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泳
朴泳 박영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7年 朝鲜王朝咸镜北道庆兴郡 |
逝世 | 1927年(39—40岁)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
墓地 | 中国广东省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
别名 | 朴英、朴应瑞、朴根星、朴镇 |
民族 | 朝鲜族 |
语言 | 朝鲜语、汉语 |
母校 | 明治大学、金陵大学[1][2] |
职业 | 军人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奖项 | 韩国建国勋章 |
朴泳(朝鲜语:박영,1887年—1927年12月12日),又名朴英、朴应瑞、朴根星、朴镇,朝鲜独立运动家,早年参加过凤梧洞战役和青山里战役,曾在苏联任远东民族苏维埃委员会主席,1926年开始在广州黄埔军校教导大队任职,南昌起义时开始任叶剑英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炮兵连连长,后在广州起义牺牲,2006年被韩国政府追授建国勋章独立章。
早期生涯
[编辑]1887年,朴泳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庆兴郡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长子,读过私塾,1906年加入朝鲜北部的抗日义兵武装队。1908年,他与武装队歼灭了日军在庆兴郡的一个据点,后遭到日军大规模讨伐。朴泳和他的父亲皆被捕入狱。由于始终没有招供,他最终被释放。[3]:13[4]:86[5]:40
1910年,朴泳带领全家人搬到吉林省和龙县三洞浦开展反日运动。1915年,他携家人搬到吉林汪清县凤梧洞(今图们市境内),以小学教师的身份继续开展反日运动。1919年3月,他带领凤梧洞群众参加了三一三反日运动。同年8月,他和崔明录(崔振东)组建反日武装队“军务都督府”,并任参谋长。1920年3月,他率部先后8次越过图们江,袭击朝鲜稳城、茂山等地的日本警察所。[3]:14-15[4]:86[5]:40-41
1920年6月7日,朴泳率部参加了洪范图领导的凤梧洞战役。此后,他又参加了青山里战役,后随独立军主力一起经密山转移至苏联沿海州伊曼市。在苏联,他参加了苏联红军,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1922年,他带领一支朝鲜红军队参加了攻打海参崴的战斗。1923年,他被选为远东民族苏维埃委员会委员,后又当选主席。[3]:13-14[4]:86[5]:41
黄埔生涯
[编辑]1924年6月,他收到好友,广东汕头革命军炮兵队队长李瑛的来信,邀请他一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1926年末,他携妻子和两个弟弟朴根万和朴根秀一起来到广州。经李瑛介绍,他进入黄埔军校教导大队任职。朴根万和朴根秀则被安排到黄埔军校步兵科学习。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朴氏三兄弟被转移至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同年6月,三兄弟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叶剑英组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朴泳任炮兵连连长。[3]:15-16[4]:86[5]:41-42
南昌起义失败后,朴泳随叶剑英的部队南下于1927年10月中旬回到广州。同年12月11日,朴泳率教导团一百五十多名朝鲜族官兵参加了广州起义。他被任命为叶挺的参谋,指挥炮兵作战。步兵队伍攻克观音山受阻后,他和杨达夫一起奉命带领炮兵支援。守山的国民党兵看到炮兵支援后,即被劝降缴械了武器。[3]:16-17[4]:86[5]:41-42
1927年12月12日,战争形势发生最大逆转。观音山发生激战。为保存实力,起义总指挥部决定全面撤退。在珠江南岸指挥突击队的朴泳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他与一百五十多名朝鲜族战士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全部战死。仅有他派去联络指挥部的两名战士中的一名侥幸生还。[3]:17[4]:86[5]:42
纪念
[编辑]- 2006年,朴泳被韩国政府追授建国勋章独立章[1]。
-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朝人民血谊亭建有叶剑英题写的碑文:“1927年12月11日,广州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在参加起义的革命士兵中,有朝鲜青年一百五十多人。他们与中国战友高举红旗,并肩作战,最后在沙河之役坚守阵地,大部分英勇牺牲,表现了伟大的无产阶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3]:17[5]:42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박영 朴泳. 한국독립운동인명사전. [2024-11-15] (韩语).
- ^ 金香花; 李光仁. 黄埔军校出身的中国朝鲜族革命者在延边.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9, 36 (3).
- ^ 3.0 3.1 3.2 3.3 3.4 3.5 3.6 韩俊光主编. 《中国朝鲜族人物传》.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80508-500-5.
- ^ 4.0 4.1 4.2 4.3 4.4 4.5 图们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编. 《图们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196-1209-2.
- ^ 5.0 5.1 5.2 5.3 5.4 5.5 5.6 于晓峰; 黄有福 金昌锡. 《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 第十卷 人物英华篇》.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34-7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