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慶起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慶起義清朝末年革命黨人在安徽省省會安慶府舉行的兩次反清起義,分別為丁未安慶之役(1907年)、戊申安慶之役(1908年)。

1906年(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光復會首領徐錫麟為掩護革命,捐資為道員,得到安徽巡撫恩銘信任,充任安慶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年),徐錫麟與浙江光復會負責人秋瑾商定,定於7月19日在安徽、浙江同時發動起義。6月中旬,浙江紹興府會黨提前起事,打亂了計劃。7月5日,徐錫麟與陳伯平馬宗漢定於7月8日安徽巡警學堂舉行畢業典禮時起義,聚殲參加典禮的省內文武大員,占領安慶,以待秋瑾浙東義軍響應,會攻南京。畢業典禮提前於7月6日舉行,巡撫恩銘、布政使馮煦按察使聯裕等均到堂。徐錫麟在進呈學生名冊時,忽拔出手槍連發數彈,將恩銘擊殺。其他文武官員紛紛逃散。徐錫麟當即宣布起義,率學生百餘人進占軍械所。後被清軍包圍,戰鬥持續4小時,陳伯平陣亡,徐錫麟被捕,當晚就義,起義失敗[1]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年)11月,江蘇、安徽革命黨準備趁清朝政府調沿江各省新軍於安徽省太湖縣舉行秋操之際起義。11月19日,新軍第九鎮中的革命黨人熊成基、范傳甲、薛哲等議定在當晚起事,由熊成基率炮營、馬營攻安慶城,范傳甲、薛哲分率步營、輜重隊為內應。當天22時,駐城東炮營與城西馬營同時發難,會合後奪取北門外菱湖嘴彈藥庫,攻下焚燒測量學堂的步兵營部,隨後合力攻城。由於安徽巡撫朱家寶當晚得知起義計劃後,加強了城防,城內薛哲率百餘人往北門迎接起義軍時,遇巡防營阻擋,臨事畏懼,未敢發動。范傳甲則被長官監視,所部有槍無彈,無法衝出。熊成基率軍攻城一整夜,因無內應而不得入,11月20日早晨,清軍數艘兵艦原已表示歸順革命軍,這時被朱家寶脅迫,攻打起義軍。戰至16時,起義軍彈盡糧絕,向集賢關撤退,取道桐城,直趨廬州府(今合肥市),途中力戰清軍追兵。到達廬州時,所剩不滿百人,被迫解散。熊成基退往壽州(今壽縣),後避居日本。范傳甲、薛哲等300餘人被捕遇難[2]

注釋

[編輯]
  1. ^ 《中国战典 上》.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4 第1242頁. 
  2. ^ 《中国战典 上》.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4 第1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