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保留因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色譜法中,保留因子R)定義為被分析物在色譜體系流動相中的分數。[1]特別的,在平面色譜法中,保留因子(Rf)定義為一點中心運動距離與溶劑前沿運動距離的比值。[2]理想條件下,RF的值等於柱色譜中的R值。[2]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保留因子有時與阻滯因數(Rf)使用方法相同,在平面色譜中,該術語與上下文的定義並不相同。然而,在柱色譜中,保留因子(k)定義為被分析物在固定相中滯留時間與其在流動相中滯留時間的比值。[3]

通用定義

[編輯]

色譜法中保留因子R,是在穩態下樣品在流動相中的分數,定義為:[1]

平面色譜法

[編輯]

平面色譜法中,Rf可以按以下的數學上的比例定義:[2]

例如,如果在一種未知混合物中某種物質運動2.5 cm,與此同時溶劑前沿運動5.0 cm,那麼保留因子就是0.5。Rf值的範圍總是在0到1之間:這是由於如果物質移動,它只可能沿着溶劑流動的方向運動而不可能比溶劑運動地快。Rf值只在它們處於兩個極端之間是有用的。我們可以根據物質不同的特性(尤其是極性)選擇流動相,以控制被研究的物質遷移的距離。

對於任一指定化合物其Rf值它(在使用相同固定相和流動相的條件下)的固有屬性。它可以提供確定一種化合物的佐證證據。如果在確定一種化合物時可疑但不確定,可以標記一種可靠試樣或標準試樣與可疑試樣在薄層色譜板上並排運行(或者在對方之上)。注意此種確定方法只能在同一個板上使用,因為在不同實驗間確保所有影響Rf值的因素相同是非常困難的。

與滯留因子的關係

[編輯]

從滯留因子(k)的方面,保留因子(R)按照如下定義:

相反地:

參閱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Ettre, L. S., Nomenclature for chromatography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3) (3.7.13: retardation factor, R in column chromatography; p843),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4): 819 [2013-05-04], doi:10.1351/pac1993650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2. ^ 2.0 2.1 2.2 Ettre, L. S., Nomenclature for chromatography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3) (3.8.04: retardation factor, RF in planar chromatography; p845),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4): 819 [2013-05-04], doi:10.1351/pac1993650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6) 
  3. ^ Ettre, L. S., Nomenclature for chromatography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3) (3.7.12: retention factor, k in column chromatography; p843),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65 (4): 819 [2013-05-04], doi:10.1351/pac1993650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