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辛的青年时代
《马克辛的青年时代》 Юность Максима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格里戈里·科津采夫 列昂尼德·塔拉乌别尔格 |
剧本 | 格里戈里·科津采夫 列昂尼德·塔拉乌别尔格 |
主演 | 鮑里斯·奇爾科夫[*] Aleksandr Kulakov[*] 斯捷潘·卡尤科夫[*] |
配乐 |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
摄影 | 安德烈·莫斯科文 |
制片商 | 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 |
片长 | 92分鐘 |
产地 | 苏联 |
语言 | 俄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苏联:1935年1月27日 |
发行商 | 苏联:國家電影攝影及攝影部門 美国:阿姆基諾 奥地利:全蘇影片出口聯合公司 |
前作与续作 | |
续作 | 《马克辛的归来》 |
《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俄语:Юность Максима),是一部發行於1935年的蘇聯電影,由格里戈里·科津采夫與列昂尼德·塔拉乌别尔格執導,講述1910年代青年马克辛參與革命運動的故事。
剧情
[编辑]《马克辛的青年时代》的故事發生於1910年俄罗斯帝国聖彼得堡工廠區,主角马克辛是一個為人開朗樂觀、堅毅勇敢的青年,與安得列和焦碼兩人結為好友;三人是當地一座工廠的工人,那時的工人受到工廠主、監工等人的剝削,令充滿正義感的马克辛感到厭惡[1]。
一天,马克辛在上班途中看見一名女子正被監工追捕,便與兩名好友一起協助她躲避,後來意外發現她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黨員;工廠在同一天發現該名女子派發的政治傳單,车间主任和監工利誘马克辛協助調查傳單的由來,马克辛卻以裝瘋賣傻來拒絕[2]。剛巧,安得列因工受傷,監工便要求马克辛和焦碼視察工人開辦的學校有否鼓吹革命思想,作為工廠向安得列提供醫藥費的交換條件,兩人無奈答應[3]。在那所學校裡,兩人發現早前所救的女子是一名女教師,她名為娜塔莎,暗中講述工廠主對工人的剝削;马克辛對娜塔莎產生好感,又從她的講解中領悟到一些道理,便不肯向監工指認她[4]。
马克辛令娜塔莎再次倖免於難,但監工也拒絕支付安得列的醫藥費,最終安得列死去了,引起工人群情震動[3]。此後,工廠又有一名工人因工致死,工人們感到憤怒,發起遊行抗議;马克辛在遊行中派發傳單而被捕下獄,焦碼為救友而向警員擲石,遭到處死[5]。兩個好友的死對马克辛造成沉重打擊,马克辛打算與統治者抗爭後一死了之,卻因同室獄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地下組織領袖巴利瓦諾夫的鼓勵而打消死念,並在後者的教導之下得到許多革命知識[6]。
出獄後,马克辛繼續參與革命運動,得到巴利瓦諾夫的賞識,也受到其他革命份子的尊敬[6]。電影以马克辛離開家鄉、改到俄國其他地方推動革命告終[7]。
演員表
[编辑]角色 | 演員 | 劇照 |
---|---|---|
马克辛 | 鮑里斯·奇爾科夫[8] | |
安得列 | 亞歷山大·庫拉科夫 | |
焦碼 | 斯捷潘·卡尤科夫[8] | |
娜塔莎 | 瓦蓮京娜·基芭爾季娜[8] | |
巴利瓦諾夫 | 米哈伊尔·塔尔哈诺夫[8] |
製作
[编辑]《马克辛的青年时代》是「马克辛三部曲」的首部,後兩部分別是《马克辛的归来》和《革命摇篮维堡区》[7]。電影的劇情是基於真實工人的回憶錄,並據此創作了马克辛這個角色,作為革命英雄的原型、革命時代貧苦青年的典型[9][10]。導演表示,此電影旨在通過马克辛的成長經歷來反映整個時代[11]。
此電影起初幾乎遭到打壓,後來因工人委員會將其評為「足夠現實」,才得以發行[9]。電影在製成之初招致「太輕浮」的批評,而且當時的片名是《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即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以列寧為首的派別、蘇聯共產黨前身),引起「電影內容是否承受得起此片名」的質疑[12]。
《马克辛的青年时代》的電影攝影採用了印象主義風格[13]。此電影的攝影風格樸實而嚴謹,每一幀鏡頭均結構完整,明暗色調形成了強烈對比,既令人物突出,也令觀眾對背景環境留下深刻印象[14]。
此電影由知名音樂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配曲[14]。電影的關鍵點通常會配以革命歌曲或民歌,而革命行動的片段也會用音樂來遮罩[13]。電影有多首配樂,其中《華沙工人曲》、《你们已英勇牺牲》(Вы жертвою пали)、《我愛夏天加釣竿》(Люблю Я летом с удочкой)與《藍色球正在自旋轉動》此四首全是以劇情內聲音的形式出現[15]。
反響
[编辑]文化影響
[编辑]《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主角马克辛的形象在蘇聯深入民心[11]。當時,不少蘇聯人向马克辛寫信尋求建議,更有城鎮選出马克辛作議會代表[16]。马克辛被視為當代青年的「燈塔」,有家長把小孩取名為马克辛[17]。马克辛在電影內歌唱的《藍色球正在自旋轉動》一曲也變得十分流行,有蘇聯工人在街上傳唱此曲[17]。
马克辛的形象亦在其他文化作品出現[11]。一些後來的蘇聯電影有马克辛的角色,例如1939年的《偉大的公民》與1941年的《戰時影片集》[11]。苏德战争期間的蘇聯歌曲《兩位馬克辛》(Два Максима)描述马克辛用馬克沁機槍打擊敌人,此歌曲受軍人歡迎[18]。
評論
[编辑]《马克辛的青年时代》發行後的競爭對手是另一蘇聯電影《恰巴耶夫》,最終兩部電影贏得同樣多的讚譽,一樣備受歡迎[16]。《共青團真理報》等報章報導指,共50萬名觀眾出席了此電影的首映式[17]。《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亦得到蘇聯官方的認可:據格里戈里·科津采夫指,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曾在觀看此電影時說出「對。不對。這樣好……對。」的一句話,這表示斯大林認可此電影,並把電影情節作為事實一樣評論[16]。
《共青團真理報》評論指,《马克辛的青年时代》現實地描述了1930年代的蘇聯青年,並提供了正當的蘇聯人楷模[17]。美國影評家安德烈·森瓦德認為,《马克辛的青年时代》是俄羅斯現賽主義電影攝影風格「突出而有力」的表達,而且演員的演出完美無瑕[8]。此電影亦在1935年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評為最佳外語片之一[19]。
參考資料
[编辑]引用
[编辑]- ^ 郑雪来 2003,第65, 68頁.
- ^ 郑雪来 2003,第65–66頁.
- ^ 3.0 3.1 郑雪来 2003,第66頁.
- ^ 郑雪来 2003,第66, 68頁.
- ^ 郑雪来 2003,第66–67頁.
- ^ 6.0 6.1 郑雪来 2003,第67頁.
- ^ 7.0 7.1 Klinowski & Garbicz 2012,THE RETURN OF MAXIM (Grigori Kozintsev and Leonid Trauberg).
- ^ 8.0 8.1 8.2 8.3 8.4 Sennwald 1935.
- ^ 9.0 9.1 Kizirian.
- ^ 郑雪来 2003,第68–69頁.
- ^ 11.0 11.1 11.2 11.3 郑雪来 2003,第68頁.
- ^ Riley 2005,第28–29頁.
- ^ 13.0 13.1 Riley 2005,第27頁.
- ^ 14.0 14.1 郑雪来 2003,第69頁.
- ^ Titus 2016,第135–143頁.
- ^ 16.0 16.1 16.2 Riley 2005,第29頁.
- ^ 17.0 17.1 17.2 17.3 Titus 2016,第143頁.
- ^ Ao.
-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文獻
[编辑]書籍
[编辑]- Riley, John. Dmitri Shostakovich: A Life in Film: The Filmmaker's Companion 3. I.B.Tauris. 2005. ISBN 9781850437093.
- Klinowski, Jacek; Garbicz, Adam. Feature Cinema in the 20th Century: Volume One: 1913-1950: a Comprehensive Guide. Planet RGB Limited. 2012. ISBN 9781624075643.
- Titus, Joan. The Early Film Music of Dmitry Shostakovi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9780199315147.
- 郑雪来.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四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33431112.
網頁
[编辑]- 1935 Award Winners.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12
- Sennwald, Andre. The Cameo Presents 'The Youth of Maxim,' a Fine Russian Film -- 'Reckless,' at the Capitol.. The New York Times. 1935 [2016-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2).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11-12
- Kizirian, Shari. The Overcoat. SAN FRANCISCO SILENT FILM FESTIVAL. [2016-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2).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11-12
- Ao, Andrew. 两位马克辛. 中国著名译配家薛范. [201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