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组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组曲是一种套曲形式的器乐曲或交响曲,即各自独立的不同乐曲的组合,在巴洛克音乐时代为古典组曲/舞曲组曲,所有套曲都是同一调式,都是从舞曲演变来的。18世纪中以后为现代组曲。

巴洛克时期的组曲虽由舞曲组成,但实际上并非作为舞蹈用途,而是经过风格化后供大家欣赏或演奏用的音乐。舞曲风格化的现象在文艺复兴晚期便已存在,舞曲所组成的组曲也在当时便略具雏型。到了巴洛克早期,组曲则是主要的乐器作品类型之一。 巴洛克中期以后,德国音乐家Johann Jacob Froberger (1616-1667)为组曲设计了一个较固定的组合方式: 古典组曲包括四首舞曲乐章,曲式皆为二段题:

  1. 阿勒曼德舞曲 (allemande),是一种从弱拍起头,四拍子中速的德国舞曲;
  2. 库朗特舞曲 (courante),是一种三拍子快速的法国舞曲;
  3. 萨拉班德舞曲 (sarabande),是一种重音在第二拍,三拍子慢速的西班牙舞曲;
  4. 吉格舞曲 (gigue),是一种极快速的英国舞曲。

在基格舞曲之前,可再加入其他的舞曲,例如布列舞曲(bourree)、嘉禾舞曲(gavotte)、小步舞曲(minuet)等。[1]

组曲形式是17世纪在法国开始发展起来的,后来加入了英国的基格舞曲,作曲家可随意选择不同的舞曲将其组合成为组曲。许多作曲家写过组曲,巴赫的钢琴曲《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韩德尔著名的《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也是用组曲形式写的。他们经常在萨拉班德舞曲和基格舞曲中增加新的内容。巴赫为大提琴小提琴长笛和其他一些乐器都写过组曲。亨德尔写过22种调式的组曲。

17世纪以后,组曲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老形式,很少有人再写组曲。19世纪时,组曲又重新流行起来,但已经演变成现代组曲。

现代组曲一般只保留一首舞曲,其余的有从歌剧舞剧和其他戏剧配乐中选出的乐曲片段,如《天鹅湖组曲》等,甚至可以从电影音乐中选出。乐章的数目也是自由的,只是最少得有两个乐章,最多甚至达二、三十个。调性也可以改变。所以有很多民族音乐家采集民歌曲调写组曲,著名的如芬兰西贝流士挪威葛里格俄罗斯柴可夫斯基等都写过组曲形式的著名乐曲。

参考书目

[编辑]
  • 音乐史与欣赏:杨沛仁著,2001年,初版,美乐出版社

附注

[编辑]
  1. ^ 见参考书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