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K-Pg界線
來自美國懷俄明州的含K-T界線岩石。中間的白色黏土層平均銥含量是其他地層的1000倍。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K-Pg界線)舊名白堊紀-第三紀界線(K-T界線),K代表希臘文的kreta,是白堊的意思。是介於白堊紀古近紀之間的界線,富含黏土層,大約出現在六千五百萬年前。這段期間發生大規模的絕種,包括恐龍和其他的動物族群,都遭受滅絕的命運。

可能原因

[编辑]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编辑]
雷達的探測呈現出直徑18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邊界。影像來源:NASA/JPL-Caltech

是一個位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這個隕石坑的名稱,取自於隕石坑中心附近的城市希克蘇魯伯;希克蘇魯伯在馬雅語意為「惡魔的尾巴」。根據推測,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球表面最大型的撞擊地形之一。

在70年代晚期,地質學家Glen Penfield在猶加敦半島從事石油探勘工作時,发现這個隕石坑地形。目前已在該地區發現衝擊石英重力異常玻璃隕石等地質證據,可證明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由撞擊事件造成。從岩石的同位素研究得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年代約為6,500萬年前,當時為白堊紀古近紀交接時期。由於該隕石坑的規模與年代,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常被認為是造成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成因,並造成恐龍等生物的滅絕;但也有科學家提出當時另有其他的滅絕因素。[1]近年來,另有多重撞擊理論,認為當時有許多顆隕石在短時間內撞擊地球,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僅是其中一顆。另有天文研究指出,這些隕石是在撞擊事件發生前160萬年分裂而成。

德干暗色岩

[编辑]

德干暗色岩是在6,625萬年前开始爆發的[2],時間是白堊紀末期。在6,600萬年前,西高止山脈發生了大量的火山爆發。這一連串的火山爆發持續了近三萬年之久。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氣體可能是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原因之一,該次滅絕事件滅絕了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生物。

德干暗色岩火山爆發所形成的熔岩地形,被估計最大面積為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印度的一半面積,而後經由侵蝕作用大陸漂移,形成現在的大小。目前所能直接觀測的熔岩面積約為51.2萬平方公里

此次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氣體,造成了气候变动,大氣溫度曾下降2°C[3]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Bakker interview. "Does the [impact theory] explain the extinction of the dinosaurs? There are problems..."
  2. ^ "What really killed the dinosau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ennifer Chu, MIT News Office, 11 December 2014
  3. ^ Royer, D. L.; Berner, R. A.; Montañez, I. P.; Tabor, N. J.; Beerling, D. J. CO2 as a primary driver of Phanerozoic climate. GSA Today. 2004, 14 (3): 4–10. ISSN 1052-5173. doi:10.1130/1052-5173(2004)014<4:CAAPDO>2.0.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