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塔那那利佛

座標18°56′S 47°31′E / 18.933°S 47.517°E / -18.933; 47.517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塔那那利佛
塔那那利佛

Antananarivo
Tananarive
由上方起順時針:安塔那那利佛市中心天際線與阿諾西湖英語Lake Anosy安塔那那利佛皇城英語Rova of Antananarivo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英語Immaculate Conception Cathedral, Antananarivo與拉索馬那利佛禮拜堂、安塔那那利佛火車站、安布希曼加
安塔那那利佛 塔那那利佛徽章
徽章
綽號:Tana
安塔那那利佛 塔那那利佛在馬達加斯加的位置
安塔那那利佛 塔那那利佛
安塔那那利佛
塔那那利佛
在馬達加斯加的位置
坐標:18°54′36″S 47°31′30″E / 18.91°S 47.525°E / -18.91; 47.525
國家 馬達加斯加
塔那那利佛省
成立1625
政府
 • 市長Ny Hasina Andriamanjato
面積
 • 總計88 平方公里(34 平方英里)
海拔1,276 公尺(4,186 英尺)
人口(2013)
 • 總計2,075,000[1]
 • 密度23,580人/平方公里(61,071人/平方英里)
時區東非時間UTC+3
電話區號(+261) 023
網站www.mairie-antananarivo.mg (法文)

安塔那那利佛馬達加斯加語Antananarivo馬拉加斯語發音:[antananaˈrivʷ]),法語中曾經稱為塔那那利佛(法語:Tananarive法语发音:[tananaʁiv]),有時簡稱塔納(Tana),是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首都。該城市位於馬達加斯加島中心,海拔1,280公尺(4,200英尺),屬於島國之中海拔最高的首都,自18世紀以來就是該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歷史上則曾是梅里納人的首都,而梅里納人現在也是該市最多的人種,人口達210萬(2013年)。該國所有18種馬拉加什民族有都在此居住,此外較多的外國人包含中國、印度和法國人。塔那那利佛是馬達加斯加的政治、經濟、教育和文化中心。總統府參議院最高法院均位於此地。

詞源

[編輯]

塔那那利佛最初是一個叫做阿那拉芒加英語Twelve sacred hills of Imerina#Hill of Analamanga的城鎮,該詞在中部高原的方言馬達加斯語中意為「藍森林」。[2]阿那拉芒加由最早居住在島上的瓦贊巴人英語Vazimba建立。從從東南沿海地區遷移至此的梅里納國王安德里安賈卡英語Andrianjaka(約1612-1630)把這裡定位了首都。根據口述歷史資料,他部署了一座有1000名士兵防守的要塞,成功地占領並守住了該地。[2]阿那拉芒加山和城市保留了阿那拉芒加一名,直到安德里亞馬西納瓦洛納英語Andriamasinavalona國王(1675-1710)占領此地後才被他改為現名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現在所用的塔那那利佛意為千人勇士之城(City of the Thousand),目的在於紀念安德里安賈卡的士兵。[3]

位置

[編輯]

塔那那利佛位於馬達加斯加島中東部,距東岸約145千米,所在地是一窄長的岩石山脊,地勢崎嶇。該山脊長約4千米,最高點與以西高原的垂直距離約為200米,塔那那利佛城所在地的平均海拔高度則為1275米。該城是馬達加斯加的最大城市,也是行政、通訊和經濟中心,坐標為南緯18度55分,東經47度31分(-18.916667, 47.516667),[4]距馬島主要海港圖阿馬西納約215千米,兩地有鐵路連接。

歷史

[編輯]
1905年塔那那利佛的一家劇院

塔那那利佛約在1610年或1625年由安德里安賈卡王建立,城名(在馬達加斯加語意為「千人勇士之城」)取自安德里安賈卡調配守衛該城的士兵人數。此後一段長時間該城是霍瓦人酋長的主要村莊,當他們占領馬達加斯加的更多土地,該城的地位變得尤為重要,並發展成一座擁有80,000人口的城鎮。1793年,該城成為伊麥利那王國的首都。馬達加斯加王國第一位國王拉達馬一世征服馬島大部分地區,塔那那利佛隨之成為全國的行政中心。直至1869年城內大部分建築物都僅以木材或燈心草建成,但山脊中部阿杜拉魯山山頂卻有一座高達40米的王宮,據說運輸宮內檀香木柱途中就有2000名民工因勞累而死。[5]

自從引入石與磚作為建築材料後,整座城市完全重建,新建有一些氣派的建築,例如王家的宮殿、貴族的房屋、法國人的住所、聖公宗羅馬天主教座堂、石制教堂以及其他以磚建成的學校、醫院、法院、政府大樓等。

伊默里納王國

[編輯]
城門英語Architecture of Madagascar

不同於非洲南部的大部分國家首都,塔那那利佛在殖民時代以前便是一個重要的城市。在趕跑了居住在塔那那利佛山的城鎮的瓦贊巴人後,塔那那利佛人將此處定為皇城英語Rova (Madagascar)的所在地。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包圍了梅里納皇室的墳墓和塔那那利佛皇城英語Rova of Antananarivo[6]城市於1610年[7]或1625年[8]前後建立。早期的梅里納國王利用徭役(法定勞務)在城市周圍建造了一座由灌溉水田和堤壩組成的大型農業系統,為數量不斷增長的居民提供了足夠的米飯。Betsimitatatra是規模最大的水田。[9]

君主曾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廣場上對人民發表演說。

梅里納通過國王安德里亞馬西納瓦洛納英語Andriamasinavalona統治了伊默里納王國,將「塔那那利佛」定為了城市的名稱並沿用至今。他在鎮門外設立了Andohalo(Andohalo)鎮廣場,有關人員在此向公眾發表了皇室演講和公告,並根據附近塔那那利節(Antananarivokely)的相似地名,給城市裡的許多地方命名。[3]安德里亞馬西納瓦洛納將人劃分為霍瓦英語hova (Madagascar)(平民)和andriana英語andriana(貴族),並規定他們要在塔那那利佛和周邊的農村的指定區域內生活。這種劃分制度執行的很嚴格;人們必須在其指定區域內居住,無權在非指定地區長時間逗留。[10]國王還添加了許多fady英語Fady (taboo)(禁忌),例如平民不得建造木屋[11]、豬不得進入城市內。[12]

1710年,安德里亞馬西納瓦洛納去世,伊默里納王國隨後爆發內亂並分裂為四個交戰區,塔那那利佛是南區的首都。[13]在接下來的77年內戰中,東區的首都安布希曼加比較突出。[14]安布希曼加的最後一個國王安德里亞南普伊奈梅里納(Andrianampoinimerina)於1793年成功攻占了塔那那利佛。[15]他結束了國家內戰,於1794年將王國的政治資本移回了塔那那利佛[13]並將安布希曼加定為王國的精神首都。[16]安德里亞南普伊奈梅里納在塔那那利佛Analakely英語Analakely創立了一座大型市場——該市的經濟中心。[17]

馬達加斯加王國

[編輯]
阿諾西湖英語Lake Anosy於19世紀落成,它為島上的工業提供了水力資源。

1810年,安德里亞南普伊奈梅里納去世,他的兒子拉達馬一世登上了王位。此時的塔那那利佛已是島上規模最大、經濟最重要的城市,總人口在8萬以上。[18]拉達馬一世將城市開放給了第一批歐洲定居者,倫敦傳道會(LMS)的工匠傳教士於1820年抵達了這裡並開設了該市第一所公立學校。[19]詹姆斯·卡梅隆英語James Cameron (missionary)將制磚工藝引入了馬達加斯加,建立了阿諾西湖英語Lake Anosy,為工業製造提供了水力資源。[20]拉達馬在湖泊附近的阿那拉芒加Mahamasina平原之基礎上,建立了軍事訓練基地。他通過與其他馬爾加什人之間的戰爭取得了馬達加斯加近三分之二的地區。儘管拉達馬和他的繼承人從來沒有把權力強加倒馬達加斯加南部的較大部分上,英國外交官與拉達馬簽下的貿易條約仍然承認了拉達馬「馬達加斯加統治者」的地位。此後,梅里納政權將塔那那利佛定為了整個島嶼的首都。[21]

臘納瓦洛娜一世於1832年在安塔那那那那納(如圖)和安蓬德羅納建造了2條樓梯通道。[22]

拉達馬的繼任者臘納瓦洛娜一世邀請一位的遭遇海難的工匠Jean Laborde英語Jean Laborde建造了國家總理雷尼羅英語Rainiharo的墓和皇城最大的宮殿Manjakamiadana。Laborde還在高地農村芒塔索阿英語Mantasoa和塔那那利佛附近的工廠生產了各種工業產品。[23]臘納瓦洛娜監督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包括在安塔那那那那納(Antaninarenina,如右圖所示)和安蓬德羅納(Ambondrona)建造的兩座城市最大的樓梯通道,它將la ville moyenne(中間城鎮)和Analakely的中央市場連接了起來。[22]1867年,在首都的一系列火災之後,女王臘納瓦洛娜二世頒布了一項皇家法令——除了墳墓以外,允許建造石磚建築。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的第一座磚屋建於1869年,它融合了英國、克里奧爾和馬達加斯加的設計,成為了新式房屋的典範並迅速蔓延到整個城市和高原地區。它被人們稱為trano gasy(馬達加斯加房屋),一般高兩層,由磚建成,前面有四根柱子支撐着木製陽台。這種房屋在19世紀30年代後期迅速取代了當地貴族的大部分傳統木房。[24]由於馬達加斯加的基督教教徒英語Christianity in Madagascar越來越多,在臘納瓦洛娜一世的統治下,許多石教堂在高原立起,早期教徒殉難的關鍵地點也建起了四座紀念性的大教堂。[25]

Andafiavaratra宮英語Andafiavaratra Palace賴尼萊亞里沃尼(1864-1894)的住所。

直到19世紀中葉,該城市的大部分地區仍然集中在塔那那利佛最高峰的羅瓦(今上城,馬達加斯語la haute ville或la haute)。隨着人口的增長,城市向西擴張。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它延伸到Andohalo附近的北部山頂。這裡的聲望原先並不高,但後來它成為了英國傳教士的首選住宅區和城市紀念教堂的所在地之一(1863年至1872年期間建成)。賴尼萊亞里沃尼在1864年至1894年期間擔任國家首相,曾在臘索里納、臘納瓦洛娜二世和臘納瓦洛娜三世三個皇后下擔任過此職。他實施了進一步改造城市的政策。他在Radama一世的統治下恢復了強制性的教育普及措施,這涉及到了許多學校的建設,包括了由傳教士和全國的第一所藥房(1862年)、醫學院和現代醫院(1865年)組成的教師培訓學院。[26]賴尼萊亞里沃尼於1973在皇宮附近建造了Andafiavaratra宮英語Andafiavaratra Palace用於居住和辦公。[27]

法屬馬達加斯加

[編輯]
現在的總統府Ambohitsorohitra宮英語Ambohitsorohitra Palace曾被法國殖民者居住過。

1894年9月,法國的軍隊向塔那那利佛發起侵略,在大炮炮彈穿過羅瓦的建築物後,女王投降。這一戰爭造成了嚴重的傷亡,損失至今仍未被償還。Andohalo廣場被改為涼亭、走道和栽培綠化。法國政府隨後將馬達加斯加島定為殖民地、塔那那利佛定為首都,並將首都的名稱改為Tananarive。[28]他們將安塔那那妮娜(Antaninarenina)定為法國總督府的駐地;馬達加斯加獨立後,它的名字被改為Ambohitsorohitra宮英語Ambohitsorohitra Palace,並成為了獨立國家的總統府。法國殖民者在兩座全城最大的山中成功開鑿了隧道。它將不同的地區連接了起來,並促進了城鎮的擴張。他們在街道撒下了鵝卵石並在此後完成了石路的鋪設,引入了下水道系統和電力基礎設施。居民獲取水資源的方式也由從山腳下的泉源變為了伊庫帕河[29]

這個時期,上城出現了重大擴張。現代城市規劃應用於下城(la ville basse),它從城市中部的山丘基地擴展到周邊的稻田。主要的林蔭大道,如Avenue de l'Indépendance大道,建設了商業區(如大街兩旁的市場公園)、大型公園、城市廣場等富有地標特色的建築。[29]1897年新建立的鐵路系統將圖阿馬西納菲亞納蘭楚阿連接了起來。[30]除了這些計劃的空間,馬達加斯加工人階級的社區人口稠密度擴大,且沒有國家監督或控制。[29]

法國殖民時期種植的藍花楹於10月在阿諾西湖英語Lake Anosy附近綻放。

二戰後,塔那那利佛迅速擴張。[29]到了1950年,城市的總人口增長到了175,000人。將塔那那利佛連接到周邊城鎮的道路得到了擴建和修繕。第一個國際機場在阿里武尼馬穆建成,在城市45 km(28 mi)外。1967年,塔那那利佛/伊瓦圖國際機場取代了舊機場,距市中心15 km(9 mi)。塔那那利佛大學在安卡特附近建成,民族學與古生物學博物館英語Museum of Ethnology and Paleontology也得以落成。1956年撰寫的城市規劃方案為富人建立了郊區,區內建有大型房屋和花園。1959年,上城的數次嚴重洪水促使人們沿Betsimitatatra稻田的邊緣建設了大型堤防,並在Anosy附近的新排水地上建立了新的部級建築。[29]

獨立後

[編輯]
參議院大樓

1960年獨立後,當地的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提高。2013年,塔那那利佛的人口達到了210萬左右。[31]不受控制的城市擴張對當地的基礎設施構成了挑戰,城市開始面臨純淨水和電力的短缺問題,交通擁堵嚴重,醫療保健和公共衛生也遇到了威脅。[29]城區和郊區共有五千多座教堂,這包括了一座聖公宗大教堂和羅馬天主教大教堂。塔那那利佛是馬達加斯加天主教安塔那那利佛總教區主教座。這個城市已經多次成為大規模示威和暴力政治衝突的發生地,例如導致菲利貝爾·齊拉納納總統倒台的1972年暴動英語rotaka和導致安德里·拉喬利納取代馬克·拉瓦盧馬納納成為新一任國家元首的2009年馬達加斯加政治危機[32]

地理

[編輯]

氣候

[編輯]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安塔那那利佛屬夏雨型暖濕氣候,氣候溫和,主要雨季為11月至翌年3月。

安塔那那利佛 (1991–202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3.0
(91.4)
32.0
(89.6)
33.0
(91.4)
31.8
(89.2)
30.2
(86.4)
32.6
(90.7)
27.0
(80.6)
29.4
(84.9)
32.3
(90.1)
33.1
(91.6)
34.9
(94.8)
32.2
(90.0)
34.9
(94.8)
平均高溫 °C(°F) 26.4
(79.5)
26.3
(79.3)
26.2
(79.2)
25.5
(77.9)
23.5
(74.3)
21.3
(70.3)
20.4
(68.7)
21.6
(70.9)
23.9
(75.0)
26.0
(78.8)
27.1
(80.8)
27.1
(80.8)
24.6
(76.3)
日均氣溫 °C(°F) 21.9
(71.4)
21.9
(71.4)
21.7
(71.1)
20.7
(69.3)
18.8
(65.8)
16.5
(61.7)
15.6
(60.1)
16.3
(61.3)
18.0
(64.4)
20.2
(68.4)
21.5
(70.7)
22.1
(71.8)
19.6
(67.3)
平均低溫 °C(°F) 17.4
(63.3)
17.5
(63.5)
17.2
(63.0)
15.9
(60.6)
14.0
(57.2)
11.6
(52.9)
10.7
(51.3)
10.9
(51.6)
12.2
(54.0)
14.3
(57.7)
15.9
(60.6)
17.1
(62.8)
14.6
(58.3)
歷史最低溫 °C(°F) 10.9
(51.6)
11.0
(51.8)
10.0
(50.0)
9.0
(48.2)
4.0
(39.2)
2.0
(35.6)
2.0
(35.6)
4.4
(39.9)
2.3
(36.1)
6.0
(42.8)
9.3
(48.7)
10.5
(50.9)
2.0
(35.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312.3
(12.30)
236.6
(9.31)
156.2
(6.15)
44.6
(1.76)
14.7
(0.58)
5.5
(0.22)
6.2
(0.24)
5.4
(0.21)
7.5
(0.30)
39.3
(1.55)
117.1
(4.61)
226.0
(8.90)
1,171.4
(46.12)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16.8 14.3 11.0 4.4 2.0 1.4 0.9 1.1 1.0 4.3 9.0 13.6 79.8
平均相對濕度(%) 79 80 79 77 77 77 76 74 70 69 71 77 76
月均日照時數 210.5 178.0 199.1 220.5 228.8 206.1 213.9 235.0 249.5 251.0 232.7 201.1 2,626.2
數據來源1:NOAA[33][34]
數據來源2:Pogoda[35]

社會

[編輯]

教育

[編輯]
塔那那利佛大學於1958年成立。

馬達加斯加的大部分公立大學和私立學府都位於塔那那利佛。[36]這包括了該國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在梅里納時期落成的醫學院和在法國殖民時成立的塔那那利佛大學。該市擁有許多的私立學前教育機構、中小學以及全國公立學校網絡。[37]城中設有塔那那利佛法國學校法語Lycée Français de Tananarive塔那那利佛美國學校英語American School of Antananarivo以及俄羅斯大使館學校

塔那那利佛藝術學校(法語:K'art Antanimena)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舞蹈學校,位於塔那那利佛。城中還設有馬達加斯加天主教大學法語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Madagascar舞蹈俱樂部、凱拉藝術空間舞俱樂部(法語:Club de danse Kera arts'spac)和米爾斯俱樂部(法語:Le Club Mills)等重要的舞蹈俱樂部。[38]

醫療與衛生

[編輯]
城市中的貧民窟

總的來說,儘管與較發達國家相比有所不足,塔那那利佛的醫療保健水平仍然高於全國的其他地區。馬達加斯加共有兩所醫學院,其中一所便位於塔那那利佛,而大多數醫學界的技術人員和專家都是在那裡接受培訓的。[39]新生兒和[40]產前保健比馬達加斯加的其他地方要好得多。[41]然而,儘管當地擁有設施和培訓人員,高昂的醫療保健費用超出了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承受範圍。由於藥品需要進口,它們的價位往往難以承受。傳統草藥仍然很受歡迎,它們在大部分當地人經常光顧的市場上隨處可見。[42] 塔那那利佛人口眾多、住宅區密度高,對公共衛生環境衛生和清潔飲用水的獲取構成了挑戰。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處理不夠完善。廢水經常被直接排入城市的水道。來自汽車尾氣、住宅燃煤爐灶和其他氣體的空氣污染日益嚴重。[43]雖然城市布有清水泵,但並不能滿足全城的需求。而且清水泵不按人口密度分布,城中最為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的環境因而進一步惡化。此外,塔那那利佛還是馬達加斯加黑死病最為流行的兩個城市之一。[44]

馬克·拉瓦盧馬納納擔任市長時,優先考慮衛生、安全和公共行政3個方面。當地的醫療衛生問題隨後有所減緩,但仍未消除。他通過國際援助取得資金,設立了收集和處理垃圾的系統,修復了道路和市場等破舊的基礎設施,並重建了當地的公共花園。[45]為了改善城市的衛生環境,他在人口密集、流動性較強的地區建造了公共廁所。[46]

人口

[編輯]
圖為幾名梅里納樂手,攝於1931年。

至少自18世紀末期起,塔那那利佛一直是島上最大的城市,人口大約在15000人左右。[28]到了1810年人口增至8萬。在Radama一世統治時,特別是臘納瓦洛娜一世統治時,當地的人口數在1829年至1842年期間急劇下降。由於戰爭、強迫勞動、疾病等原因,伊默里納的人口在此期間從75萬人下降到13萬人。[18]在伊默里納王國統治的最後幾年,人口恢復到5萬人至7萬5千人之間;大部分人是在省級軍事行動中被逮捕的奴隸。[28]1950年,塔那那利佛的人口數約為17.5萬人。[29]到20世紀90年代末,大都市地區的人口已經達到140萬,而現在城市本身的人口(2013年)約為130萬[47];與此同時,城外郊區是人口於2013年增至210萬左右。[31]大都會地區的人口數約占是全國的10%。農村人口搬至首都人口的情況推動了這種增長;全市的人口數超過了其他五個省會城市的總和。[28]

作為伊默里歷史悠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是梅里納人的故鄉。梅里納人占全國人口的24%,是最大的馬達加斯加族群。塔那那利佛在島上是政治、文化和貿易的主要中心的歷史確保了島內外各族人士的國際混合。[28]大部分塔那那利佛的居民與他們的祖先村(tanindrazana)有着密切的聯繫,即一般情況下家庭墳墓或葬地的所在地;許多老年人退休後離開了城市,返回農村地區居住。[48]

治安

[編輯]

儘管國家安全部正在進行努力,但自2009年起,塔那那利佛的犯罪情況仍然在持續惡化。1994年至1998年期間,每10,000居民中平均有8至12名警察;這一比例大城市在通常接近於十五分之一。[43]在馬克·拉瓦洛馬納納(1998-2001年)的授意下,人安裝並修理了城市的路燈,以改善夜間安全。他增加了街頭警員的數目,導致犯罪率下降。[49]但截至2012年 (201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該市依舊缺乏改善犯罪情況的綜合戰略。在近期,犯罪率的增加和CUA的辦事不力推動了該市私營保安公司的發展。[43]

建築

[編輯]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Nineteenth-century trano gasy英語Architecture of Madagascar houses predominate in the historic haute ville.

在19世紀中葉之前,塔那那利佛乃至整個馬達加斯加的所有房屋和集市都是用木材、草、蘆葦和其他以植物為基礎的材料建成的,它們都被視為適合人們生活的建築。只有家族墓地是用石頭建造的, 因為石頭被認為是一種穩定的,適合給死人使用的材料。在19世紀20年代,來自英國的傳教士教給了當地人製作磚頭的方法。在這之後的幾十年內,法國實業家Jean Laborde使用石頭和磚頭建造了工廠。 直到19世紀60年代,關於建築材料的皇家法令被取消,人們才用石頭將王宮包裹起來。許多貴族受到皇宮和英國傳教士建造的兩層磚瓦房的啟發,模仿英國模式建造了他們自己在 「高級城市」("haute ville")的大房子。 The model, known as trano gasy英語Architecture of Madagascar ("Malagasy house"), rapid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central highlands of Madagascar, where it remains the predominant house construction style.[50]

自1993年以來,塔那那利佛城市公社(CUA)越來越多地試圖保護和修復該市的建築文化遺產。2005年,CUA authorities partnered with the city planners of the Île-de-France to develop the Plan Vert – Plan Bleu strategy for creat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Zones de Protection du Patrimoine Architectural, Urbain et Paysager, areas of the city benefiting from legal protection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ir histor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e plan, which is being implemented by the Institut des Métiers de la Ville, prevents the destruc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and establishes construction codes that ensure new structures follow historic aesthetics. It also provides for awareness raising campaigns in favor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undertakes projects to restore dilapidated historic buildings and sites. Under this plan, 19th-century sites, like the Ambatondrafandrana tribunal and the second residence of Rainilaiarivony, have been renovated.[51]

經濟

[編輯]
塔那那利佛一條繁忙的街道
獨立大街(法語:L'Avenue de l'Indépendance)是城市的主要道路之一,在20世紀30年代由法國人建於商場附近。

塔那那利佛是馬達加斯加的經濟支柱。土地用於種植水稻等作物,飼養瘤牛和其他牲畜,磚和其他傳統的謀生方式。在塔那那利佛,每個居民獲得的土地都可以得到法律的擔保與保護。CUA管理租賃或購買土地的請求,但需求量大大超過了供應量,大部分未分配的土地未能達到必要的補償標準。大部分的邊際土地被需要土地的居民非法占用和開發,在城市下部的口袋建立了棚戶區貧民窟。這種不受控制的發展對這些地區的居民構成了衛生和安全方面的隱患。[52]

塔那那利佛的工業GDP約為馬達加斯加的13%左右。主要行業包括肥皂生產、食品加工、煙草加工、釀造、紡織和皮革製造業,為5.5%的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53]該市廣闊的基礎設施和全國經濟中心的地位使它為大型企業提供了優越的地理位置。企業持有者是城市增長的驅動力;2010年,全國60%的新建築都在塔那那利佛落成,其中大部分是出於商業目的而建造的。但是,技術不足、勞動力不專業、自2009年以來開始缺乏全面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等原因,導致城市的失業率和貧困人口也在增加。[43]正規部門就業人口的增長速度未能跟上總人口增長的速度,許多居民都通過街頭小販和勞工等非正規手段賺錢。[54]在馬克·拉瓦盧馬納納的領導下,塔那那利佛的建設規模迅速增加;短短兩年內,城市便新增了十二個新超市。[49]

城區的居民—特別是塔那那利佛的城區居民—受到了經濟衰退和經濟政策轉變的打擊。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間,馬達加斯加爆發了全國性的經濟危機;此外,世界銀行實行的結構調整方案英語Structural adjustment也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國家補貼的停止、通貨膨脹的迅猛發展、稅收的提高、貧困程度的加深以及中產階級的衰落在塔那那利佛尤為明顯,而城中為數不多的政治權貴和經濟精英所擁有的財富卻變得越來越多。[53]2007年,全城三分之二的居民有電,[55]百分之十的家庭擁有摩托車、汽車或其他機動車輛。[56]2007年,不到25%的家庭、小型餐館和企業內裝有自來水供應設施,大家需要從井或水泵中收集水資源[55],人們使用的旱廁也與大樓相分離。2007年時,60%的家庭都在使用公共廁所。[57]大多數家庭使用木炭來進行日常烹飪,木炭和大米被一起存放在廚房裡。[58]城市家庭的平均食物預算不足一半。[59]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成本上漲,城市居民的肉類消費量急劇下滑,城市中的窮人每天在假期才可以吃上一兩次肉。[60]

交通通訊

[編輯]

大多數城市的居民選擇步行到塔那那利佛。CUA制定和實施了管理在全市八十二條線路上運營的2,400個專營私人小巴的規則。交通運輸部管理的另外2,000輛小巴通過8條線路來往於鄰近郊區。這些相互連接的巴士系統每天要為約70萬名乘客提供服務。[51]這些小巴往往不符合安全標準或空氣質素要求,其乘客和貨物也往往會過於擁擠。警察和憲兵會在高峰時段、早晚、特別活動和假期期間協調交通。私人執照和無牌照的出租車很常見。大多數車輛都是殖民時期留下的老式法國汽車,例如標緻雷諾雪鐵龍。較新的車輛聚集在酒店和其他願意或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支付更好服務的外國人經常光顧的地方附近。[51]

城市被一條環城路包圍,並通過國道(national highways)與MahajangaToliaraAntsirabe、Fianarantsoa和Toamasina相連。這些主要高速公路的分支和公路將城市連接到國家公路網。

友好城市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 PDF (March 2013) (PDF). [2020-03-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5-03). 
  2. ^ 2.0 2.1 Shillington 2004,第158頁.
  3. ^ 3.0 3.1 Callet 1908,第654–656頁.
  4. ^ GEOnet Names Server (GNS). GEOnet. [200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9). 
  5. ^ 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 新華網. [2008-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0). 
  6. ^ Government of France 1898,第918–919頁.
  7. ^ Desmonts 2004,第114–115頁.
  8. ^ Buyers, Christopher. The Merina (or Hova) dynasty. [201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7). 
  9. ^ Callet 1908,第522頁.
  10. ^ Callet 1908,第563–565頁.
  11. ^ Acquier 1997,第63–64頁.
  12. ^ Oliver 1886,第221頁.
  13. ^ 13.0 13.1 Royal Hill of Ambohimang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2 [2012-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0). 
  14. ^ Nativel 2005,第30頁.
  15. ^ Berg, Gerald M. Sacred Acquisition: Andrianampoinimerina at Ambohimanga, 1777–1790. 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1988, 29 (2): 191–211. doi:10.1017/S002185370002363X. 
  16. ^ Campbell 2012,第454頁.
  17. ^ Fournet-Guérin 2007,第34頁.
  18. ^ 18.0 18.1 Campbell, Gwyn. The state and pre-colonial demographic history: the case of nineteenth century Madagascar.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October 1991, 23 (3): 415–445. 
  19. ^ Ade Ajayi 1998,第165頁.
  20. ^ Nativel 2005,第76–66頁.
  21. ^ Ade Ajayi 1998,第167頁.
  22. ^ 22.0 22.1 Rakotoarilala, Ninaivo. D'Antaninarenina à Ambondrona: Andry Rajoelina revisite son adolescence. Madagascar Tribune. 2013-01-15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法語). 
  23. ^ Oliver 1886,第78頁.
  24. ^ Nativel 2005,第327頁.
  25. ^ Nativel 2005,第122–124頁.
  26. ^ Ade Ajayi 1998,第439頁.
  27. ^ Nativel 2005,第25頁.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Appiah & Gates 2010,第114頁.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Shillington 2004,第159頁.
  30. ^ McLean Thompson & Adloff 1965,第271頁.
  31. ^ 31.0 31.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newpop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2. ^ AFP: Hundreds protest Madagascar mayor's sacking. Google.com. 2009-02-04 [2013-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33. ^ Antananarivo Climate Normals 1991–2020.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Climatological Standard Normals (1991–202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3-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7). 
  34. ^ Antananarivo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Sunhour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11-30]. 
  35. ^ Antananarivo Climate Normals 1981–2010 (Temperatures, Precipitation, Humidity). .pogodaiklimat. [2016-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4). 
  36. ^ Liste des institutions supérieures dont les offers de formation ont reçu l'habilitation du MESUPRES (PDF). MESUPRES. 2014 [2014-08-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03) (法語). 
  37. ^ Enquête Nationale sur le Suivi des indicateurs des Objectifs du Millénair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ENSOMD) (PDF). INSTAT. 2014 [2014-08-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04) (法語). 
  3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portsassoc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9. ^ Sharp & Kruse 2011,第64頁.
  40. ^ Sharp & Kruse 2011,第74頁.
  41. ^ Sharp & Kruse 2011,第40頁.
  42. ^ Fournet-Guérin 2007,第107頁.
  43. ^ 43.0 43.1 43.2 43.3 UN-Habitat 2012,第8頁.
  44. ^ Sharp & Kruse 2011,第19頁.
  45. ^ Geslin, Jean-Dominique. Ravalomanana le PDG de la République. Jeune Afrique. 2007-01-15 [2012-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法語). 
  46. ^ Robinson, Katya. AFRICA / Madagascar Magician / But some ask if cleanup campaign by capital's mayor is only skin deep. SFGate. 2000-08-21 [201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6). 
  4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eferenceA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48. ^ Fournet-Guérin 2007,第171頁.
  49. ^ 49.0 49.1 Madagascar's presidential election: Will the yoghurt tycoon take over?. The Economist. 2001-12-20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50. ^ Andriamihaja, Nasolo Valiavo. Habitat traditionnel ancien par JP Testa (1970), Revue de Madagascar: Evolution syncrétique depuis Besakana jusqu'au trano gasy. L'Express de Madagascar (Antananarivo). 2006-07-05 [201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6) (法語). 
  51. ^ 51.0 51.1 51.2 Actes du séminaire international sur le développement urbain. Commune Urbaine d'Antananarivo. March 2012 [2014-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法語). 
  52. ^ UN-Habitat 2012,第7頁.
  53. ^ 53.0 53.1 Fournet-Guérin 2007,第12頁.
  54. ^ Appiah & Gates 2010,第115頁.
  55. ^ 55.0 55.1 Fournet-Guérin 2007,第275頁.
  56. ^ Fournet-Guérin 2007,第317頁.
  57. ^ Fournet-Guérin 2007,第279頁.
  58. ^ Fournet-Guérin 2007,第267–268頁.
  59. ^ Fournet-Guérin 2007,第106頁.
  60. ^ Fournet-Guérin 2007,第104頁.

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18°56′S 47°31′E / 18.933°S 47.517°E / -18.933; 4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