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分离性身份障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分离性身份障碍
又称多重人格障碍
症状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且相对持久的人格状态,难以记住某些事件[1]
并发症自杀自我伤害[1]
病程长期[2]
病因儿童创伤英语Childhood trauma,治疗诱发[2][3]
诊断方法根据临床标准[2]
鉴别诊断重性抑郁障碍躁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候群思觉失调人格障碍转化症[1]
治疗支持性疗法心理治疗[2]
患病率~2%的人[4]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精神病学
ICD-116B64
ICD-9-CM300.14
eMedicine916186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心因性障碍,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较早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改称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其特征是解离性失忆(dissociative amnesia)和身份认同转变(identity alteration),患者出现两个以上明显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分,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不同的人”。

长久以来,很多人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工以为多重人格是非常罕见的疾病,但事实是由于太多临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确认知,以致不少误诊案例,再加上一般人的讳疾忌医和迷信等等主观因素,导致大量个案漏报、少报。正如玛莲娜·史坦伯格英语Marlene Steinberg的《镜子里的陌生人——分离障碍:一种隐藏的流行病英语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 Dissociation - The Hidden Epidemic》所言,解离性障碍其实是一种隐藏的流行病,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

临床症状

[编辑]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个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罗万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他们甚至可以进行内部沟通/会议,或进行外部会议(如果人格间进行外部沟通/会议时,在旁人看来会像是个自言自语的疯子);也有一些情况,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到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则是在平常大部分时间主宰身体的人格。虽然原人格通常也会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于儿童时期,身体则交由会长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况。原本的人格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记忆断层)的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另外,多重人格患者发生记忆断层或人格强硬地想出现时有可能伴随强烈的头痛。最新的研究显示,人格间有四种不同的并存状态,而人格间知道彼此存在的比例比不知道的还多,意味着将来DSM对解离性人格疾患的定义即将改写。[需要较佳来源][5]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迈耐利英语Richard McNally(Richard J. McNally)的实验,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证实在各人格之间存在记忆障碍,那些声称自己被记忆障碍所困扰的患者,可能更多是为了符合文化期望,而非真的。不过,近年顶尖的医学发现,则有另一个观点,根据不少关于大脑的研究显示,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身体和大脑),不同人格的脑部摄影结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对大脑的研究和实验,有力地显示多重人格既不是“伪装”出来,也不是因为社会文化期望或治疗师的暗示(suggestion)所产生出来的。最新2024年研究,多重人格被发现彼此可能知道的存在。少部分记忆力存在而不会切换人格造成失忆。

成因

[编辑]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因为此时正是人格的形成阶段。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

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或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Disorganized Attachment)。

研究显示,逾 90%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童年时曾遭遇肢体虐待及/或性侵犯,而现时的循证研究证据也倾向认为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个跨文化的创伤心理障碍 [6]

在古代中医文献里,学者也找到病态解离的相关医案记载 [7]

患病率

[编辑]

传统认为分离性身份障碍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而这个想法某程度上也导致临床上的漏诊。甚至不少说法声称,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万中无一的心理障碍,极难遇见。

可是,循证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跨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分离障碍的在一般人口的患病率约为10%,其中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 [8][查证请求]。而在华人社会里,分离障碍(包括但不仅限于DID)的患病率可能为0.3% 至 4.52% (非临床人口) 和 1.7% 至 19.5% (临床人口) [9][查证请求]

传统的治疗方法

[编辑]

多重人格的治疗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治疗人员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内在人格,通常为“内在自助者”(英语:Inner Self Helper,ISH),让其成为核心人格,且让各种内在人格互相对谈而认识其他人格,然后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从而逐步削减内在人格后整合为一,但即使治疗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压力,造成人格再次解离。

另外,由于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临床上的治疗常利用催眠来召唤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疗。不过,根据临床经验,催眠治疗多半是辅助式的,或只作为一种技术,并非治本之法。

ICD-10-CM疾病诊断代码

[编辑]

ICD-10-CM:F44.8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5 Task Forc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2021-09-13]. ISBN 978-0-89042-554-1. OCLC 8308073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英语). 
  2. ^ 2.0 2.1 2.2 2.3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Merck Manuals Professional Edition. July 2017 [201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3. ^ Beidel, Deborah C.; Frueh, B. Christopher; Hersen, Michel. Adult Psychopathology and Diagnosis. John Wiley & Sons. 2014-08-18: 414–422 [2018-09-10]. ISBN 978-1-118-6570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英语). 
  4.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in Adults, Third Revision: Summary Versio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11-02-28, 12 (2): 188–212. ISSN 1529-9732. doi:10.1080/15299732.2011.537248 (英语). 
  5. ^ 张艾如.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根据临床经验,主张将DID分成四种并存状态:1.主人格不知道副人格的存在;2.本来知道副人格的存在,后来因某些原故变得不知道;3.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但主人格无法控制副人格,就像隔着玻璃窗观看似的;4.好似内在的家族系统,主、副人格之间可以合作无间。 
  6. ^ Ross, Colin A.; Ellason, Joan Weathersbee. Discriminating among Diagnostic Categories Using the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terview Schedu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05-04, 96 (2): 445–453 [2021-09-13]. ISSN 0033-2941. doi:10.2466/pr0.96.2.445-4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英语). 
  7. ^ Fung, Hong Wang. The Phenomenon of Pathological Dissociati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18-01, 19 (1): 75–87 [2021-09-13]. ISSN 1529-9732. doi:10.1080/15299732.2017.13044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3) (英语). 
  8. ^ Sar, Vedat. Epidemiology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An Overview. Epidemi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05-04, 2011: 1–8 [2021-09-13]. ISSN 2090-2972. doi:10.1155/2011/404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英语). 
  9. ^ Fung, Hong Wang; Chan, Chitat; Ross, Colin A.; Wang, Edward K. S. Clinical Features of a Chinese Sample with Self-Reported Symptoms of Pathological Dissociatio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21-05-27, 22 (3): 378–393 [2021-09-13]. ISSN 1529-9732. doi:10.1080/15299732.2020.18696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