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單簧管
樂器別名 | 高音豎笛 |
---|---|
音域 | |
相關樂器 | |
單簧管、E♭調中音單簧管、B♭調低音單簧管 | |
相關條目 | |
木管樂器 |
廣義上,所有較現時樂隊中使用的B♭調或A調單簧管為細的單簧管,都可以稱為高音單簧管。但實際上,高音單簧管現泛指的是E♭調的小型單簧管。20世紀初的作曲家,慣常將E♭調單簧管標示為“piccolo clarinet”(英文)、“petite clarinette”(法文)或“kleine Klarinette”(德文)。
外形、構造和吹奏方法
[编辑]和單簧管相同,管身通常用非洲黑檀木製造,亦有由其他木料、塑膠(通常為ABS)或金屬製成,直徑比單簧管略幼。同樣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接駁筒,管體成圓筒形,並可裝拆,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吹咀旁則放置一塊經修整而薄薄的簧片,演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簧片尖會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聲。
除了E♭調外,高音單簧管亦有D調型號,因為E♭調樂器在處理升記號較多的調號時,樂手需按大量的變化音(如D大調,E♭調樂器就要演奏5個升記號,A大調則更要使用6個升號或6個降號),演奏時非常不方便。因此生產商就利用B♭調和A調的處理方法,同樣套用於高音單簧管上[1]。二十世紀初的德國音樂作品就較常使用這款式,但隨著變種樂器統一化的趨勢,D調型號現時已漸被棄用。
記譜和音高
[编辑]高音單簧管是移調樂器,記譜方法和單簧管相同,都是使用高音譜號,實際音高則比樂譜高1個小三度。高音單簧管在管絃樂隊、管樂團、軍樂團等均擔任重要的角色,往往和長笛或短笛作高音區域的齊奏,或作單獨演奏;然而,高音單簧管較少用於室樂或獨奏樂曲,這可能是由於它的高音區域響亮但亦較尖銳,長時間的單獨演奏反而未必合適。而且它在高音區域的指法比一般單簧管難控制,快音的處理需要較高的技巧。
高音單簧管擁有和單簧管相同的音域,可以有超過3個八度,由G3一直伸延到F7。由於它的最高音和長笛的最高音相距不遠,亦可以解釋為什麼高音單簧管常與長笛/短笛齊奏。
應用
[编辑]管絃樂隊中使用高音單簧管比低音單簧管較晚,最早可以追溯至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浪漫時期的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布魯克納等人均没有在其作品使用過高音單簧管,直至馬勒將高音單簧管放入他的交響曲後,它的使用才開始變得普及;同時期的法國作曲家拉威爾也開始加入使用,20世紀初開初盛行,令單簧管家族成為交響樂隊中最先擁有多過一種附屬樂器的聲部,而演奏者的數目亦比其他木管樂器稍多(就三管制而言,往往需要第 4四位單簧管手去兼奏高音單簧管或專責低音單簧管)。
高音單簧管在軍樂團則有較長的歷史,所使用的是F調制式樂器[1]。一直到1820年代起,E♭調的出現才慢慢取代F調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