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手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reservation of the Sign Language (1913)

手語sign languagesigned languagesigning)是一種不使用聽覺-語音,而使用視覺-手勢模式——以肢體動作、臉部表情來表達傳達意義意思使用的語言。主要使用者和使用對象,是聽覺功能障礙者言語功能障礙者。對一般大眾而言,手語不算通用;在聾聵人士的社群,手語則是相當常見的溝通方式。手語並非世界共通,手語會像口語一樣,依照地區的不同,發展一套屬於各該地區的手語。隨着各種手語發展,如今有數百種手語在聾人社會中通用。

語音

[編輯]

口語語言的必要成分是語音、詞彙和語法。而手語就以不同的「手形」和動向代替了語音這部分的分工。有些地方的手語研究工作者會把基本手形加以編碼(以美國手語字母為基礎),情況就像口語語言使用者為每個音素標音,技術上,手語使用者就可以使用這些「音標」,再加上箭頭以表示動向,作為以手語為本的簡單的書面記錄形式,而不需要動輒拍照或畫圖來作書面記錄。雖然這種情況並不普遍,各地手語也暫沒發展出以手語為本的規範通用文字,但技術上可行。鄧慧蘭編撰的《香港手語詞典》(Hong Kong Sign Language: a trilingual dictionary)就以這種把基本手形編碼的方法,作為詞典的檢索索引。

語法

[編輯]

大多數自然手語的語法都有着強烈的話題優先語言的特質。

詞彙

[編輯]

詞彙是不同國家的手語差異最大的地方,因為全球手語語法基本結構相同,而很多手語的基本詞彙都能顧「形」思義,但觀之即能意會,因此,好些聾人的國際會議裏,不同國籍、手語不同的聾人經常能在會議後餘興節目的交流當中,在互相認識了對方的手語十來個基本詞彙後,繼而以淺白詞彙解釋更深的詞彙的方法繼續交流,很快地就能做到在沒翻譯協助的情況下以手語交談,很多不了解箇中因由的健聽義工社工會對這種情況不解而感到奇妙。然而儘管如此,若是詞彙差異較大的手語之間,則仍然需要手語間的手語翻譯員將源手語翻譯成目標手語。

種類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Kendon, Adam. 1988. Sign Languages of Aboriginal Australia: Cultural, Semiotic and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ranson, J., D. Miller, & I G. Marsaja. 1996. "Everyone here speaks sign language, too: a deaf village in Bali, Indonesia." In: C. Lucas (ed.): Multicultural aspects of sociolinguistics in deaf communities. Washington, 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 pp. 39-5.
  • 《視覺語言學論集》 游順釗 原著;徐志民 等 譯,語文出版社,北京,1994年
  • 《香港手語圖例入門》 王繼鋒 著
  • 《香港手語詞典》(Hong Kong Sign Language: a trilingual dictionary)鄧慧蘭 編撰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