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博圖里採集中營

座標53°07′30″N 17°41′14″E / 53.1249379°N 17.68713°E / 53.1249379; 17.6871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博圖里采
集中營
博圖里採集中營照片。
博圖里採在波蘭的位置
博圖里采
博圖里采
博圖里採集中營的位置
坐標53°07′30″N 17°41′14″E / 53.1249379°N 17.68713°E / 53.1249379; 17.68713
知名於強制勞動,綁架波蘭兒童實施德國化
運行時間1941年2月1日-1945年1月21日
囚犯類型被納粹驅逐的波美拉尼亞居民
囚犯數11,188 (1945年1月21日官方數據)

博圖里採集中營(德語:UWZ Lager Lebrechtsdorf– Potulitz,原意為「博圖里采安置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德佔波蘭納克沃附近的博圖里采英語Potulice建立的集中營。博圖里採集中營起初是施圖特霍夫集中營的附屬集中營,直至1941年秋季。[1]1942年1月,博圖里採集中營成為完全獨立的集中營。據估計到1944年末為止,共有2.5萬名囚犯曾進入過該集中營。博圖里採集中營還因作為波蘭兒童拘留中心而聞名:納粹德國利用拘留的兒童實施強制德國化的實驗。[1]

起源

[編輯]
博圖里采安置營擴張後的地圖。漢森·施耐德穆爾車間位於左側,由鐵絲網柵欄隔開。工廠的六個車間負責修復Bf 109Bf 110戰鬥機機翼。(博圖里采博物館)

博圖里採集中營最初是眾多波蘭人中轉站之一,類似的中轉站被德國當局用於處置波蘭西部領土(被吞併入新成立的但澤-西普魯士帝國大區)上被驅逐的波蘭居民。[2]這一對波蘭人的強制遷移又被稱作「生存空間」(Lebensraum),旨在為德意志裔居民騰出空間,使東歐地區的德意志裔「回歸帝國」(Heim ins Reich)。集中營區很快擴張,包含了附近的一座隸屬於施圖特霍夫集中營的奴工附屬營,為在該地設立的漢森·施耐德穆爾機器車間提供免費勞力。[1][3]

博圖里采被用於拘留波蘭兒童,在該集中營的1,296名死者中有767名未成年人。1943年營區專門為兒童成立了一個特別單位,「博圖里采東方少年保護營」(Ostjugendbewahrlager Potulitz)與「安置營」(Lager Lebrechtsdorf)的稱謂開始出現在德國文檔中。納粹當局的一項德國化政策意圖在兒童中測試納粹假定的雅利安民族特質的種族純粹性,並將兒童德國化;這一德國化政策與納粹的種族主義理論導致德國官員在德佔波蘭有組織地綁架兒童,並安排到博圖里采這樣的集中營中。如果波蘭兒童在測試中呈現種族純粹性,且被認為已經切斷了和父母的情感聯繫的話,該童將會被送往德國家庭實施德國化。黨衛隊種族與安置辦公室(SS Rasse und Siedlungshauptamt RuSHA)負責實施這一德國化行動。

博圖里採集中營被正式設計為勞改營,不受集中營管理部門的控制;但集中營內的條件和施圖特霍夫集中營相仿。

奴工與懲戒

[編輯]
德佔波蘭境內的納粹集中營地圖。博圖里採集中營位於地圖左上角。

作為集中營生活的一部分,孩童們被迫從事奴隸工作。六歲以上的兒童被迫在集中營內工作;年滿十三歲的孩童會被派往集中營外做工,甚至從事夜班工作。在囚監的監督下,他們主要負責搬運建築材料或石頭,或在火車站裝載煤、木材和土豆。如果沒有按照命令行事,即便是輕微的不服從行為,都面臨殘酷的懲罰。例如,當缺乏食物的孩子被安排去採摘漿果時,他們必須在工作後展示嘴巴。如果任何孩子有吃漿果的跡象,便會被用於抽打公牛的重鞭毆打。其它懲罰也是司空見慣的,譬如如在雨中罰站或站在松果上。無論一年中的哪個季節,所有的孩子都被迫在點名時僅穿內衣站立數小時,並且通常不穿鞋子。

一個孩子回憶起他在營地的煎熬:「出於飢餓,我和我六歲的朋友決定做兩三個土豆,我們想在一個爐子裏把它們烤了。幾個德國人在警衛室看到我們這麼幹,於是他們就追我們。他們從我們那裏沒收了土豆,把我們帶到了警衛室,德國人狠狠地打了我們。我們被皮鞭鞭打了,在鞭打重我昏了過去。我因為感覺到巨大的疼痛又醒了過來。我意識到德國人把我固定起來,其中一人正在用一根加熱的鐵棒在我的腿上挖洞。我開始尖叫然後再次暈了過去。」

孩子們還被拐杖打臉,被囚禁在一個充水過膝的地窖中,或被斷食數天。瀕臨死亡的囚犯無法抵擋老鼠攻擊的景象給許多人造成了創傷經歷。德國警衛還實施心理折磨:譬如,飢餓的孩子被放在桌子旁,桌子上擺着麵包、白菜和穀物。守衛們會拍攝這一景象的照片,之後便把食物從孩子眼前帶走。該營地還迫使幼兒獻血。營地里有時會有孩子出生,但他們疲憊不堪的母親無法餵養他們,而且口糧配給總是供不應求。因此,在營地出生的嬰兒通常體重約1公斤,幾周後便會死亡。

暴行升級

[編輯]

隨着戰爭持續,集中營的條件變得更加殘酷和嚴厲,還引入了諸如站在碎玻璃上等處罰。1943年,來自斯摩棱斯克維捷布斯克地區的543名兒童抵達集中營。有些孩子被當做普通囚犯對待,即使他們只有兩歲大。由於孩子們患有傷寒病 ,德國人將他們安置在條件粗陋的獨立營房中,營房之間以鐵絲網隔開。到了1944年,集中營的條件達到了最殘酷的階段。兒童經常被稱為「強盜的孩子」,被集中營人員毆打和腳踢,並被迫挖掘戰壕。嬰兒由年齡較大的兒童照顧。大多數兒童患有疾病,許多兒童因疲憊、虐待、飢餓或疾病而死亡。還有關於集中營人員蓄意謀殺兒童的證人陳述。一名目擊者詳細描述了他如何看到三個大約7歲的孩子被集中營附近的德國人淹死。根據該目擊者的說法,德國人首先將孩子們扔進水渠,然後向他們扔磚頭,看上去對此很滿足。

統計

[編輯]

194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列出的種族滅絕行為中,幾乎所有行為都在博圖里采發生過;唯一的例外是該集中營沒有阻止遭受種族滅絕的族群的兒童出生。德國當局在佔領波蘭期間為了德國化而綁架的兒童人數[4]從20,000多名(Heinemann 估計)到200,000名(波蘭政府估計)不等。 [5] [6] 據估計,至少有10,000人作為俘虜被謀殺,戰後只有10-15%的人返回家中。 [7] 雖然博圖里採集中營的正式定位為中轉營地,但在戰後應受害者的要求,博圖里采於20世紀90年代被重新歸類為集中營。波蘭國家紀念研究所對此的立場是博圖里采沒有任何條件與一般的集中營不同。[8]這一重新歸類的決定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戰後德國對二戰期間德國鎮壓受害者所支付的賠償金狀況。

1945年後對該營地的使用

[編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該營地被波蘭共產黨當局用作拘留中心英語Internment camp[9]主要用於拘留人民名單英語Volksliste上的「日耳曼族人」,包括定居者和大約180名戰俘,以及來自波蘭救國軍國家武裝部隊英語National Armed Forces的反共波蘭人 。該集中營在親斯大林的波蘭公安部英語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oland)管理下更名為博圖里采中央勞改營英語Central Labour Camp in Potulice ,管理的車間和農場總面積為1,174.60公頃 。根據波蘭公安部懲教處的記錄,到1949年底為止大約有2,915名德國人死於勞改營,主要由於斑疹傷寒痢疾疫情。[10] [11]據德國來源稱,1945年至1950年期間,約有3,500名德國人在勞改營中喪生。 [12] [13]

參見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1.0 1.1 1.2 Potulice. Zabytki i ciekawe obiekty w Bydgoszczy i okolicy. Bydgoskie Stowarzyszenie Miłośników Zabytków "BUNKIER". October 2008 [July 25,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波蘭語). 
  2. ^ Poles, Victims of the Nazi Er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Holocaust-TRC.org.
  3. ^ Marian Trzebiatowski. Wywózki do obozu w Potulicach. Fundacja NAJI GOCHE; Magazyn regionalny. [July 25,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波蘭語). 
  4. ^ 希特勒的战争;希特勒的东欧计划. [201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1). 
  5. ^ A. Dirk Moses, 種族滅絕和定居者協會: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邊境暴力和被盜土着兒童
  6. ^ A. Dirk Moses, 種族滅絕和定居者協會(Google Print,p.26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erghahn Books,2004。
  7. ^ Dzieciństwozabrałauwojna>新闻中心 -Roztocze Online-informacje regionalne- Zamość,Biłgoraj,Hrubieszów,Lubaczów,TomaszówLubelski,Lubaczów -Roztocze OnLine.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3). 
  8. ^ Byli więźniowie hitlerowskiego obozu Potulice nie mogą się starać o przyznanie im renty inwalidzkiej.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4). . PAP (Polska Agencja Prasowa).
  9. ^ KentBio.html.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8). 
  10. ^ Potulice. Miesięcznik Forum Penitencjarne (monthly). Centralny Zarząd Służby Więziennej, Ministerstwo Sprawiedliwości. 2009 [July 26, 2012]. (原始內容 (Wayback Machine capture)存檔於2009-06-23) (波蘭語). 
  11. ^ G. Bekker, W. Stankowski. CentralnyObóz Pracyw Potulicach(1945 – 1949). Urząd Marszałkowski Województwa Kujawsko-Pomorskiego / Departament Edukacji, Sportu i Turystyki: 1 of 3. 2009 [July 25, 2012]. (原始內容 (PDF direct download, 942 KB)存檔於2018-10-30) (波蘭語). 
  12. ^ TRANSODRA 18:PolnischeBeschäftigungmitdenLagernfürDeutschenach 1945.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13. ^ Rache ist eine Krankheit:Im Lager Potulice litten zuerst Polen,1945年德意志银行。 5月9日,wird zum erstenmal der deutschen Opfer gedacht。 Das ist das Verdienst eines Deutschen-und eines Polen | Nachrichten auf ZEIT在线.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參考文獻

[編輯]
  • Polish IPN Bulletin, Issue 12-1(December–January) 2003/2004, Alicja Paczoska Dzieci Potu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