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登·约翰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登·B·约翰逊
Lyndon B. Johnson
摄于1964年,椭圆形办公室
美国总统 第36任美国总统
任期
1963年11月22日继任—1969年1月20日
副总统(1963年-1965年)
休伯特·汉弗莱(1965年-1969年)
前任约翰·肯尼迪
继任理查德·尼克松
第37任美国副总统
任期
1961年1月20日—1963年11月22日
总统约翰·肯尼迪
前任理查·尼逊
继任休伯特·韩福瑞
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
任期
1949年1月3日—1961年1月3日
前任W·李·奥丹尼尔英语W. Lee O'Daniel
继任威廉·A·布拉克利英语William A. Blakley
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
任期
1953年1月3日—1955年1月3日
前任史泰尔·布里奇斯英语Styles Bridges
继任威廉·克诺兰德英语William Knowland
参议院民主党党团英语Senate Democratic Caucus主席
任期
1953年1月3日—1961年1月3日
前任厄内斯特·麦克法兰英语Ernest McFarland
继任迈克·曼斯斐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党鞭
任期
1951年1月3日—1953年1月3日
领袖厄内斯特·麦克法兰
前任法兰西斯·J·迈尔斯英语Francis J. Myers
继任莱弗里特·索顿斯托尔英语Leverett Saltonstall
美国众议院议员
来自得克萨斯州第10选区
任期
1937年4月10日—1949年1月3日
前任詹姆斯·P·布坎南英语James P. Buchanan
继任霍默尔·桑贝里英语Homer Thornberry
个人资料
出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1908-08-27)1908年8月27日
 美国得克萨斯州斯通沃尔英语Stonewall, Texas
逝世1973年1月22日(1973岁—01—22)(64岁)
 美国德克萨斯州斯通沃尔
墓地德克萨斯州斯通沃尔约翰逊家族墓园英语Lyndon B. Johnso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国籍 美国
政党民主党
配偶小瓢虫·泰勒
1934年结婚—1973年结束)
儿女琳达·伯德英语Lynda Bird Johnson Robb
露西·贝恩斯英语Luci Baines Johnson
母校德克萨斯州立大学
专业教师
宗教信仰基督会
获奖总统自由勋章(逝后;1980年)
签名Cursive Signature in Ink
军事背景
效忠 美国
服役 美国海军预备役
服役时间
  • 1940年–1941年(非活跃)
  • 1941年–1942年(活跃)
  • 1942年–1964年(非活跃)
军衔 中校
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奖励 银星勋章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英语: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时常缩写称LBJ美国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担任第36任美国总统,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为第37任美国副总统。约翰逊为民主党人,来自德克萨斯州,1937年至1949年任众议员,1949年至1961年任参议员。在参议院中他六年任多数党领袖,两年任少数党领袖,两年任多数党党鞭

约翰逊于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选举,未获成功,但此后民主党候选人兼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肯尼迪选定其为竞选伙伴。两人在大选中险胜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约翰逊亦于1961年1月20日就职为美国副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接任美国总统一职,并于1964年总统选举中横扫共和党候选人兼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连任总统职位。约翰逊以其专横粗暴性格闻名,不时透过“约翰逊待遇”迫使有权势的政客支持推动其立法。

约翰逊被受共和党建议提出了“伟大社会”这一立法举措,推动维护民权公共广播联邦医保医疗补助、教育援助、艺术、城市及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及“向贫穷宣战英语War on Poverty”。在约翰逊任内,向贫穷宣战政策及经济的发展使数百万美国人脱离了贫困阶层[1]。约翰逊同时签署了一系列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设施、跨州贸易、工作场所及住房领域进行种族歧视,《选举权法案》则取缔了南方一些州对非裔美国人选举权进行的限制。《1965年移民及国籍法案英语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则改革了美国的移民体系,以种族为尺度的移民配额制度终结,以国籍为尺度的制度开始实施。

在约翰逊任内,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逐渐升级。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北部湾决议案》,赋予约翰逊在不经宣战许可的情况下即可在东南亚使用武力的权力。在越美国军事人员数量大幅度上升,自1963年的16,000名非战斗顾问[2]增加至1968年年初的550,000人,大量军事人员直接参与战斗。美军损失数额亦大幅上升,和平进程逐渐陷入僵局,对于战事的不满情绪导致大规模反战运动在美国大学校园及海外地区集中爆发[3]

1965年起,多数大城市爆发夏季骚乱,犯罪率大幅提升,其政敌开始呼吁施行“法律与秩序”政策。约翰逊上任初期广受民众欢迎,但越南战争及国内社会不稳定导致其支持率逐渐下跌。1968年民主党内部发生分裂,其反战派系对约翰逊进行批判。1968年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总统初选中惨败,由此使其宣布放弃竞选连任。随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大选中胜出,统治美国政治长达36年的新政联盟就此崩溃。1969年1月约翰逊卸任,返回其德克萨斯州牧场度过余生,1973年1月22日因心脏病过世,享年64岁。

史学家称新政时期后的美国现代自由主义在约翰逊任内达到了顶峰。由于其在国内政绩优异,推动立法对民权、枪支管制、原野保护英语Wilderness Act及社会保险等有重大影响,尽管他对外在越战上受挫,许多史学家对其评价仍旧颇为积极,在美国总统排名中依旧较为靠前[4][5]

早年历程

[编辑]

1908年8月27日,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吉莱斯皮县斯通沃尔英语Stonewall, Texas的小农庄,他是五个孩子中的长子。

他的父母小塞缪尔·伊利·约翰逊英语Samuel Ealy Johnson Jr.和利百加·贝恩斯育有三个女孩和两个男孩:约翰逊和他的兄弟,山姆·休斯顿·约翰逊(1914年至1978年) ,和姐妹利百加(1910年至1978年),约瑟法(1912年至1961年)和圣卢西亚(1916年至1997年) 。附近的城镇约翰逊城是以约翰逊的父亲的表弟,詹姆斯·波尔克·约翰逊命名。约翰逊有英格兰,阿尔斯特苏格兰和德国血统。约翰逊的父亲是一名政治家,他是德克萨斯州众议院英语Texa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第89区的民主党成员,也曾在德克萨斯州立法机构英语Texas Legislature中任职。

约翰逊的祖父老塞缪尔·伊利·约翰逊,是一名生意人和政治家。当约翰逊十二岁的时候,他曾经告诉同学们:“你知道的,有一天我将成为美国总统。”在学校里,约翰逊是一个笨拙但健谈的青年。他于1924年毕业于约翰逊城高中,在那里他参加了公共演讲,辩论棒球

1924年,从高中毕业之后,约翰逊不愿读大学,与五个朋友一起,开着一辆二手的福特汽车,打算到加利福尼亚州去闯荡。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他做过洗碗工、苹果采摘员和电梯修理员等工作。1926年,约翰逊回到家中。

1927年,在家人和亲友的劝导下约翰逊开始就读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为了完成学业,约翰逊先后做过垃圾清理员、助理管理员,最后成为了校长的助理秘书。

1930年毕业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1930年至1932年于休斯顿某学校教授演说和辩论。1931年受聘于克莱伯格议员,担任秘书工作。

1935年被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任命为全国学生事务管理局德克萨斯州负责人。任职期间他成绩卓著。

1936年当选为国会众议员,其后连任五届。1948年当选为国会参议员

1951年担任参议院议员一职仅3年即成为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并于1954年成功连任。

军事生涯

[编辑]
海军少校约翰逊,1942年

在二次大战时担任海军少校。在某次视察途中座机被日本海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击伤,幸无大碍。

副总统生涯

[编辑]

1960年,约翰逊未能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转而接受肯尼迪提名为副总统的建议。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随即在达拉斯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机舱里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6任总统。

约翰逊曾被列为暗杀肯尼迪主要怀疑对象,以致于美国政府1979年重新组织了美国众议院暗杀调查专责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elect Committee on Assassinations(HSCA)进行调查并否定了一些阴谋论说法。现在沃伦报告和HSCA报告都已经全文在网络上公开。

总统生涯

[编辑]

在继任总统一职后,1964年约翰逊以相当大的差距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高华德当选美国总统。

1963年11月,约翰逊在空军一号的机舱内宣誓继任美国总统

内政

[编辑]

在内政上,约翰逊总统提出了与“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一脉相承的改革计划,即“伟大社会”施政纲领。

在位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推行各项福利法案、签署民权法案、消灭贫穷法案和减税法,他的著名的“向贫穷开战”的口号,引导全国在生活富裕时考虑到饥饿和匮乏的棘手问题。

外交

[编辑]
苏联总理阿列克谢·柯西金和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在1967年葛拉斯堡罗峰会

外交上,不但奉行前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既订政策继续支持南越,更积极直接以美军介入越战,由于美军士兵在越战中伤亡惨重,其政策遭到了国内外普遍反对,当时就一句讽刺性口号“嘿!嘿!臭詹森!今天你害死多少人?”(Hey, hey, LBJ, how many kids did you kill today?)表达对他在越战政策的不满,他也因而赔上政治前途。

太空计划

[编辑]
前总统约翰逊(左中)和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右中)见证了阿波罗11号的升空。

在约翰逊执政期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了双子座计划,研发了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及其发射设施,并准备进行首次载人阿波罗计划飞行。1967年1月27日,当阿波罗1号全体机组人员在发射台进行航天器测试期间在机舱火灾中丧生,使阿波罗停在轨道上时,整个国家大为震惊。约翰逊没有任命另一个沃伦式的委员会,而是接受了行政长官詹姆斯·韦伯的要求,要求美国宇航局进行调查,并向国会和总统负责。约翰逊通过国会和新闻界的争议保持了对阿波罗的坚定支持,该计划得以恢复。在约翰逊任期结束时完成了前两个载人飞行任务,即阿波罗7号和首次载人飞行,即阿波罗8号。他向阿波罗8号船员表示祝贺,他说:“您已经将我们……全世界的所有人带入了一个新时代。”。1969年7月16日,约翰逊参加了发射首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成为第一位见证火箭发射的前任或现任美国总统。

越南战争

[编辑]
1966年,约翰逊总统访问了于越南作战的美军部队。

在肯尼迪去世时,有16,000名美国军事人员驻扎在越南,在对北越的战争中支持南越。越南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被划分为两个国家,北越由共产主义政府领导。约翰逊赞同越南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围堵政策,该政策要求美国认真努力阻止所有共产主义的扩张。约翰逊上任后立即撤销了肯尼迪在1963年底前撤出1,000名军事人员的命令。1964年夏末,约翰逊严重质疑留在越南的价值,但在会见国务卿迪安·腊斯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斯维尔·泰勒后,约翰逊宣布他准备“在我们有了基地后做更多事情”或者当西贡在政治上更加稳定时再考虑撤军。在东京湾事件之后,约翰逊扩大了美军的人数和角色。

被迫放弃连任

[编辑]

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依据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由于继任原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年,因此约翰逊有资格再度竞选连任,但因为国内反越战声音,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中仅以49%对42%微弱优势取胜,加上他在党的权力及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党内多位候选人包括罗伯特·肯尼迪也参选,他最终被迫以雪曼式声明宣布不再参选而放弃连任,转而支持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汉弗莱在当年充满血腥暴力的党大会取得提名,最终仍败给前副总统、共和党的尼逊

卸任后生活

[编辑]
1972年的约翰逊

1969年1月卸任总统后,约翰逊在前助手兼演讲稿撰稿人哈里·米德尔顿英语Harry J. Middleton的陪同下回到他位于德克萨斯州斯通沃尔的牧场,后者将起草约翰逊的第一本书《我们面临的选择》,并与他一起撰写回忆录标题为《优势点:1963-1969年总统任期的观点》,这本回忆录发表于1971年。[6]同年,林登·约翰逊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校园内开幕。他将自己的得克萨斯州牧场捐赠给了公众,以组成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国家历史公园英语Lyndon B. Johnso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但条件是该牧场“应保持正常运转,而不是成为过去的贫瘠遗迹”。[7]

约翰逊在外交政策方面给予尼逊很高的评价,但依然担心他的继任者被迫在南越能够拥有自卫能力之前过快地将美军撤出南越。约翰逊对此警告说:“如果南方落入共产党手中,我们可能会在国内遭受到严重的反抗声浪。”[8]

健康问题

[编辑]

约翰逊多年来大量吸烟,侵害他的健康(平均每天抽60根香烟),而终身成为老烟枪,再加上不良饮食习惯和压力,一直有严重的心脏病,在逝世前已经有两次心脏病发。第一次是在1955年7月引发几乎致命的心脏病,令他开始戒烟。然而1969年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后,他又开始吸烟,此后一直戒不了烟,因而在1972年4月第二次心脏病发。

1967年,在他60岁时,约翰逊曾秘密委托精算师预测他的寿命,结果显示他只能活到64岁,即是有可能会在他的第二任期内逝世,这亦是他放弃参与1968年总统选举的原因之一。[9]后来,精算师的预测成真了。

逝世和葬礼

[编辑]
前总统约翰逊的灵柩停置在国会大厦的状态。

度过四年卸任生活后,1973年1月22日,约翰逊因心肌梗塞于德克萨斯州自营牧场内逝世,享年64岁。此时正值尼逊总统的第二任期,假如本来约翰逊成功连任,他就会于卸任两天后过世。随派保护前总统的特勤局特工发现约翰逊在床上病逝时,他仍握着自己手上的电话。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近一个月前,前总统杜鲁门的葬礼上。

约翰逊逝世后不久,他的新闻秘书汤姆·约翰逊(Tom Johnson)通知CBS华特·克朗凯,克朗凯当时在CBS晚间新闻直播一份关于越南的报告。克朗凯中断直播以连线汤姆,随后向观众宣布了前总统逝世的消息。约翰逊的国葬在国会大厦举行,时任总统尼逊出席。

名言

[编辑]
  • “和平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必须一步步地走。(Peace is 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and it must be taken one step at a time.)”

著作

[编辑]

林登•贝•约翰逊《约翰逊回忆录》1971,中文版1973上海人民出版社

基因

[编辑]

根据其家族基因检测结果,约翰逊的Y染色体单倍群属于E1b1b1。[10][11]

参考来源

[编辑]
  1. ^ Califano Jr., Joseph A. What Was Really Great About The Great Society: The truth behind the conservative myths. Washington Monthly. October 1999 [201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26日). 
  2. ^ Russell H. Coward. A Voice from the Vietnam War. Greenwood. 2004: 25 [2015-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3. ^ Epstein, Barbara. Political Protest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Nonviolent Direct Action in the 1970s and 1980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41 [2015-10-25]. ISBN 978-0520914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8). 
  4. ^ Dallek, Robert. Presidency: How Do Historians Evalu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Lyndon Johnson?. History News Network.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5. ^ Survey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 Lyndon Johnson. C-SPAN. [201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9). 
  6. ^ Harry J. Middleton Curriculum Vitae. LBJ Presidential Library Reading Room. 1971-02-25. 
  7. ^ Harris, Marvin. Taming the wild pecan at Lyndon B. Johnso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Park Science. December 1999, 19 (2)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8. ^ Janos, Leo. The Last Days of the President. The Atlantic. July 1973 [201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1). 
  9. ^ Janos, Leo. The Last Days of the President. 大西洋杂志. 1973-07-01 [202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英语). 
  10. ^ Johnson/Johnston/Johnstone DNA Test Results - Y-DNA Classic Chart. www.familytreedna.com. [202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1). 
  11. ^ Origins and history of Haplogroup E1b1b (Y-DNA). www.academia.edu. [202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1). 

延伸阅读

[编辑]
 美国政治职务
前任:
约翰·肯尼迪
美国总统
1963年—1969年
继任:
理查德·尼克松
前任:
理查·尼逊
美国副总统
1961年—1963年
继任:
休伯特·汉弗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