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Bomis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omis, Inc.
Bomis創辦人,攝於2006年
公司類型私營企業
網站類型
入門網站
廣告空間
語言英語
成立1996年
總部 美國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
創立者占美·威爾士
添·謝爾(CEO)[1][2]
米高·戴維斯英語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
產業互聯網英語Dot-com company
產品Bomis Premium[3][4]
Bomis寶貝[5][6]
《Bomis寶貝報告》[1][7]
寶貝引擎[3][8]
Bomis瀏覽器[9]
員工10
子公司Nupedia(2000年-2003年)[10][11]
維基百科(2001年-2003年)[7][12]
網址bomis.com互聯網檔案館上的存檔
廣告
註冊
推出時間1996年
現狀到2007年不活躍[13]

Bomis/ˈbɒmɪs/,promise的諧音[14])是以資助自由內容網絡百科全書計劃Nupedia維基百科而知名的互聯網公司英語Dot-com company[8],於1996年由占美·威爾士添·謝爾米高·戴維斯英語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創辦[15][16][17]。1994年,戴維斯的芝加哥期權協會聘任威爾斯,兩人就此結識[17],而謝爾則是威爾斯透過哲學討論郵寄列表英語Mailing list認識的[17][18]。Bomis最初的目標是在Bomis.com搜尋門戶上賣廣告[19]

公司最初在內容上費盡心思,期間曾做過芝加哥資訊大典[20]。網站隨後專注於面向男性觀眾的內容,包括體育運動、汽車和女性資訊[21][22][23]。Bomis後來因限制級媒體而聞名[24]。「Bomis寶貝」專門展示情色圖片[5],而「Bomis寶貝報道」則展示成人圖片[7][12]。付費開放的Bomis Premium還提供色情物料[4][24][25]。「寶貝引擎」協助用戶用網絡搜尋引擎搜尋色情內容[3][8][26]。Bomis的廣告總監注意到該站99%的查詢都是關於裸體女性的[27]

Bomis曾主導創辦自由網絡百科全書Nupedia,內容由專家提供,但評審過程乏味緩慢[28][29]。維基百科最初由Bomis為Nupedia提供內容而運營[11][18][30],到2002年底是一家營利性企業,屬Bomis子公司[31]。由於維基百科增加成本提升知名度,Bomis的收益出現下降,而互聯網泡沫更是加重了損失[32]。由於維基百科挖空了Bomis的資源,威爾斯和哲學研究生拉里·桑格出於慈善決定資助計劃[32]。桑格於2002年被Bomis解僱[33],Nupedia內容於2003年併入維基百科[34],並在同年停更[10]

非營利機構維基媒體基金會於2003年由Bomis的三位創辦人威爾斯、戴維斯和謝爾組成的董事會創辦[17],最初總部設在Bomis所在的[35]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36]。威爾斯從Bomis收益中抽出10萬美元資助維基百科,之後決定將百科全書轉為非營利[37]。2004年,威爾斯辭任Bomis總裁[38]。謝爾2005年兼任公司總裁和維基媒體基金會董事會成員[1]。2005年,威爾斯編輯維基百科,刪掉所有關於Bomis提供軟調色情的表述[18][39],引發媒體關注[25][40][41]。威爾斯為他的行為道歉[18][39]。《大西洋》給Bomis起了「互聯網的花花公子」的綽號[42]被其他媒體採用[32][43][44]。學者也紛紛認為Bomis是軟調色情提供者[30][45]

歷史

[編輯]

背景

[編輯]

為了進入金融界工作,占美·威爾士,在印第安納大學修讀哲學博士博士論文快要完成時在學校留了一條學習渠道[29][43][46]。1994年,威爾斯受芝加哥期權協會英語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總裁米高·戴維斯英語Michael Davis聘為操盤手[17][47][48],負責期貨期權[47][48]。威爾斯擅長判斷外匯和利率的變動[29][43],在芝加哥獲得成功後,變得獨立且富有[29][43][47],於1994年到2000年間擔任芝加哥期權協會研究主任[49][50][51]。他從哲學組的郵寄名單中認識了添·謝爾[17][18]

威爾斯希望參與20世紀90年代越來越受歡迎且大獲成功的網絡創業企業[17][44]。年輕時玩遊戲的經歷,使他意識到網絡的重要性[44]。威爾斯對電腦科學感興趣,在網上試驗原始碼程式設計的能力有所提升[52]。供職於芝加哥期權協會期間,他趁着下班後的空閒時間,自建網頁瀏覽器[18]。還在公司工作的他,注意到1995年網景通訊首次公開募股大獲成功[1][28]

成立

[編輯]
Bomis創始人
Bomis由占美·威爾士、添·謝爾、米高·戴維斯成立[15][16][17]

1996年,威爾斯和業務合伙人添·謝爾[4][24][31]與他當時的經理米高·戴維斯共同創辦了Bomis[15][16][17],一家合夥的盈利性公司英語For-profit corporation[16][53][54],由威爾斯任總經理[55]。1998年,他為了Bomis的工作,從芝加哥搬到聖迪亞高[26][56][57],之後再隨公司遷往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落地[35]

一開始,Bomis只有約五名員工[16][27]。2000年的員工包括程式設計師全永(Toan Vo)和系統管理員積遜·里奇(Jason Richey[16]。威爾斯聘請他第二次結婚時當伴郎的高中同學特里·法德(Terry Foote[47][48]任廣告總監[27]。2000年6月,Bomis成為Ask Jeeves的五名合作夥伴之一[58]。Bomis大部分收益透過廣告產生[59]。Bomis最風光的時候是有份參與全國廣播公司入門網站NBCi的風頭,然而NBCi在互聯網泡沫末期倒閉[59]

Bomis並不是縮寫詞[60],而是威爾斯和謝爾在芝加哥時的自稱「西裝革履的苦澀老人」(Bitter Old Men in Suits)首字母[17][31][61]。網站從入門網站起步,試過各種構思,包括作為芝加哥資訊的訪問點[20][60]。後來聚焦面向男性的內容,包括體育活動、汽車和女性[21][22][23]

寄存內容

[編輯]
Bomis寶貝
穿着BomisT恤的西爾維亞·聖和蒂娜·梅麗曼[62][63][64][65]

開放式目錄做起[66],Bomis創造並維持了數百個少男文化英語lad culture網絡圈英語Webring[42]。1999年,公司推出Bomis瀏覽器(Bomis Browser),幫助用戶阻擋網上的彈出式廣告[9]。《星球大戰》網絡圈被公認為《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資訊的有效來源[67]。其他網絡圈包括幫助用戶尋找《卡薩布蘭卡[68]亨特·斯托克頓·湯遜[69]花拉·科茜[70]辣妹成員潔芮·哈利維爾英語Geri Halliwell[71]和《蛇眼英語Snake Eyes (film)》資訊的部門[72]。專用於《吸血鬼獵人巴菲》的「Bomis吸血鬼獵人巴菲圈子」(Bomis: The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Ring)囊括了50多個與主題相關的網站[73]希拉·傑弗瑞斯英語Sheila Jeffreys在她的著作《美麗和雜亂無章》(Beauty and Misogyny)中指出,2004年Bomis保留了「口紅戀物癖圈子」(The Lipstick Fetish Ring),幫助用戶迷上女性化妝品[74]

Bomis專攻限制級英語X-rated影片和色情媒體後大獲成功[24][75]。廣告產生的收入使公司為其他網站提供資金[4][19][76],該網站發佈職業模特的暗示性圖片[77]。除了Bomis,公司還保留了展示裸體女性圖片[3][78]的網站nekkid.com[40]和nekkid.info[3]。Bomis收益的大約百分之十源於色情影片和網誌[3][56]

網站開闢了色情圖像專欄「Bomis寶貝」(Bomis Babes[5][6]和讓用戶向其他網站提交友情連結以吸引男性觀眾的功能[46]。網站的對等網絡服務有助於用戶尋找其他關於安娜·庫爾尼科娃帕米拉·安達臣等女名人的網站[44]。Bomis寶貝源於2000年起步的「Bomis寶貝報告」(Bomis Babe Report),以網誌形式[13]展出色情明星圖片[7][12][13][61]。Bomis寶貝報告也製作原創色情內容[1][13],包括色情演員和裸體名人的報道[13],簡稱寶貝報告[40]

威爾斯說網站的軟調色情是「魅力攝影」[35][43][45][79][80],Bomis因色情圖片被互聯網用戶熟知[81][82][83]。在此期間,威爾斯被拍到在一名職業女模特的在旁陪伴下,戴着軍帽英語peaked cap,開着帆船,儼然一副船長的樣子。相片中的女子穿着宣傳Bomis的女式內褲T恤[13][59][84]

訂閱內容Bomis Premium[3]提供成人內容和色情物料[4][24][25],三天試用價2.95美元[59]。和Bomis Babes的訂閱者能看到的裸女圖片不同[25],Bomis Premium主要是女同性戀行為和女性解剖學內容[13]。Bomis還開設Babe Engine[3],用戶透過該網絡搜尋引擎能尋找網上的色情物料[8][26]。據Bomis廣告總監特里·法德介紹,該站99%的搜尋都和裸女有關[27]

Nupedia和維基百科

[編輯]
Twelve casually-dressed people
2000年夏季的Bomis員工全家福。後排從左到右:添·謝爾和克里斯汀·威爾士(Christine Wales)、占美·威爾士、特里·法德、賈羅德·帕帕斯-凱利(Jarod Papas-Kelly)、利茲·坎帕烏(Liz Campeau,麗塔·桑格身後)麗塔·桑格(Rita Sanger)、積遜·里奇(Jason Richey)、全永。前排左:謝洛美·羅森菲德(Jeremy Rosenfeld)、拉里·桑格

Bomis的最大貢獻是創造自由線上百科全書計劃Nupedia維基百科[8][19]。添·謝爾和米高·戴維於2000年Nupedia投資期間,繼續和威爾斯合作[15]拉里·桑格透過哲學和客觀主義電郵討論小組認識威爾斯[11][20][57],1999年5月加入Bomis[85]。桑格是哲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知識論[20][23][86]。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學位後[87],他移居聖迪亞高,助力Bmois的百科全書產業[85][88]。桑格加盟時,Bomis總共有兩名員工,需要程式設計師協助[85]

2000年,桑格和威爾斯依靠Bomis資源[8]創辦Nupedia,Bomis同意抽取收益為Nupedia提供早期的資金支援[23][45][89]。Nupedia於3月上線[7][12],當時威爾斯是Bomis的總裁[90],桑格是Nupedia的總編[28][91]。閱讀Nupedia需要高中畢業生水平的理解能力[92],Bomis為網站定下的目標是:「為廣度、深度、及時性和無偏向訂立新標準,在充分的時間內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全面的百科全書[85][92]。」

Bomis一開始找來專家審閱Nupedia條目,但這顯然是乏味的[30]。2000年8月,60多位學者為網站的同行評審工作做出貢獻,其中大多數是哲學博士或醫學士[93]。學者希望要求貢獻者透過傳真上載學位證,用於驗證身份[94]。當時,Bomis想靠Nupedia取得廣告收入[94],公司樂觀地認為能用Nupedia.com的廣告空間為該計劃提供資金[85]

2001年1月15日,維基百科開始成為Nupedia.com的一項功能[52][95],後來它被稱為維基日[47][90]。維基百科原本用來收集Nupedia的草稿條目[11][18][30],條目完成後移至Bomis[96]。遭到Nupedia諮詢委員會反對後,維基百科成為獨立網站[90][95]。2001年9月,威爾斯同時擔任Bomis行政總裁和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97],桑格則是維基百科的總召集人和Nupedia的主編[33][98]

同行評審系統[28][29]、評審和複製[11]的七大步驟[90][96],加上維基百科更快的成長速度拖累了Nupedia[36][99]。2000年11月,Nupedia有115篇潛在條目輪候同行評審過程[85][96]。2001年9月,從Bomis處獲得25萬美元的總投資後,Nupedia產生了12篇條目[1][94][96]。2000年到2003年間,Nupedia貢獻者共製作24條成品條目[18][36][90],而維基百科到2001年底已經有2萬篇條目和18種語言版本[100]

Bomis起初計劃讓維基百科盈利[101],便為初期架構提供人員和硬件[36]。沒有這種早期的支援,維基百科不可能存活[7][12]。Bomis為計劃提供了Web伺服器頻寬,持有域名等關鍵專案[32]。威爾斯開出Bomis的支票維持維基百科在佛羅里達州坦帕伺服器[3][47][48]

隨着維基百科開銷上升,Bomis被互聯網泡沫斷了財路[32][52]。2000年末,Bomis員工總共11名,但到了2002年初的裁員把人數減少到了原來的大約五人[16]。桑格於2002年2月被解僱[33][61]。自2001年1月15日到2002年3月1日,他是維基百科唯一一位付費編輯[33]。2002年3月1日,桑格辭任維基百科總召集人和Nupedia總編,稱無法保證以志願者角色參與這些職位[33],而且維基百科進階成員「缺乏尊重專業知識的習慣或傳統」[10]。他繼續致力於社群討論,對維基百科日後的成功表示樂觀[61][102]

桑格離巢後,維基百科在威爾斯打理下成了蓬勃發展的網絡社群[87],但他認為打廣告有可能性,然而維基百科社群反對商業化[16][42][101],而2002年底的互聯網行銷確實很艱難[16]。彼時,維基百科仍是Bomis主辦的營利性機構[31],那時網站域名從.com改為.org[57][100],威爾斯表示網站不會接受廣告[100]。Nupedia的內容併入維基百科後[34],於2003年停止營運[10][11]

維基媒體基金會董事會

[編輯]
維基媒體基金會董事會成立
第一屆維基媒體基金會董事會由Bomis三位創辦人組成
2004年的董事會成員[17]

英文維基百科條目數於2003年增至10萬,Bomis很難繼續在資金上支援該專案[103]。隨着維基百科挖空公司資源,威爾斯和桑格決定以非盈利基礎為計劃募集資金。由於維基百科沒能盈利[32],Bomis解聘了大多數員工以維持生計[31]。公司於2003年創立起便持有維基百科[7][12],威爾斯從Bomis的收益中抽調約10萬美元資助維基百科,過後決定將百科全書轉為非營利狀態[37]

2003年6月,維基百科轉移至新成立的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7][12]。基金會屬非營利機構,負責監督維基百科以及和它相關的維基站點[104][105]。基金會成立之初,工作人員便開始面向公眾籌集資金[104],Bomis將維基百科轉變為非營利[61]。Bomis用於運營維基百科相關網站的硬件全部捐贈給維基媒體基金會[36],威爾斯將維基百科的相關著作權從Bomis轉移到基金會[36]。公司總部一開始設在Bomis所在的[35]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36]。基金會將維基百科的依賴從Bomis轉向自己,從而購買硬件進行擴充[106]

維基媒體基金會董事會最初由Bomis的三位創辦人占美·威爾士及他的兩個商業夥伴米高·戴維斯(Michael Davis)和添·謝爾(Tim Shell[17][107]。謝爾和戴維斯經威爾斯任命[2],但維基百科社群抱怨董事會成員都是指定人士[17],於是就有了2004年的首屆選舉[36]。兩名社群成員弗羅倫特絲·德伍阿爾安吉拉·貝絲蕾·斯塔林當選為董事會成員[17]

2004年8月,威爾斯是Bomis的行政總裁[108]。9月20日,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百萬大關,開支達50萬美元(大多數由威爾斯直接出資)[57][94]。2004年11月,他向《聖彼得堡時報》表示不再掌管Bomis的日常運營,但保留股東所有權[38]。2005年,添·謝爾出任Bomis行政總裁,也是負責監督維基百科的董事會成員[1]。謝爾於2006年留任,同時成為維基媒體基金會副總裁,繼續擔任董事會成員[2]。Bomis聯合創辦人米高·戴維斯當年成為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財務秘書[2]。2007年,威爾斯告訴《悉尼先驅晨報》,雖然他保留Bomis的部分所有權,但認為「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13]。根據互聯網檔案館記錄,最後一次可以訪問Bomis內容是在2010年[109],2013年存檔後,網站變為PetaBox英語PetaBox的歡迎資訊。2014年存檔時,網站變為空白背景,上寫「你好,世界![110]

後續

[編輯]
占美·威爾士針對英文維基百科上關於Bomis內容的編輯
2005年9月4日
2005年10月20日
2005年10月28日
羅渣士·卡登海德英語Rogers Cadenhead公佈的占美·威爾士編輯紀錄[5][111]

2005年,威爾斯18次更改他在維基百科的傳記[25][56][111]。他刪除了Bomis寶貝是軟調色情情色的表述[25]和拉里·桑格為維基百科聯合創辦人的內容[18][39]。威爾斯的行為經作家羅渣士·卡登海德英語Rogers Cadenhead檢舉[5][111],受到英美媒體的關注[註 1]。2011年,《時代》雜誌將威爾斯2005年的編輯 列入「維基百科10大時刻」[111]

維基百科政策警告用戶不要編輯自己的傳記頁面[5][41],其自傳編輯規則,參照了威爾斯的話:「自己寫自己的傳記是社交上的失禮行為[7]。」拉里·桑格表示占美「似乎在試圖覆寫歷史」[5][25],還在威爾斯專業討論頁上談論歷史修正主義[5]

威爾斯稱其行為是在修正錯誤[18],但卡登海德將其行為曝光後,他才為自己的行為道歉[8][112]。威爾斯向《時代》表示,每個人不應該編輯自己在維基百科的傳記[25],並向《紐約客》承諾該準則對自己也有效[56]。因有可能存在偏見[25],威爾斯警告稱此種行為應被勸阻:「我希望自己沒做過這種低俗的事[18][39]。」

大西洋》說Bomis是「互聯網的『花花公子』」[42],其他媒體採納了這個綽號[註 2]。威爾斯認為「網絡的『花花公子』」這個綽號不合適[114],雖然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道在Bomis的日子有沒有讓他成為「色情王子」[26][115][116]。2010年一部關於維基百科的紀錄片《數字中的真相》中,多位記者探討了威爾斯的特徵[115][117]。威爾斯在影片中的採訪表示這種特徵不準確,並表示他的公司回應了客戶的內容需求[註 3]。在後續的採訪中,他回應了「色情王子」問題,讓記者們去查雅虎上和侏儒相關的色情片[26]。2007年《理性》的一篇文章認為,「如果他認為他是色情王子,那他絕對是世界最大入門網站的老闆[26]。」

占美·威爾士
約瑟夫·法拉爾
占美·威爾士與《世界網絡日報》編輯約瑟夫·法拉爾就Bomis的歷史用電郵在網上針鋒相對[59]

2012年12月14日,學者兼作家朱迪斯‧萊斯曼英語Judith Reisman在寫給《世界網絡日報英語WorldNetDaily》的一篇文章中認為,威爾斯從一個色情網站獲得收入[118]。文章發表後不久,威爾斯致函《世界網絡日報》反駁這種說法:「這絕對且明顯是胡說。我從來沒憑着色情販子或什麼其他的職業獲得任何『利益』,從來沒有,我從來不是色情販子......我要求立即修改那篇報道,刪掉關於我的謊言[59]。」編輯約瑟夫·法拉爾英語Joseph Farah親自回覆了威爾斯,解釋維基百科記載Bomis歷史時承認那時「Bomis在premium.bomis.com上運營叫Bomis Premium的網站,向客戶提供進階的限制級色情內容」[59]。威爾斯向法拉爾發了一封電郵,表示維基百科「沒有說過諸如我依靠色情獲得『收益』等任何離譜的東西」[59]。威爾斯質詢法拉爾接下來對他的所說的「誹謗」有何行動[59]。法拉爾隨後電郵回覆威爾斯:「我直截了當地說吧:你承認靠色情賺錢,卻認為被人誹謗,難道是因為收益不足以稱作『財富』嗎?[59]」威爾斯之後重申一開始對法拉爾的請求,再度斷言原文是「誹謗」,在電郵中寫道:「這是個誹謗性的謊言。我從來沒以色情販子的身份取得任何財富。改了它[59]。」

2012年12月17日,《世界網絡日報》作出更正英語correction (newspaper),發表了記者切爾西·席林(Chelsea Schilling)分析Bomis歷史的全新文章[59]。席林報道稱,《世界網絡日報》搜尋了Bomis的存檔,發現Bomis Premium實際上宣傳了包括模特裸照網站在內的合作夥伴[59]。席林的文章還附上歷史截圖,展現Bomis Premium活躍時的網站樣子[59]。她參照了《連線》的文章,指出2005年之前威爾斯重複嘗試移除維基百科上指Bomis「色情」的參考資料[59]。在最後的推論中,席林報道《世界網絡日報》已經將原本文章中稱威爾斯「販賣色情品取得最初的利潤」的說法改成「最初靠從色情販子處賺取利益的網站謀生」[59]

分析

[編輯]

慈善紀事報》將Bomis標榜為「互聯網行銷機構,一段時間也負責公交色情圖片[30]。」謝夫·豪(Jeff Howe)在他的著作《眾包模式》(Crowdsourcing)中講到「威爾斯的利他主義企業,入門網站Bomis展示包括軟調色情內容在內的東西[45]。」法律學者莊拿芬·齊特賴恩在他的書《互聯網的未來——如何停掉它》(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提到「Bomis幫助人們尋找『色情圖片』,透過廣告和進階內容訂閱費賺錢[4]。」《衛報》認為網站是「成人娛樂業的邊緣」[79],而《邊鋒英語The Edge (Malaysia)》說Bomis是「污穢內容搜尋引擎」[104]。《商業2.0雜誌英語Business 2.0》說它是「搜尋門戶,根據流行搜尋詞建立主辦互聯網圈子,不足為奇的是其中大多數都是成人主題[50]。」

註釋

[編輯]
  1. ^ 報道占美·威爾士更改維基百科上關於Bomis和拉里·桑格是網站聯合創辦人表述的媒體有《泰晤士報[25]、《連線[5]、 《新政治家[39]、《時代[111]、《先驅太陽報英語Herald Sun[80]、《紐約客[40]和《紐約時報[41]
  2. ^ 「互聯網的『花花公子』」的說法最初由《大西洋》使用,隨後被《星期日泰晤士報[43]、《每日電訊報[32]MSN Money[113]、《連線》[114]、《火炬雜誌》(The Torch Magazine[96]安德魯·吉恩英語Andrew Keen著作《網民的狂歡英語The Cult of the Amateur[44]採用。
  3. ^ 威爾斯在電影中表示:「你知道,媒體認為我是色情王子。我在什麼事上都不是王,你懂吧?因為那時,我們審視了網站,認為:『好吧,這是我們客戶想要的,繼續做就是了[115]。』」

註腳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Barnett 2005,第62頁.
  2. ^ 2.0 2.1 2.2 2.3 Heise Online 2006a.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Business Insider 2013.
  4. ^ 4.0 4.1 4.2 4.3 4.4 4.5 Zittrain 2008,第133頁.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Hansen 2005.
  6. ^ 6.0 6.1 Miller 2007,第17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Rosenzweig 2013.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Henderson 2008,第500頁.
  9. ^ 9.0 9.1 Wright 1999.
  10. ^ 10.0 10.1 10.2 10.3 Mahadevan 2006,第15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Hasan 201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Rosenzweig 2006.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Hutcheon 2007.
  14. ^ Conway 2010,第7頁.
  15. ^ 15.0 15.1 15.2 15.3 Seybold 2006,第250頁.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DiBona 2005.
  17.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Lih 2009.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Craig 2013,第84頁.
  19. ^ 19.0 19.1 19.2 Stöcker 2010.
  20. ^ 20.0 20.1 20.2 20.3 Anderson 2012,第136–138頁.
  21. ^ 21.0 21.1 The Globe and Mail 2008,第89–91頁.
  22. ^ 22.0 22.1 Weinberger 2008,第138頁.
  23. ^ 23.0 23.1 23.2 23.3 Shirky 2009.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Kuchinskas 2009.
  25.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Blakely 2005.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Mangu-Ward 2007.
  27. ^ 27.0 27.1 27.2 27.3 The Economist 2008.
  28. ^ 28.0 28.1 28.2 28.3 Seitz 2011,第A3頁.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Edemariam 2011,第27頁.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Jensen 2006.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Meyer 2012.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Neate 2008.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The Star 2007.
  34. ^ 34.0 34.1 Waters 2010,第179–180頁.
  35. ^ 35.0 35.1 35.2 35.3 Mehegan 2006.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Ayer, Matthews & Yates 2008.
  37. ^ 37.0 37.1 Hickman 2006.
  38. ^ 38.0 38.1 Krueger 2004,第1E頁.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Bernstein 2011,第34頁.
  40. ^ 40.0 40.1 40.2 40.3 Elliott 2007,第22、段落:Spectrum頁.
  41. ^ 41.0 41.1 41.2 Mitchell 2005.
  42. ^ 42.0 42.1 42.2 42.3 Poe 2006.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The Sunday Times 2011.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Keen 2008,第41–42頁.
  45. ^ 45.0 45.1 45.2 45.3 Howe 2008,第58–60頁.
  46. ^ 46.0 46.1 Long 2012,第5頁.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Chozick 2013a,第9頁.
  48. ^ 48.0 48.1 48.2 48.3 Chozick 2013b,第MM28頁.
  49. ^ Doran 2006,第49頁.
  50. ^ 50.0 50.1 McNichol 2007.
  51. ^ PC Quest 2012.
  52. ^ 52.0 52.1 52.2 Slater 2011,第B3頁.
  53. ^ Lee 2013,第91頁.
  54. ^ The Hamilton Spectator 2008,第A14頁.
  55. ^ Friedman 2007,第121頁.
  56. ^ 56.0 56.1 56.2 56.3 Schiff 2006.
  57. ^ 57.0 57.1 57.2 57.3 Pink 2005.
  58. ^ Du Bois 2000,第33頁.
  59. ^ 59.00 59.01 59.02 59.03 59.04 59.05 59.06 59.07 59.08 59.09 59.10 59.11 59.12 59.13 59.14 59.15 Schilling 2012.
  60. ^ 60.0 60.1 Isaacson 2014.
  61. ^ 61.0 61.1 61.2 61.3 61.4 Duval 2010.
  62. ^ Bomis Magazine 2000a.
  63. ^ Bomis Magazine 2000b.
  64. ^ Cadenhead 2005.
  65. ^ Daughn 2000.
  66. ^ Gillmor 1999.
  67. ^ Soriano 1999,第2E頁.
  68. ^ Kathy Merlock 2000,第33頁.
  69. ^ Chester R 1998a.
  70. ^ Ward 2000,第8頁.
  71. ^ LaPointe 1998,第F10頁.
  72. ^ Chester R 1998b.
  73. ^ QNP 1998,第17頁.
  74. ^ Jeffreys 2005,第60、181頁.
  75. ^ Szpilma 2014.
  76. ^ Bhaskar 2013,第158–159頁.
  77. ^ Spirrison 2006,第62頁.
  78. ^ Nekkid.info 2002.
  79. ^ 79.0 79.1 Finkelstein 2008a.
  80. ^ 80.0 80.1 Beveridge 2007,第68頁.
  81. ^ Semuels 2008,第E4頁.
  82. ^ Bergstein 2007a.
  83. ^ Kopytoff 2007,第C1頁.
  84. ^ Forman 2010.
  85. ^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Frauenfelder 2000,第110頁.
  86. ^ Lievrouw 2011,第202–205頁.
  87. ^ 87.0 87.1 Moody 2006,第5頁.
  88. ^ Reagle 2010.
  89. ^ Lessig 2009,第156–157頁.
  90. ^ 90.0 90.1 90.2 90.3 90.4 Myers 2006,第163頁.
  91. ^ Gobillot 2011,第84–86頁.
  92. ^ 92.0 92.1 Rollins 2000,第1786頁.
  93. ^ School Library Journal 2000,第S6頁.
  94. ^ 94.0 94.1 94.2 94.3 Koerner 2006,第115–117頁.
  95. ^ 95.0 95.1 Curley 2012,第35–38頁.
  96. ^ 96.0 96.1 96.2 96.3 96.4 Lewis 2013.
  97. ^ Meyers 2001,第D2頁.
  98. ^ Richardson 2004,第339頁.
  99. ^ Ward 2007,第5頁.
  100. ^ 100.0 100.1 100.2 Kleeman 2007,第4頁.
  101. ^ 101.0 101.1 Finkelstein 2008b.
  102. ^ Peterson 2002,第C1頁.
  103. ^ Kleinz 2011.
  104. ^ 104.0 104.1 104.2 Chern 2008.
  105. ^ Middleton 2009.
  106. ^ Heise Online 2006b.
  107. ^ Kleinz 2004,第38頁.
  108. ^ Brooks 2004.
  109. ^ Bomis.com 2010.
  110. ^ Bomis.com 2013.
  111. ^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Romero 2011.
  112. ^ Bergstein 2007b.
  113. ^ Buckland 2011,第1頁.
  114. ^ 114.0 114.1 Greenwald 2013,第82頁.
  115. ^ 115.0 115.1 115.2 Paley Center for Media 2014.
  116. ^ Tai 2013.
  117. ^ Glosserman 2010.
  118. ^ Reisman 2012.

參考資料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第一手來源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