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想定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無想定(梵語:asaṃjñi samāpatti,巴利語:asaññā samāpatti),又譯無想三摩鉢底,古印度宗教修行禪定的境界之一,在此境界中,去除了心的思想及認知活動,使五蘊中的想停止。佛教相信,修行無想定,可得生色界無想天,與滅盡定合稱二無心定,佛教將它列為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概論
[編輯]在五蘊中,心的認知與思維等作用,稱為想(Saṃjñā),其主要作用為認知到外界事物有不同的相[1][2]。想(Saṃjñā),加上否定詞頭a-,為無想,以無想進入等至( samāpatti),稱為無想定。
修行禪定,最初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與無所有定,因為想的作用還在,皆稱為有想定。經由禪定修行,觀『想』如病如癰如箭,以作意遠離想,使『想』停止,進入的這個三昧境界,稱為無想定[3][4]。因為在定中,心與心所法皆不活動,與滅盡定合稱二無心定[5]。
無想定源起於外道沙門,修行無想定的果報,在過世後可投生無想天[6]。這個修行法被佛教吸收,進一步使受與想都停止,稱為滅受想定,或滅盡定[7]。釋迦牟尼於老年時曾以無想定來減緩疾病,延長壽命[8]。
佛教認為,無想定為外道追求的最高定境,但不是佛教聖者追求的最高目標,因為無想定非真解脫[9]。生無想天被佛家認為是八難之一。因壽命雖約有五百劫,但障於見佛聞法。許多外道修到一念不生,進入禪定之中,以為就是解脫。修定境的眾生,後世多生於此天。終日在一念不生的定境中。有無法修行佛法的障難。
考證
[編輯]印順法師認為,佛教論師在部派佛教時期由無相心三昧進一步細分出非想非非想處定,滅盡定,無想有情與無想定等。根據出定時的差異,區分出滅盡定與無想定的不同。無想定分化出來的時間較晚[10]。
由於「想」和「相」古字通假,因此三三昧中的「無相解脫門」有時會被譯為「無想解脫門」、「無想定」。學者楊郁文認為三解脫門中的無相(animitta)為觀色等五蘊無常乃至空,與無想天定境之「無想」(asaṃjñi)、無所覺知不同[11]。
註釋
[編輯]-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想,謂於境取差別相。」
- ^ 玄奘譯《品類足論》卷1:「想云何?謂取像性。此有三種,謂小想,大想,無量想。」
- ^ 《顯揚聖教論》卷1:「無想定者,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地欲。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唯無想天寂靜微妙。由於無想天起出離想,作意前方便故,不恆現行心心法滅性。」
- ^ 印順《大乘廣五蘊論講記》:「無想定怎麼修行呢?『以出離想作意為先』。修行任何一種定,它都有一個方便。無想定本來是一種外道的定,他覺得眾生一切的苦惱,追根究底的毛病,就是我們色、受、想、行、識的這個『想』。他把『想』看成是問題所在,認為修行要求解脫、要了生死,就不要起這個『想』。所以,他這個修行的方法,以出離想的作意為方便,就是作意不要起這個「想」,以離這個『想』做方便。那麼,以這個樣子修行,慢慢慢慢實現了,達到的時候,『想』不起了。 想,是佛法裏的心心所法,是相應行。上面講受、想、觸、作意、思這五種叫遍行心所,有這五種遍行心所,就有心識,如果沒有了的話,心識也就沒有了。那麼,這個想沒有了的時候,受、觸、作意、思,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一切都不起了。所以,想沒有了的話,一切前六識的心、心所都不現前了,到了這種境界,就到了無想定的境界。所以,『以出離想作意為先』。『出離想』就是停止這個想、離開這個想、不起這個想、出離這個想、止息這個想。以這一種的作意,起先注意,思惟我要離這個想、要離這個想,以這一個為先,結果「所有不恆行」的「心、心法滅」。修定修到這個境界,所得到的叫做無想定,是不相應行的一種。 」
- ^ 《大智度論》卷47:「無心三昧者,即是滅盡定,或無想定。何以故?佛自說因緣,入是三昧中,諸心、心數法不行。」
- ^ 玄奘譯《俱舍論》卷5:「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謂無想定。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
- ^ 印順《大乘廣五蘊論講記》:「修定,佛法可有兩種定:一種叫有想定,一種叫無想定。起初修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於一直到無所有定,都叫有想定,都有『想』。有想的,就有一個印象。再到上面去,就叫無想定,沒有『想』的。三果聖者到阿羅漢、佛,是滅受想定,受、想都滅了,這是最高的境界。」
- ^ 《長阿含經》卷2:「於後夏安居中,佛身疾生,舉體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舉身痛甚,而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佛告阿難:『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我身安隱,無有惱患。』」
- ^ 玄奘譯《俱舍論》卷5:「又許此定唯異生得,非諸聖者,以諸聖者於無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
- ^ 印順《空之探究》第一章:「依無相心三昧,演化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及報處),滅盡定以外,還有無想有情(asaññasatta)、無想定。無相心三昧不作意一切相,也就是不起一切想。《長部.大緣經》立七識住與二處,二處是無想有情處與非想非非想處。無想定與滅盡定相似,所以從起定時的差異,而加以分別。七識住與二處,綜合起來,名為九有情居。依《長部.波梨經》說:傳說中的世界起源說,其中『無因論』者,是從無想有情死沒而來生的,所以說無因而有。無想定與無想有情,可能外道有類似無想的修驗與傳說,佛法為了要給以應有的解說,才從無相定、滅盡定中分出,位居四禪廣果天上。這是成立要遲一些。」
- ^ 楊郁文.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下). 中華佛學學報. 1992, 5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