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女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女書
𛆁𛈬
女書寫的「女書」二字 (從上到下)
類型
書寫方向直書從右至左 編輯維基數據
語言湘語永全片江永城關話
ISO 15924
ISO 15924Nshu (499), ​Nüshu
Unicode
別名Nushu
範圍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女書,又名江永女書,是一種獨特的漢語書寫系統。女書是一種專門由女性使用的文字,起源於中國湖南省南部永州江永縣,一般用於書寫屬於湘語永全片江永城關方言。女書早期在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瑤山、以及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之間流行、傳承。由於女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嚴重破壞,再加上隨着時代的發展及人口外流,現在女書正瀕臨失傳。

女書的文字特點

[編輯]

女書文字的特點是書寫呈長菱形,字體秀麗娟細,造型奇特,也被稱為「蚊形字」。搜集到的有近2000個字符,所有字符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劃,可採用當地的江永土話(屬湘語-永全片)吟誦或詠唱。

與漢字不同的地方是:女書是一種標音文字,每一個字所代表的都是一個音。現時文獻搜集到的女書文字約有七百個。女書的字型雖然參考漢字,但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由於女書除了日常用作書寫以外,也可以當成花紋編在衣服或布帶上,所以字型或多或少也有所遷就,變成彎曲的形狀。

女書的歷史

[編輯]

關於「女書」文字的記載,至今最早能見到的是太平天國清朝咸豐年間)發行的「雕母錢」。該錢背面用「女書」字符鑄印有「天下婦女」、「姊妹一家」字樣。

2005年9月,在湖南省東安縣蘆洪市鎮斬龍橋上首次發現一塊刻有女書文字的石碑,打破了對女書材質、流傳地域、時間年代等的傳統認識[1]

女書的起源

[編輯]

關於女書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

  1. 有人[誰?]根據當地婦女賽祠的花山廟興起在清代中期,結合目前發現最早的「女書」實物,推測「女書」起源於明末清初。
  2. 有人[誰?]以「女書」中存在與壯、瑤等民族織錦上的編織符號類同的字符為據,認為「女字的構成源於百越記事符號」。
  3. 有人[誰?]根據「女書」中大量與出土刻劃符號、彩陶圖案相類似的字符,認為其起源的時間、空間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形成於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之後。
  4. 有人[誰?]依據「女書」文字與原始古夷(彝)文的基本筆劃,造字法類同,認為它是帝時代的官方文字。
  5. 有人[誰?]根據甲骨文金文借字在「女書」字彙明顯存在的特徵。認為女書是一種與甲骨文有密切關係的商代古文字的變種。
  6. 有人[誰?]認為現代「女書」是古越文字的孑遺和演變。這種觀點認為:象形字會意字是文字體系中最早產生的文化現象,是文字創造者所處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的直接反映。這是根據「女書」象形字、會意字構成中反映的文身習俗、「干欄」住宅建築特色、稻作文化及鳥圖騰文化現象來判斷的。

女書作品

[編輯]

作品形式

[編輯]

舊時當地不少才情女子採用這種男人不識的女書互通心跡,訴說衷腸,將其刺繡、刻劃、戳印、書寫於紙扇巾帕女紅。目前搜集到的近20萬字的「女書」作品,絕大部分為歌體,其載體分紙、書、扇、巾四大類。現在的形式包括女書書法、纂刻、激光微雕、石雕、木雕、竹雕、明信片、女巾、女扇、女書提包等。

主要內容

[編輯]

女書作品主要內容是寫婚姻家庭、社會交往、幽怨私情、鄉里逸聞、歌謠謎語等。也有的編譯成漢字的唱本。

女書的狀況

[編輯]

《中國女書合集》趙麗明主編 中華書局所收資料占目前所能見到的女書原始資料的90%以上。

存在原因

[編輯]

女書的存在,主要是由於中國過去的舊思想使當地女性不可以讀書識字:即她們所謂的「男書」,所以當地的女性發明了女書,以作為姊妹妯娌之間的秘密通訊方式。女書嚴禁男子學習,而一般男子亦會把女書當成是普通的花紋。女書的存在已經超過數百年。

女書的瀕臨滅亡

[編輯]

文化大革命之前,主人去世後,它們多作為殉葬品焚化或掩埋,只有很少的作為紀念品珍藏保留,因此民間遺存極少。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有大量女書作品被銷毀:一方面,作者擔心自己用女書書寫的秘密會被識破;不少紅衛兵基於「破四舊」的緣故,把這些神秘的文字當作「四舊」來破壞。文化大革命之後,只有少量女書作品得以保留下來。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之後,由於女性的生活水準提高了,女性之間不需要使用女書亦可交流,很少有婦女學習女書,女書開始瀕臨滅亡。

女書的重發現

[編輯]

1982年,由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縣發現。

保護和傳承

[編輯]

現今女書只有少數老年婦女才能閱讀和書寫。從20世紀末開始,經過一批學者努力,這種罕見的女性字符才受世界所了解和認識,並引起了海內外的濃厚興趣和廣泛關注。作為一種獨特罕見的文化遺存,中國政府也開始重視保護女書。

2004年9月20日,陽煥宜——女書的最後一位自然傳人謝世。

2006年5月,「女書習俗」進入中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成為「世界遺產名錄」的候選名單。

女書研究的意義

[編輯]

「女書」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化石」,對研究人類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發展歷程等方面,在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字學民俗學考古學等各個領域,都有重要價值。

有關女書的藝術創作

[編輯]

2005年,香港女歌手盧巧音推出的概念專輯《天演論》中第七曲曲名即為「女書」,探討了這種文字和女性間的關係,亦有對女權意識的描述。2008年,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編舞黎海寧以女書為題,創作舞蹈作品《女書》,在豐富的集體記憶脈絡中追索個人的故事,透過個人故事揭示出群體背後的規範和文化特質。

有關女書的文學創作

[編輯]

美國華裔作家鄺麗莎(Lisa See)所著之《雪花秘扇》,便是以晚清道光年間,湖南省江永縣的瑤族村落為故事背景。在這個男性作為社會主幹、女性的人生任務就是找得好歸宿,為夫家奉獻一生的時代中,兩女主角百合(電影版由中國女藝人李冰冰飾演)與雪花(電影版中由韓國女藝人全智賢飾演)透過寫上女書的摺扇展開了足以影響她們一生的重要情誼。書中描述了女書作為女性間的專屬文字,對於婦女的生活甚至人生的重要性。

Unicode

[編輯]

早在2008年4月25日,女書在ISO 10646的排程已經進入第三階段[2],但要到2009年夏天的Unicode Consortium會議中才被列入5.2版標準投票。2013年9月27日,女書排程進入第五階段。2016年1月23日,Unicode組織正式確定將女書列入後期版本的Unicode標準,存放於多文種補充平面中[3],並隨著2017年6月發佈的Unicode 10.0版本而發佈。

《ISO/UCS女書編碼提案》以及《女書字表》、《女書字庫》、《女書用字比較》等文件由清華大學搶救女書SRT小組學生製作,而他們亦是向相關機構提交編碼提案的代表。

女書
Nushu
[1][2]
Unicode 聯盟官方碼表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1B17x 𛅰 𛅱 𛅲 𛅳 𛅴 𛅵 𛅶 𛅷 𛅸 𛅹 𛅺 𛅻 𛅼 𛅽 𛅾 𛅿
U+1B18x 𛆀 𛆁 𛆂 𛆃 𛆄 𛆅 𛆆 𛆇 𛆈 𛆉 𛆊 𛆋 𛆌 𛆍 𛆎 𛆏
U+1B19x 𛆐 𛆑 𛆒 𛆓 𛆔 𛆕 𛆖 𛆗 𛆘 𛆙 𛆚 𛆛 𛆜 𛆝 𛆞 𛆟
U+1B1Ax 𛆠 𛆡 𛆢 𛆣 𛆤 𛆥 𛆦 𛆧 𛆨 𛆩 𛆪 𛆫 𛆬 𛆭 𛆮 𛆯
U+1B1Bx 𛆰 𛆱 𛆲 𛆳 𛆴 𛆵 𛆶 𛆷 𛆸 𛆹 𛆺 𛆻 𛆼 𛆽 𛆾 𛆿
U+1B1Cx 𛇀 𛇁 𛇂 𛇃 𛇄 𛇅 𛇆 𛇇 𛇈 𛇉 𛇊 𛇋 𛇌 𛇍 𛇎 𛇏
U+1B1Dx 𛇐 𛇑 𛇒 𛇓 𛇔 𛇕 𛇖 𛇗 𛇘 𛇙 𛇚 𛇛 𛇜 𛇝 𛇞 𛇟
U+1B1Ex 𛇠 𛇡 𛇢 𛇣 𛇤 𛇥 𛇦 𛇧 𛇨 𛇩 𛇪 𛇫 𛇬 𛇭 𛇮 𛇯
U+1B1Fx 𛇰 𛇱 𛇲 𛇳 𛇴 𛇵 𛇶 𛇷 𛇸 𛇹 𛇺 𛇻 𛇼 𛇽 𛇾 𛇿
U+1B20x 𛈀 𛈁 𛈂 𛈃 𛈄 𛈅 𛈆 𛈇 𛈈 𛈉 𛈊 𛈋 𛈌 𛈍 𛈎 𛈏
U+1B21x 𛈐 𛈑 𛈒 𛈓 𛈔 𛈕 𛈖 𛈗 𛈘 𛈙 𛈚 𛈛 𛈜 𛈝 𛈞 𛈟
U+1B22x 𛈠 𛈡 𛈢 𛈣 𛈤 𛈥 𛈦 𛈧 𛈨 𛈩 𛈪 𛈫 𛈬 𛈭 𛈮 𛈯
U+1B23x 𛈰 𛈱 𛈲 𛈳 𛈴 𛈵 𛈶 𛈷 𛈸 𛈹 𛈺 𛈻 𛈼 𛈽 𛈾 𛈿
U+1B24x 𛉀 𛉁 𛉂 𛉃 𛉄 𛉅 𛉆 𛉇 𛉈 𛉉 𛉊 𛉋 𛉌 𛉍 𛉎 𛉏
U+1B25x 𛉐 𛉑 𛉒 𛉓 𛉔 𛉕 𛉖 𛉗 𛉘 𛉙 𛉚 𛉛 𛉜 𛉝 𛉞 𛉟
U+1B26x 𛉠 𛉡 𛉢 𛉣 𛉤 𛉥 𛉦 𛉧 𛉨 𛉩 𛉪 𛉫 𛉬 𛉭 𛉮 𛉯
U+1B27x 𛉰 𛉱 𛉲 𛉳 𛉴 𛉵 𛉶 𛉷 𛉸 𛉹 𛉺 𛉻 𛉼 𛉽 𛉾 𛉿
U+1B28x 𛊀 𛊁 𛊂 𛊃 𛊄 𛊅 𛊆 𛊇 𛊈 𛊉 𛊊 𛊋 𛊌 𛊍 𛊎 𛊏
U+1B29x 𛊐 𛊑 𛊒 𛊓 𛊔 𛊕 𛊖 𛊗 𛊘 𛊙 𛊚 𛊛 𛊜 𛊝 𛊞 𛊟
U+1B2Ax 𛊠 𛊡 𛊢 𛊣 𛊤 𛊥 𛊦 𛊧 𛊨 𛊩 𛊪 𛊫 𛊬 𛊭 𛊮 𛊯
U+1B2Bx 𛊰 𛊱 𛊲 𛊳 𛊴 𛊵 𛊶 𛊷 𛊸 𛊹 𛊺 𛊻 𛊼 𛊽 𛊾 𛊿
U+1B2Cx 𛋀 𛋁 𛋂 𛋃 𛋄 𛋅 𛋆 𛋇 𛋈 𛋉 𛋊 𛋋 𛋌 𛋍 𛋎 𛋏
U+1B2Dx 𛋐 𛋑 𛋒 𛋓 𛋔 𛋕 𛋖 𛋗 𛋘 𛋙 𛋚 𛋛 𛋜 𛋝 𛋞 𛋟
U+1B2Ex 𛋠 𛋡 𛋢 𛋣 𛋤 𛋥 𛋦 𛋧 𛋨 𛋩 𛋪 𛋫 𛋬 𛋭 𛋮 𛋯
U+1B2Fx 𛋰 𛋱 𛋲 𛋳 𛋴 𛋵 𛋶 𛋷 𛋸 𛋹 𛋺 𛋻
注釋
1.^ 依據 Unicode 13.0
2.^ 灰色區域爲未分配碼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龍軍. 湖南东安发现珍贵碑刻女书. 光明日報. 2005-09-26 [2005-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2. ^ Proposed New Characters: The Pipeline. Unicode. [2012-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3. ^ Proposed New Characters: Pipeline Table. Unicode Consortium. 2016-01-21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