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坐标 | 25°57′53″N 119°30′52″E / 25.96472°N 119.51444°E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宋 |
编号 | 第六批第581项 |
认定时间 | 2006年5月25日 |
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寺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境内的塔坪山上,是一座石制仿木楼阁式佛塔。该塔始建于1096年,于1117年建成。该塔通高27.4米,共有7层,平面呈八角形,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2006年,圣寿宝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北宋崇宁年间,曾有僧人在长乐县讲经,后来当地人在其讲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佛庵,是为三峰寺。圣寿宝塔最早就建于三峰寺内。该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是由金峰华恩人林昂出资,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政和七年(1117年)10月23日该塔正式建成[1][2]。明朝初年,郑和曾经率领船队在长乐整备,该塔曾一度作为郑和船队的瞭望塔[3]和进出太平港的航标[4]。郑和得知该塔是为宋徽宗祝寿所建后,以宋徽宗为昏君、最终被金朝军队掳走等为缘由,将圣寿宝塔更名为“三峰寺塔”[a]。郑和在其下西洋期间,曾多次出资修缮圣寿宝塔和三峰寺[3]。弘治年间,圣寿宝塔还被时任长乐县知县潘府改名为雁塔。此后三峰寺荒废湮没,仅存该塔[5]:788。
结构
[编辑]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吴航街道的郑和公园[b]内的塔坪山上,为一座七层石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塔,除塔刹部分其余均为石制。该塔通高27.4米,平面呈八角形,整体坐南朝北,共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7]
其中塔基部分为两层须弥座勾栏基座,第一层须弥座地平龟脚,台基下缘作柿蒂棱,上方为下枋,出涩二层,压地隐砌牡丹、卷草纹;上施皮线条,下枭刻重瓣覆莲,上方为束腰,束腰转角处刻有跪姿力士,每面开3扇壶门,中剔地起突雕狮、象、虎等动物,间以束莲间柱;上枭刻仰莲、出皮线条。第二层须弥座,下枭合莲纹,束腰用间柱隔成3间,每间开1扇壶门,上枭重瓣仰莲,仰莲上出方涩一层,上枋为单勾栏形式,勾栏有寻杖、盆唇、华版、地栿。每面用方形望柱分隔成3间,每间的华板内模印3个壶门。[7]
塔身位于塔基正上方,整座塔身由下至上层层内收,各转角立8尊剔地起突的造型各异的金刚雕像。塔门用弧形石块叠涩做圭角形券门。一层入口位于正东方向;第二层至六层均各有两个出入口,其中第二层、第四层和第六层的方向相同,都开在正南和正北方向;第三层和第五层的方向相同,均开在正东和正西方向。顶层开有四个出入口,分布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塔心设有石阶梯可由一层入口进入。该塔穿过塔外壁在塔心内开辟楼梯甬道,阶梯方位逐层有所变化:由塔外平座通过外壁塔门,上石阶梯进入塔心小平台,然后石阶呈90度折而往上出另一方向的外壁塔门到达上一层塔身外平座,由塔身外进入,随后又穿出塔身外。阶梯甬道宽度不大,仅容2人通过,平座也仅能容一人通过。塔内楼梯天井顶部用混肚石块做圭角券状,随阶梯依次抬高叠涩,承托横梁形成上层楼层。七层塔室的顶棚还有一根月形横梁。[7][5]:788
第一层塔壁上额压地隐起的浅浮雕十六飞天乐伎,地栿减地平鈒题材为佛教故事对弈、骑龙、凿石、出海,此外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浮雕;该层塔身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面各设有3个券门佛龛,其中中间为内凹壶门佛龛,龛内菩萨像已经遗失,左右压地隐起小佛龛,南面佛龛上额线刻双钩楷书“雁塔”两字。该层其余塔身四面各雕2排4列小佛坐像,共计200尊。第二层以上的转角倚柱用数段石块垒叠的刻凹棱圆柱,柱础作圆饼形柱;各面外壁均开凿一壶门佛龛。龛下方有浮雕仰莲石墩,上方浮雕两个莲花形石臼。塔心内壁也开有壁龛。第二层南面塔门上方挂一华帝牌式样、阴刻有“圣寿宝塔”的石制方形匾额。第六层和第七层外均镶嵌有一块石碑,各刻有建造该塔时的捐资情况,以及具体建成时间。[8]:133[7][9]:204-205
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为混肚石叠涩出檐。二层以上设腰檐、平座、栏杆,用角柱、抬梁式铺作层承托出檐挑角,转角倚柱头上置额枋。角柱上施转45°方向安栌斗,斗底隐约有皿板痕迹,斗欹较高,底部外张。从栌斗上出两跳角华栱,栱头卷杀无瓣,栱头上部为垂直直线,下部为一段连续曲线。补间铺作一朵,四铺作单杪偷心,直接从混肚石下部挑出一跳华栱,上置散斗承托方形罗汉枋,跳头上直接以罗汉枋连接。阑额与罗汉枋之间、罗汉枋与檐部之间为鼓弧状混肚石。铺作层上设腰檐、平座。各层腰檐仿木建筑做出装饰,做出瓦垄,屋面盖瓦覆以筒瓦,筒瓦华头为狭瓣莲花华头,仰瓦用板瓦,檐头用重唇板瓦。有封檐板,檐角有升起,装饰有有龙头咧嘴式斗拱,翼角起翘,每层腰檐的戗脊以筒瓦扣脊,近翼角处脊上遗留有四个圆柱形矮座墩和榫孔。腰檐上为外走平座和勾阑,其中勾阑是后期维修所加。[7][10]
塔刹是金属的束腰葫芦刹,塔顶顶端覆以数重铁钵作基底,上置宝盖和葫芦。[7]
保护
[编辑]1961年5月10日,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将三峰寺塔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981年9月2日,国家文物局拨款维修该塔,主要维修内容为在各层走廊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圈固;开裂处用高压水泥灌浆;修补缺损构件,复原各层围栏;重新安装避雷针和电灯;砌筑仿宋代风格的塔坪。1984年10月1日该维修工程竣工,共计花费6.85万元人民币[5]:788。2006年,圣寿宝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2011年8月2日,圣寿宝塔的保护范围被划定,为以塔为中心,直径60米内的区域[13]。2012年,关于圣寿宝塔的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14]。
注释
[编辑]参考
[编辑]- ^ 福建长乐三峰寺塔(圣寿宝塔). 中国佛教协会. 2005-06-14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圣寿宝塔. 海峡时报. 2012-06-07.
- ^ 3.0 3.1 长乐三峰寺塔. 长乐新闻网. 2012-10-20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7) (中文(中国大陆)).
- ^ 三峰寺塔. 北方网. 2005-06-14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中文(中国大陆)).
- ^ 5.0 5.1 5.2 高宇彤主编;长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长乐市志.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11-01: 1257. ISBN 7-211-03978-7.
- ^ 长乐之憾. 中国经济周刊. 2005-07-17 [2018-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中文(中国大陆)).
- ^ 7.0 7.1 7.2 7.3 7.4 7.5 吴卉. 长乐三峰寺塔的官式做法和福建地域特色之融合. 福建建筑. 2006: 45–46,52.
- ^ 谢宇主编. 传承久远的古塔建筑. 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12-03-01: 150. ISBN 978-7-5433-3014-6.
- ^ 李保栽,赵涛. 中国古塔大观.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09-01: 256. CSBN 17245·47.
- ^ 郑和与圣寿宝塔. 长乐新闻网. 2014-07-30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中文(中国大陆)).
- ^ 三峰寺塔. 福建省文物局. 2005-07-22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中文(中国大陆)).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2006-05-25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中文(中国大陆)).
- ^ 福州17处“国宝”文物保护范围划定. 新华网福建频道. 2011-08-03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中文(中国大陆)).
- ^ 关于圣寿宝塔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2012-06-15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中文(中国大陆)).