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療
外观
水療(hydrotherapy),為物理治療的一種,利用水的各種物理特性,作用在人體以達到各種療效。
歷史
[编辑]早在古希臘時代,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就使用溫泉做治療,此外古代中國、日本亦有溫泉療法的記載。直到18世紀-19世紀,德國水療之父塞巴斯蒂安·克奈普(Sebastian Kneipp)等人發表,將水療做為正式醫療用途。今日水療常用來治療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疾病,而坊間流行的「SPA」亦為水療的一種。
物理及生理效應
[编辑]利用水的多種物理特性,作用在人體上會產生以下的效應:
- 熱效應:溫熱水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放鬆肌肉、軟化軟組織等。
- 冷效應:冷水可降低疼痛感、消炎、消水腫等。
- 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分擔部分體重,較能輕鬆運動,作為運動的助力。
- 淨水壓:消水腫、肌力訓練的阻力來源之一。
- 黏滯性(來自於水分子間的吸引力):黏滯性可視為水中肌力訓練的阻力來源之一。水中運動時阻力需與浮力(助力)一起考量,利用合適的運練技巧視病患需求給予患者浮力或阻力。
- 機械效應:產生旋渦(turbulence),可用來清理開放性傷口之結痂及老舊敷藥等。
治療方式
[编辑]水療方式非常多種,必須視病人的情況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水療方式。物理治療上常見的水療方式有:
優缺點
[编辑]優點
[编辑]- 治療時,可清楚觀察受治療部位的狀況。
- 有開放性傷口者亦可從事水療,在水中加入殺菌劑即可避免感染。
- 治療時病人可自由活動肢體,受治療部位不必固定,較為舒適。
缺點
[编辑]- 治療所需空間較大,無法廣設於各家醫院。
- 水療設施購置、維護成本較昂貴,未必各家醫院都有意願設置水療區。
臨床應用
[编辑]適應症
[编辑]物理治療上,常會利用水療的病患有:
- 非急性期(受傷48小時之後)之軟組織問題:肌肉拉傷、肌肉痙攣、韌帶扭傷、疼痛等
- 非急性期之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 開放性傷口、燒燙傷
- 行動不便、肌力不足者,欲進行肌力訓練
- 手術後復健,如:骨折等
禁忌症
[编辑]儘管水療對許多症狀都能使用,仍有部份患者不得進行水療,否則可能會更惡化: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Bernadette Hecox, Tsega Andemicael Mehreteab, Joseph Weisburg, John Sanko. Integrating Physical Agents in Rehabilitaiton,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Health. 2006. ISBN 0-8385-8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