洪线”显示其边界,但注明“边界未经标定”。

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1950年印度共和国正式成立[c][20];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1949年正式成立。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建交初期,中国和印度经历了一段蜜月期,印度总理尼赫鲁推广了泰戈尔提出的“中印是亲兄弟”口号(“Hindi-Chini bhai-bhai”)。但随着中国政府接管西藏,中印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1959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出走印度,更使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其后,中国政府在西藏开始实行直接管辖,更为有力的控制西藏地区。而印度政府至今仍是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及西藏独立运动的庇护者。

1960年4月,两国政府为寻求解决领土争端,由中国总理周恩来印度总理尼赫鲁新德里会谈,谋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但未取得共识[21]。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22]。战争之后,中印外交关系发生较大转变,在冷战期间,印度一直坚定地奉行“不结盟”政策,并倾向于苏联阵营,与中苏分裂之后的中国对立,而中国则与其宿敌巴基斯坦关系密切,并在冷战后期与美国合作站在苏联及其盟友的对立面。1982年,印度将原属阿萨姆邦的“东北边境特区”升为联邦属地,1987年成立“阿鲁纳恰尔邦”。1987年两国在边境发生一次边境冲突,并差点导致两国再次开战。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访问后,中印关系得到改善。中国正式承认印度对锡金邦的主权,双方首次顺利议定印度和西藏边境的部分地段,中方对西藏自治区的主权的获得印度承认,从此西藏属于中国一事再无争议,[23]同时两国开始着手解决东西部分的边界争端。2005年双方签署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2006年7月6日,中印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这是古代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通道。两国官员表示边界贸易的重新开放将帮助缓和该地区的经济孤立。2007年5月,中国拒绝了一名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度行政官员的签证申请。冷战结束之后两国关系一度恢复友好,然而印度外交上至今仍将中国视作最大威胁。

2013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西段边界实控线附近斗拉特别奥里地东南部约30公里的天南河谷(Raki Nala)建了一个营地。印度军队随即在中国军队营地约300米外建立了自己的营地。中印双方进行了长达3个星期的对峙,被称为2013年斗拉特别奥里地事件。自2014年起印度对这类的问题以“一个印度”政策来叙述,认为中方应该对印方的国界采取承认的态度[24][25]。这样的观点至2017年逐渐影响到印度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态度与承诺[26]。2017年6月18日至8月28日,中印军队在洞朗地区发生长达71天的紧张对峙。[27]

2020年5月,中印双方在边境问题上,双方紧张气氛日益增高,中印于锡金北部发生冲突[28]。2020年6月16日,中印在拉达克的加勒万河谷爆发军事冲突,造成至少20名印度军官死亡,之后双方也不时传出增派兵力与军事武器 [29][28][30][31];该年9月,中国指责印度军队非法越过有争议的喜马拉雅山一处边界,并对中方巡逻士兵“鸣枪威胁”,印度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反指中国军队先鸣枪[32][33][34]。此后两国于2022年再次在东段实际控制线附近爆发冲突

2024年10月21日,印度外交部表示已与中国就两军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执行巡逻安排达成协议。次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也表示中印双方已就边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35]10月30日,印度国防部表示,双方的军队都已经从喜马拉雅山东段争议地区的两个对峙地点撤走。[36]

争议地区

[编辑]

西段

[编辑]
克什米尔地区由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三方实际控制[37]

广义上的克什米尔地理范围包括印巴中三国所控制的区域,包含由印度管辖的两个联邦属地-查谟和克什米尔(细分为查谟地区克什米尔谷地)及拉达克、由巴基斯坦控制的阿扎德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以及由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喀喇昆仑走廊[38][39]

中印西段与中段争议地区

阿克塞钦地区总面积4万2685平方公里,其中争议地区约3万平方公里,占中印西段边境争议地区总面积的3万3500平方公里的绝大部分。中国认为阿克塞钦作为固有领土存在,并不属于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对此存在异议,认为归属其管辖的拉达克。目前,阿克塞钦绝大部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和田地区管辖,南部很小一部分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管辖。

喀喇昆仑走廊约5800平方公里,主要是沙克思干谷地[40]。根据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巴基斯坦政府达成的《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巴方承认喀喇昆仑走廊(巴方原划归北部地区)属于中国。

巴里加斯地区总面积约19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巴里加斯西南角,位于典角村以西即狮泉河森格藏布)与卓普河以西大约450平方公里。中国认为该区域位于传统习惯线中方一侧,属于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印度方则将其划归拉达克列城县

印度对中国控制的两片地区声称拥有主权。1962年,中印在阿克赛钦爆发了一场小规模战争。在1993年和1996年,两个国家签订协议表示尊重实际控制线。[41]

札达县楚鲁松杰乡西北部另有两块较小的争议区:楚木惹、斯诺乌山争议区。印度认为其属于拉达克列城县,前者的印方要塞现已回应中方要求拆除。

中段

[编辑]

中印边界中段争端共有四块,共约2,673余平方公里,现主要由印度控制,中国亦控制小部分。

  1. 巨哇英语Gue_(Lahul_and_Spiti)曲惹英语Kaurik地区:位于札达县楚鲁松杰乡西南,面积332平方公里[42]。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标为已定界,将该地区划入印度,形成争议。1958年6月2日,印军从江阿尔(Sumdo)进入巨哇、曲惹,并在曲惹修房设卡,从此控制该区,现今由喜马偕尔邦拉豪尔和斯皮提县管辖。
  2. 什布奇山口地区:Tashigang英语Tashigang,_Himachal_Pradesh位于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争议面积共35平方公里,属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43]。1958年4月,印度控制该地,现今由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县管辖。
  3. 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位于札达县城西偏南,属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波林村管辖,面积1451平方公里[44]。1954年印度控制该地,现今由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管辖。
  4. 然冲(Ranchong,印称Silakang)、乌热英语Barahoti拉不底英语Lapthal、上香扎(Sangchamalla)地区:总面积855平方公里,其中乌热地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属于札达县达巴乡[45]。印度1956年6月曾控制乌热。7月,控制香扎(Sangcha)、拉不底,现今由北阿坎德邦杰莫利县管辖。

2024年3月,印度向位于北阿坎德邦和喜马偕尔邦合计532公里的中印边界线增派1万名部队。[46]

东段

[编辑]
麦克马洪线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藏南地区标准地名地图。图中国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张的传统习惯线绘制。

中印东段边界问题源自英属印度时期。1914年,英国政府和西藏噶厦进行西姆拉会议,双方同意划定“麦克马洪线”将喜马拉雅山麓以南地区划入印度,但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拒绝承认。这个地域,中方称之为藏南,中国藏南边界线最东点,在27°45′06.52″N 97°03′36.47″E / 27.7518111°N 97.0601306°E / 27.7518111; 97.0601306;最西端,在26°51′17″N 92°06′33″E / 26.85472°N 92.10917°E / 26.85472; 92.10917(距乌达古里约12.2 km)。在印度独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双方就这个地区的主权归属未能达到共识。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更爆发中印战争。有关地区在1972年被编为印度的“东北边境特区”,后来又改为“阿鲁纳恰尔联邦属地”。1986年,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联邦属地升格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但中国政府则认为阿鲁纳恰尔邦是中国领土[47]。印度在边界附近有驻军[48]

锡金段

[编辑]

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王国,次年出兵西藏清政府派驻藏帮办大臣昇泰前去议和。1890年3月17日,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以及划定了中国西藏和锡金的边界。双方在1893年12月5日又签订了《中英藏印续约》,解决游牧、通商等问题。1950年印度建国后,锡金王国成为印度的保护国。1975年被印度吞并,成为印度的一个邦。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49],同时印度亦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中国在2005年版的地图上已不再把锡金标示为“主权国家”[50][51]

由于不丹的外交和国防受印度控制,中不边界争议也受印度关注。中国与不丹之间有争议的洞朗地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位于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与印度锡金邦交界[52]。2017年6月18日,印军称“接不丹政府求助”,进入本来中印之间并无争议的洞朗地区,并和中国边防部队形成长达71天的紧张对峙,双方至8月28日撤军。[53]

对峙与冲突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两国对其长度也存在争议,中方认为长度是前者2000公里,印方认为是后者3440公里[1]
  2. ^ 英国方面认为这属于默认,而中国方面则否认此说法,认为西段边界从未划定[12]
  3. ^ 印度在1950年1月26日通过共和国宪法。这一天也被定为印度的共和国日[19]

脚注

[编辑]
  1. ^ 一張地圖抗議再起 盤點綿延數十年的中印邊界之爭. BBC News 中文. [2024-06-17] (中文(繁体)). 
  2. ^ Jeff M. Smith. The China-India Border Braw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9-06-24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0). 
  3. ^ 只要双方有诚意,没有解不开的"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 2005-04-13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4. ^ 戴超武. 中国和印度有关地图边界画法的交涉及其意义(1950—1962). 《中共党史研究》. 2019-02-14. 
  5. ^ Alfred P. Rubin. The Sino-Indian Border Disputes.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1960-01, 9 (1): 96–125. 
  6. ^ Maxwell, Neville. Settlements and Disputes: China's Approach to Territorial Issues (PD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6-09-09, 41 (36): 3876 [2006-09-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0-01). 
  7. ^ Mohan Guruswamy. The Great India-China Game. The Rediff Special. 2003-06-23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30). 
  8. ^ Noorani, A.G. INDIA & CHINA: Fact of History. Frontline. Vol. 26 no. 18 (Madras: The Hindu group). 2003-09-12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5). 
  9. ^ Woodman, Dorothy. Himalayan Frontiers. London: Barrie & Rockliff, The Cresset Press. 1969. 
  10. ^ Muhammad Ali Siddiqi. COVER STORY: The Kashimir Dispute: 1947-2012 by A.G. Noorani. DAWN. 2014-06-15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11. ^ A.G. Noorani.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2012.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550pp. ISBN 978-0-19-940018-8. 
  12. ^ 薛军福. 中印边界(西段)争端之 历史与法律考察(上). 金德事务所. [2020-08-03]. 
  13. ^ Younghusband, Francis E. (1896). The Heart of a Continent. John Murray, London. Facsimile reprint: (2005) Elbiron Classics, pp. 223-224.
  14. ^ Grenard, Fernand (1904). Tibet: The Country and its Inhabitants. Fernand Grenard. Translated by A. Teixeira de Matto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Hutchison and Co., London. 1904. Reprint: Cosmo Publications. Delhi. 1974, pp. 28-30.
  15. ^ 康民军. 中印边界西段争议历史 争议地区总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 凤凰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2-10-18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1). 
  16. ^ 李勇军. 清末民初的西藏建省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 70—74页 [201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1). 
  17. ^ 王贵; 喜饶尼马; 唐家卫. 西藏歷史地位辯.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3: 228. 
  18. ^ 袁世凯三令捍卫西藏主权. 黑龙江新闻网. 2011-01-24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19. ^ 新浪专稿:“魔性”的印度国庆日阅兵典礼. 新浪网. 2015-01-26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20. ^ 1950年1月26日 印度国庆日. 人民日报. 2003-01-26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1). 
  21. ^ Fisher, Margaret W.; Rose, Leo E.; Huttenback, Robert A. Himalayan Battleground: Sino-Indian Rivalry in Ladakh需要付费订阅. Praeger. 1963 –通过Questia. 
  22. ^ Calvin, James Barnard. The China-India Border War. Marine Corps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 1984-04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23. ^ 印度政府首次明确承认西藏是我国领土一部分-东方网.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24. ^ 何宏儒. 外長會 印向陸提一個印度政策. 中央通讯社 (新德里). 2014-06-12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25. ^ 印度外長敦促中國重申「一個印度」政策. BBC中文网.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7). 
  26. ^ 印度議員:印視兩岸 各自為獨立實體. 联合新闻网. 2017-02-27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27. ^ 人民日报点名印度:界线即是底线. 新浪军事. 2017-07-07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28. ^ 28.0 28.1 【40年第一槍】解放軍指印軍越線鳴槍 被迫採取措施穩控局勢.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29. ^ 西部战区发言人张水利大校就中印边防人员位加勒万河谷地区冲突发表声明. 中国军网. 2020-06-16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30. ^ 【中印衝突】邊境45年來首次致命衝突!印官兵增至20死 解放軍傳有43死傷.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31. ^ 【中印爆衝突】中國至今避談傷亡數字 印軍高官:解放軍正副指揮官陣亡.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32. ^ 中印邊界衝突再升級:雙方就「鳴槍」問題各執一詞.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33. ^ 中印邊界械鬥畫面曝光! 解放軍武器升級成「中世紀長柄刀」.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34. ^ 【中印衝突】印媒刊登照片實證:解放軍持關刀逼近印軍陣地. [202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35. ^ 中国外交部:中印双方已就边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联合早报. 2024-10-22 [2024-10-22] (中文). 
  36. ^ 印度军方:印中已经完成从边境争议地区最后两个对峙点后撤行动. 美国之音. 2024-10-30 [2024-11-01] (中文). 
  37. ^ Kashmir territories profile. BBC.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4). 
  38. ^ Kashmir: region, Indian subcontinen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39. ^ Kashmir profile — timeline. BBC.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40. ^ Pay attention to the sufferings of people of Gilgit and Baltistan.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英语). 
  41. ^ India-China Border Dispute. GlobalSecurity.org.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42. ^ 关系:巨哇、曲惹地区 (2713483). OpenStreetMap.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43. ^ 关系:什布奇山口地区 (2713485). OpenStreetMap.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44. ^ 关系: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 (2713676). OpenStreetMap.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45. ^ 关系: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 (2713484). OpenStreetMap.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46. ^ 中国称印度在中印边境新部署一万士兵无助缓和地区紧张局势. 联合早报. 2024-03-09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5) (中文). 
  47. ^ "Arunachal Pradesh is our territory: Chinese envoy. Rediff India Abroad. 2006-11-14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8). 
  48. ^ Subir Bhaumik. India to deploy 36,000 extra troops on Chinese border. 2010-11-23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49. ^ 2003年6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3-06-25 [2008-02-12]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链接]
  50. ^ 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互作调整. 国际先驱导报. 2005-04-18 [200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中文(简体)). 
  51. ^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关于地图上锡金表示方法变更的通知. 维基文库. 国家测绘局行业管理司. 2005-04-18. “锡金”作为印度的一个邦表示,原首都“甘托克”作为一般城市表示。 
  52. ^ 关系:洞郎地区 (3964647). OpenStreetMap.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53. ^ Sudha Ramachandran. China toys with India's border. Asia Times Online. 2008-06-27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